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劳动力的流动和开放劳动力市场,已提到议事日程上了。本文试图就两个基本理论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传统的观念是不承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认为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个人劳动力也联合成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或者说劳动力也是公共占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属于同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二重性质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所推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征是:全社会劳动者作为统一的经济主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与此相应,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差别就只存在于消费资料的占有中,并且单纯是由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时间来确定”。因此,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占有对全社会的任何成员都不再成为一种能带来特殊利益的经济特权。  相似文献   

3.
劳动者直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联合劳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劳动制度,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平等互利的劳动关系的基本体现。社会主义劳动关系不会自发形成,是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形成之后,必须通过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予以保护,使之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劳动者都逋过签订劳动合同与一定的劳动联合体发生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劳动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4.
形式论     
三、关于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形式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性质是什么,这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来说也是一段难解的方程式。蒋学模在他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说:“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都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都是社会主义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不同的是:集体所有制不是全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而是以一个个集体经济为范围的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同书,第三版,第213页)这能说  相似文献   

5.
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结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集体所有制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种能适应各种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比较灵活的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在一个集体企业内部,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是平等的,集体企业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因而主人翁的责任感比较强,生产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特点与个人收入差别的形成与强化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明确地把按劳分配规定为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人们在社会范围内占有生产资料,以及相应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消亡,劳动者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实现按劳分配。在社会范围内,劳动者提供了多少劳动,在作各项扣除之后,可以领得与他的劳动量相当的生活资料。 可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由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宗旨是讨论集体所有制问题,但只有在正确地理解了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社会所有制的前提下,才能对集体所有制问题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因此,先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同形式谈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同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基本的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把生产要素如何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作为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历史时期的特征。在社会主义国家通行着两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一个是全民所有制,一般把它等同于国家所有制;另一个是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是代表全体人民和全社会利益的。按照它的质的规定性来说,当它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它应该是全民利益的代表。在社会主义国家,把它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的、主导的形式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年,人们很欣赏社会所有制,实际上是要求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使劳动者与生产  相似文献   

8.
劳动制度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打破"铁饭碗",解决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以实现社会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实行劳动合同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这项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直至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对推行劳动合同制很不理解.他们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实行劳动合同制,实际上是把劳动者置于与生产资料相对立的地位,否认了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劳动者成为隶属于国家或企业的雇佣劳动者;这些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都是根本不相容的.实行劳动合同制,是否就意味着改变了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否就否定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劳动者是否因此就有沦为雇佣劳动者的危险呢?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客观依据到底是什么?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劳动合同制的推行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与平均主义毫无共同之点在让会主义历史阶段,对个人消费品必须实行按劳分配。这绝不是人们的主观臆造,而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主要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决定了资本主义分配方式是剥削雇佣劳动的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占有社会产品,并按照资本的大小瓜分剩余价值。而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他所得到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一直是奴隶主、地主和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由于丧失生产资料过着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只是到了全国解放以  相似文献   

10.
内容提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实质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如果说资本主义股份制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并没有完全改变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性质的话,那么,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产生所有权思想,社会主义劳动股份制在生产资料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则是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在这里,实行的是同量全部劳动的商品交换。只有结合实际情况首先找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的最佳形式,才能更好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解决“两权分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我国理论界进行了多年的争论.笔者认为,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在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所建立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占有社会化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可以有国有、社会资本控股的混合经济、劳动者股份所有、合作经济、股份经济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第一阶段”的初始理论模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深刻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种种设想。他们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1)在所有制关系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消灭了剥削;社会是一个由劳动者全体成员组成的统一的联合体,联合体的劳动是借助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的,联合体成员的劳动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相似文献   

13.
一、国家所有制探源按照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或全民所有制。它排除了任何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实行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直接占有和共同占有。在全民所有制形式下,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因而,每个单位的全民财产的使用,都必须由全体劳动者经过集体协商,共同作出决策,任何个人都无权自作主张,自行决策。在共同决策的过程中,其商量和谈判的费用是相当高的,社会(注意,这时国家这个角色尚未登场)要兴建某项工程,必须反反复复地举行“全民投票”,以征得全体财产所有者(社会成员)的同意。这…  相似文献   

14.
<正>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的社会规定性,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必须仔细加以研究的一个问题,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劳动者的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和劳动条件……对劳动者所采取的形式相适应。但是,实际上劳动者的劳动的这个社会规定性只是在上述形式中得到自己的客观表现。”劳动条件对劳动者所采取的形式体现着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因此,对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的社会规定性的研究,也就是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对社会主义所有制本身的研究。这个问题不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今天还特别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正在着手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要求对劳动的社会规定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本文打算在这个问题上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的,他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资本论》第2卷,第44页)这个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也是适用的。因此,要弄清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必须研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的观点正被作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根据。但这个问题我认为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它与商品经济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预见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经济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显然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7.
比较一下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自由劳动,劳动者与个体占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以及计划安排的劳动形式,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说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满足社会全体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目的。它反映了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应该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切工作的根本出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利益激励机制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它是伴随着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产生的,并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我国现阶段仍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经济仍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即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劳动成果。在这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财富都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他的整个学说的宗旨是批判一切使劳动者处于被奴役地位的社会,设想一种由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作为社会主人和管理者的新型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旨在使这一理论设想现实化.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根据国情探寻劳动者主人地位和作用的特殊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