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Altshuller)的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创新思维方法,本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TRIZ创新思维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并倡议每一位高校教师认真学习TRIZ理论并积极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思宇 《南方论刊》2011,(1):69-70,74
本文依据沃尔兹的体系理论,按照国际体系、国家和个人三个层面来分析"一条线"外交政策出台的原因。一是在国际体系层面上,首先介绍了冷战的大背景,然后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和苏联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中国外交政策出台的影响。二是在国家层面上,主要介绍了中国国内"文化大革命"的发展,它为"一条线"外交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三是在个人层面上,主要介绍了毛泽东的个人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同时也是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各国学术界对冷战起源问题的研究从未终止,但始终对冷战的爆发时间莫衷一是。文章认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确立交织在一起,对冷战爆发问题研究的症结在于对国际格局的不同定义及对两极格局形成的不同认识上。对格局定义及形成标志的模糊认知将对冷战爆发的判断造成直接影响。国际格局包括国际战略关系格局与力量关系格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的爆发是相伴而生的。  相似文献   

4.
冷战终结以后的文化和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终结冷战出现在“二战”结束以后,它以东西方为势不两立的两大阵营,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为不可调和的两种意识形态,并以这两种意识形态你死我活的冲突为中心,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军事上相互遏制和对抗,形成了长达数十年的全面对峙格局。这种对峙格局直到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各国风云突变,接连爆发意识形态危机而引起社会震荡和制度更迭,华沙条约国组织自行解体,才正式宣告终结。冷战终结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冲突明显让位于国际性的经济实力竞争和文化较量,…  相似文献   

5.
学员论冷战     
美苏冷战贯穿世界当代史始终,其影响涉及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和思想文化、精神心理等多个层面,是当代世界史教学过程中具有提纲犟领意义的核心问题。弄清楚美苏冷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于学好当代世界史,具有把握历史发展主线的特殊重要性。历史系92级而授学员,结合课堂教学,十1994年夏季面授期间,对冷战诸问题作厂认真讨论,现将部分学员关于冷战问题的见解,辑录如下。一、关于冷战的基本历念冷战指美苏两大国及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间,在战后岁月发生的一系列对抗,这种对抗在时间上贯穿当…  相似文献   

6.
冷战爆发后,为从意识形态上实施遏制战略,美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开展以苏联为主要对象的对外宣传的重要性,从而利用政府相关部门,发展对外信息与交流项目,并使得此种宣传具有浓厚的文化冷战色彩.特别是,美国领导人在立法、政策和舆论三个层面上为对外宣传战略的形成务实了基础.而美国新闻署的诞生则标志着该战略的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7.
戴瑞 《理论界》2013,(8):158-160
冷战结束后,第四个《洛美协定》和《科托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欧盟对非援助进入附加政治条件的新阶段,从单纯的经济援助转变为经济、政治、社会全方面的援助,强迫非洲进行民主化改革,建立了规范传播式的援助机制。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援助政策的分析,从规范传播理论的视角研究欧盟冷战后对非援助的调整,总结欧盟的规范传播机制,并从规范传播条件这一理论层面分析欧盟在对非援助中规范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对国际体系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体系结构主要是由体系中重要大国的物质实力分配决定的,大国实力分配的明显变化会导致国际体系发生相应的转型。以结构现实主义的这一国际体系观分析冷战后到现当今国际体系的转型,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分水岭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可以从世界、地区、国家三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9.
Vi+NP在国内外的语言学界是一个探讨得比较多但仍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解释的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动态范畴理论(Dynamic Theory)、去范畴化理论(Decategorization Theory)和基于使用的理论(Usage-based Theory)为指导,多角度解释Vi+NP的相关问题,包括产生Vi+NP的本质特征;Vi+NP内在机制;Vi+NP的表达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印度一直把中亚看作是自己"延伸的邻国",两个地区从远古到现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联系。文章试图从古代、中世纪、近代及冷战期间四个阶段论述两个地区间的交往和联系,以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解读崛起的印度同中亚地区的关系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离骚》作为赋体文学作品,继承了荀子《赋篇》的“隐”的传统,以“历数”为隐,寄寓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以及改革、更新政治的主张.《离骚》的作者是淮南王刘安,不是屈原,《离骚》是作者应汉武帝之命而作.《离骚》的写作时间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其写作关乎武帝时代诸侯王地位日益微弱,朝廷疑忌日深的形势;作者作为“反王之后”的诸侯王忧谗畏讥,希望武帝消除对自己的疑虑,这是《离骚》题旨的重要方面.《离骚》之被认为屈原作,大约源于刘安的托名,托名他人,一方面这是一种文化传统;另一方面,由于《离骚》的以历为隐,表现了作者“改正朔,易服色”的主张,而当时的实际掌权者窦太后反对这种主张,为避不测,作者于是既托名屈原又将“历事”隐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北部邻国蒙古,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其地处亚洲大陆中部,仅有两个邻国,中国、俄罗斯,地缘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冷战结束后中蒙两国关系平稳健康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往来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蒙古国政治、经济领域改革的深入和“多支点”外交政策的出台,尤其是“第三邻国”的进人使各国在蒙古境内包括能源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北部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复杂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李平 《学术探索》2012,(11):28-31
本论以对秦简《为吏之道》中对吏品行、才干和政治态度三方面要求的分析入手,结合秦政"以吏为师"的制度,指出其对"吏"的要求,反映出秦国通过一准于法和"以吏为师"实现其"法治"的政治思路。进而,从理论上剖析了秦国"法治"的面貌及其思想进路,说明了通过"律制"对礼、俗、法等不同层次规范的整合,秦尝试订立一套划一的社会评价机制和社会秩序样板,并通过作为其政治终端的"吏"的塑造,完成其政治构想在民间的落实。最后,通过对《语书》做个案研究式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上述"法治"思路与法令繁密、吏治酷烈以及地方抵制强烈等不利局面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赵昀晖 《学术探索》2010,(3):115-118
“君子不器”是《论语》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但孔子并没有做出更多的解释和阐发,后人多认为此条是对君子修养方面的要求。本文从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礼”关系分析入手,集中论述“器”与“不器”实为孔子“以仁释礼”、“仪礼相重”的又一具体阐发。  相似文献   

15.
日美同盟与东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美同盟是冷战时代的产物。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日美同盟在国际社会的角色转型、性质定位正逐步发生变化。日美同盟作为冷战的衍生物,在国际社会尤其在东亚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削弱,相反却日益强化,这对于当前方兴未艾的东亚区域合作具有双重性的影响。虽然日美同盟对东亚区域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平衡器”的杠杆作用,但从整个东亚区域合作的整体布局来看,日美同盟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因此,要推动东亚区域合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日美同盟的关系,积极引导日美同盟发挥建设性作用,规避其消极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享廷顿基于冷战后时代国际政治局势的重大变化,提出了“文明冲突”的理论。他认为:文明将取代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行为主体;未来的世界冲突将主要是文明间的冲突,这是20世纪40年代坎南提出“遏制”思想之后又一最富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本文从四个方面就“文明冲突论”给我们的启示、世界文明的分类,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以及国际政治行为的主体问题谈了一点十分粗浅的看法。对“文明冲突论”确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以期构建我们的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润凡 《晋阳学刊》2011,(6):104-107
当受益于民主政权失败的"负面合法性"的袁世凯担任国家元首已成定局时,出于对袁世凯个人政治品质的不信任及为了重新获得全国的统治权,国民党通过《临时约法》构建了一种"总统的表面特权"(尊严)与"内阁总理的实际权力"(效率)并存的二元体系。由此,权力与体制的冲突构成了民初共和宪政的内在矛盾,在这一矛盾和冲突中,袁世凯曾拥有的政治资源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其权威重建的政治困境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8.
提及“计谋”难免让人想起冷兵器时代军事家们的军事策略,这些计谋的策划和实施通过一系列的圈套诱使敌人逐步被控制和支配。这在本质上与本文所讲的“设计”是同一个流程。我们所讲的设计不涉及生死、战争和掠夺,但同样是为了控制和支配人的行为,这是一种善意的控制。在环境设计中,指的是控制使用者在环境中的种种心理和活动,使其按照设计者预定的方式正确、健康地体验和使用环境。这种控制是建立在对环境体验者需求的充分了解、尊重和顺应的基础上的,通过设计的语言将其转化为一种有效的引导,从实质上提升空间环境的设计品质。  相似文献   

19.
细读路遥小说《人生》,从主人公高加林的悲剧中,深思其"无为"的行为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农村时代政治话语下的隐在的政治性;另一方面源于作家的"选择",路遥纠结于政治和道德话语的挣扎,呈现出道德性倾向。  相似文献   

20.
冷战时期,北约先后推行过“大规模地面作战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和“灵活反应战略”。联邦德国在这些战略推行过程中具有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一个从“理论上的战略地位一现实的战略作用一理论上的战略地位与现实的战略作用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