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英语重叠词和汉语联绵词在各自的语言中均占据着较大的部分。在对比研究英语重叠词与汉语的联绵词时,以两类词的形态、语音、语义、象似性为切入点,可以深入探讨两类词的形成理据,并可由此对它们的认知理据和认知模式等机制进行比较,从而能深化其各自的研究,并揭示出人类语言的某些共性。  相似文献   

2.
彝语和汉语虽然都是汉藏语系的语言,其语言亲属关系比较密切,彝文和汉文都是本民族自己原创的方块文字,彝族和汉族交往的历史从没间断,彝汉双语相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自成体系的两种语言,其相异成分比相同的成分要多得多,特别是语音系统差异较大,在彝汉双语语音教学中,采用对比而非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上古汉语无复辅音:1.汉字谐声的特殊现象是汉字时空音变或俗读误读造成的,不可作为复辅音的根据;2.汉藏语系的诸多语言有复辅音不能类推上古汉语有复辅音;3.古今汉语与方言中特殊的语音现象如切语的使用、重叠词变双声、叠育或衍音词,是汉语语音在使用上的特点、,与复辅音的性质特声、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分音词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穷尽性地考察了灵丘话中的分音词的基础上,并通过比较的方式,从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描写、分析了灵丘话分音词的特点,认为分音词的产生除了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外,还有语言(或方言)接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分音词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穷尽性地考察了灵丘话中的分音词的基础上,并通过比较的方式,从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描写、分析了灵丘话分音词的特点,认为分音词的产生除了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外,还有语言(或方言)接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的语音不仅靠各自的元音辅音音素以及各自音节结构类型来建构,还要借助于词重音或声调来共同表达词义,而且汉语中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以轻重音表达词义的现象。本文就此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从事的语源学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系联同源词的过程中 ,首先就上古音总结出同源词之间的语音转移规则 ,确定了“大”、“小”、“乱”三个义类 (即语源义 ) ,然后就上古文献钩稽有关词汇 ,以同义词互训同训为经 ,以同源词音转可通为纬 ,归纳出“博”、“小~”、“悖”三个同源词词群。研究结果表明 ,汉语词汇并非散沙一盘 ,汉语的词汇系统就是由一个一个同源词词群组成的。本文还利用亲属语言同源词进行词汇和语音的历史比较研究 ,文中推求的语根表明 :汉语前上古音存在 smp_、 tsl_、 mp_等复辅音声母。  相似文献   

8.
汉语对西夏语的影响,无论语音、语法、词汇都极为深远。西夏人努力仿照汉语编著西夏语字书、词书和韵书。通过对《文海》、《五音切韵》两部西夏官修韵书与汉语韵书的比较分析,探讨西夏人主动学习汉文化,在充分吸收汉语元素的基础上,重构本民族文化典籍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核心词"手"<*kre<*gre"肢",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源关系来看,土家语"手"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缅语、彝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男”语义场内“男性”词族各词:a21pa55“父亲”、?a21ko21“男子”,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缘关系来看,土家语“男”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11.
能性述补结构是我们从语义上界定的表示“能够”“可以”意义的述补结构。能性述补结构的形式有很多种:V得V得O V得C V得OC V得CO V不得VO不得V不得O V不C VO不C V不CO(V是述语C是结动词O是宾语)。在本文我们只选择其中既带宾语又带补语的比较复杂的四种形式V得OC V得CO VO不C V不CO进行考察。我们选择《三言》这一近代口语性较强的作品进行考察,可以看出这几种形式在此期的大体面貌。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以比较的方法对各形式的数量、述语的音节情况、述语的性质、结动词出现的次数以及宾语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把《读者》和陶渊明的诗相比,是因为二者确有相似之处。《读者》在整体设计上注重情性,讲究品位,书卷气浓。淡淡的、儒雅的,和她的"隐士"形象非常吻合。从她的栏目的安排、版面的设计,一切都是那么简约自然、清新淡雅。她从内容到形式传达给读者的是和谐一致的文化信息,确有春风拂面,景色宜人之感。  相似文献   

13.
"风骨"一词在汉语诗学批评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范畴,汉文化中,它最早源于人物品评,随后转向诗文、书法、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值得研究的是在我们多民族大家庭里,特别是在我国彝族发达的诗文论里,"风"、"骨"有别样的内涵,它们同样在自己的诗学理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与李善兰合译的《重学》是系统地向中国介绍西方力学知识的代表作,它有多个版本流行于世。第一版是由钱熙辅刊刻的,但印行无几就毁于兵祸。之后,李善兰在金陵重刊《重学》,并增补了三卷流体力学的内容。随即上海美华书馆亦重刊《重学》。此后,《重学》又被收入《中西算学大成》、《富强斋丛书》和《西学富强丛书》中,上海积山书局也重印了该书。在考察李善兰等人翻译《重学》背景的基础上,梳理了《重学》各版本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发现,在《重学》的上海美华书馆本、金陵刻本和《中西算学大成》本间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金陵刻本对后来的版本影响很大,成为后世翻印的模本。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时代相似的灵魂--"多余人""局外人"比较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余人”与“局外人”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在他们身上却具有相似与相异之处,具有比较的价 值。通过这两类形象的分析比较,对理解这两类形象以及产生他们的时代都会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张爱玲是两位在哲学层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作家 ,他们的小说在揭示人性、解剖国民性、悲剧性地体悟人生、思索人类生存命运和现代主义手法运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之处 ,他们都用荒诞的艺术手段写出人灵魂的深度和精神的孤独。  相似文献   

17.
在犯罪论研究中,存在着概念、结构和学说的非对应性比较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理论比较的"平台"意识.确立理论比较的"平台"意识,有助于认识理论的差异性,使理论的借鉴更可行,有利于保持理论体系的内部统一.要构建"平台"意识,需要确立观念上的平等"平台",功能上的对等"平台",理论的层次"平台".  相似文献   

18.
《女神》和《星空》是郭沫若最早出版的两部新诗集,它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审美特征。两部诗集审美特征迥然有别,但都给我们以较高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仕女画的比较 ,指出仕女画的审美取向趋从于不同时代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20.
译诗究竟以"信"和"达"为本,还是以"雅"为本,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在文学翻译中,尤其是译诗更苛求译者深入理解诗行中潜存的内涵和历史背景,才能把握作者的意图.本文着重从译诗的表现形式和翻译风格上对托@斯@艾略特的诗<序曲>三种译文进行比较和赏析,以期能给英译汉的实践与研究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