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其时间远比西方哥伦布航海为早,其航海条件及规模也远比后者优越,然而,却是西方发现了新大陆。十五世纪的中国与酉卞的不同社会背景,决定了各自不同的航海动机和目标,从而也得到了不同的效果和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肯了郑和七下“西洋”是15-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世界大规模远航的首创,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希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史学会在公元2005年隆重召开郑和航海600周年纪念大会和国际研讨会,弘扬我民族文化.文章特别指出:西方史学长期使用并沿用至今的关于“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习用词”和当代国外某些历史地理学家提出“瓦斯科·达·伽马第一个发现从欧洲经好望角、蒙巴萨和马林迪到印度洋全航程的人”的“专名”等,没有公正地反映历史真实,是不科学的,不宜再沿用,建议史学界和联合国科教文有关组织重新评估,加以必要修正,给予科学定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对郑和下西洋起决定性作用的航海价值观。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具体分析,指出郑和下西洋航海价值观的主要内涵是维护封建明王朝的统治,保障统治集团的利益;基本特征是重政治效应,轻经济利益,重官方控制,轻民间开放;历史本质是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其上层建筑要顽固地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经济基础,从而确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历史产物。认为正是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的封建主义航海价值观,导致郑和下西洋成为后继无人的千古绝唱,导致具有悠久辉煌古代历史的中国航海事业在近代陷于艰难困苦的中衰泥淖。  相似文献   

4.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他于15世纪初叶率船62艘,7次远航于东南亚和印度洋沿海地区和海域,传播中华物质文明,西渐中华王道精神;开创航海外交新纪;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不愧为洲际航海先驱.其勇敢的冒险精神,坚贞的爱国精神,改进航海技术的创新精神,彪炳史册.今天纪念郑和,对于我们提高航海技术,发展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以及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其重要启迪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
明代诸王与明代社会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诸王分封制度,与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相背离,带有倒退的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对明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和破坏。尤其是宗室诸王内部的叛乱、相互之间的倾轧,以及由此制造社会事端、为害乡里等,都较前代为烈。本文拟  相似文献   

6.
地理环境是用来表示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现实作用的各种自然条件之总和,包括诸如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气候条件、河流海洋、动植物分布情况以及地下矿藏等,范围很宽。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提  相似文献   

7.
近年围绕英国学者孟席斯关于郑和环球航行的观点,学术界说法不一.查阅各类史籍及金石原件和家谱,结合明代的社会历史背景,郑和环球航海之说与史实不符,不能盲从.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郑和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期间,曾率领中国船队,冲破万里波涛,七下西洋,直达东非海岸,先后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经历途程之远,持续时间之长,招致国家之多,影响世界之大,在航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对我国古代的航海交通、对外关系、对外贸易、文化交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叶,随着社会经济经基础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种种变化。产生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在对当时社会世态人情的描绘中,已经比较明显地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思潮中的某些重要方面:商业活动中社会各阶层对商业利润的趋之若骛,商贾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传统四民关系的转变;两性关系上人们打破了文化传统中那种社会性、伦理性对人的个体心性的禁锢,而表现出对非理性情感和欲求的渴望与追求;服饰上撼动了高压在人性上面等级观念的磐石,表现出一股“去朴从艳”、逾礼越制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0.
明代河南旱灾具有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后期重于前中期、空间分布广、地域和季节分布不平衡等特点。频繁的旱灾,引发了严重饥荒、诱发了其他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为应对旱灾,河南社会采取了兴修水利、积粮备荒、蠲免赋税、组织赈救、祭祀祈雨等措施。但在明末罕见旱灾的打击下,在政治腐败、财政空虚的大环境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1.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研究郑和下西洋,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课题,具有鼓舞当今中国人走向海洋的现实意义。在近百年的研究中,学者们不时提到一个问题:指言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在明代中期被职方郎中刘大夏烧毁了。本文考证,史实大有出入。刘大夏藏匿一时的是永乐年间征讨安南的档案,并非郑和档案。  相似文献   

12.
明代,瑶族势力空前壮大。瑶族分布的重心已南移至湘南及两粤,三省瑶人势力最盛的是:湖南的衡、永、郴、桂等州诸瑶;广东为占据泷水流域的罗旁瑶;广西则为浔州大藤峡瑶。明代瑶族社会,虽然整个发展程度尚不高,但较前已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从社会经济、政治及民族关系诸方面可以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官报,明代邸报的出版传播机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严密的组织程序。一方面,邸报须经由通政司、六科、提塘等机构出版传布,且对邸报的传布时间、传抄方式、讯息内容均有具体规定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明代邸报传播的社会舆情广涉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真实性和时事性特征,是研究明代新闻出版史乃至明史的珍贵史料。但在专制时代,明代邸报的舆情传播也存在舆论控制严格、舆论影响有限、传播虚假新闻等不足。  相似文献   

14.
徐福与郑和     
徐福与郑和田连谟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无数风流人物名垂青史,徐福和郑和便是其中重要的两位。他们不仅是世界上伟大的航海家,而且是中外友好交往的先驱者。他们一个去东洋,一个下西洋,开国际文化交流之先河,奠亚非各国友好交往之宏基,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他...  相似文献   

15.
金秋10月中旬的南京,虽然有些寒意,但被研究世界级航海人物郑和的热闹场面所淹没。中外专家学者在这次由江苏省郑和研究会主办,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02年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各抒己见,把郑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研讨会上,美国退休的前海军潜艇指挥官、64岁的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语出惊人,他根据自己14年的研究,认  相似文献   

16.
郑和与穆斯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昆阳的马哈只碑上,明确地提到郑和的祖父称哈只、父亲称马哈只,说明其祖与父皆曾前往麦加,朝过天房。受这种家世的影响,使郑和在幼年时期从耳濡目染中,获得如何经蛮荒,渡大海,战骇涛,破巨浪的知识和参与朝觐天房的经验。这种稀有的经验,早已给郑和提供了一个下西洋的景像,虽不完整,但至少使郑和头脑中有了西洋的轮廓,这在中世纪的中国,也惟有少数穆斯林家庭,才具有这种知识。  相似文献   

17.
明代小说中寄生词曲为明代社会生活之镜像。寄生词曲中最为常见而又特色突出的社会生活描写主要在服饰生活、饮食生活、居住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以此可以窥明代社会生活之全貌。探讨明代小说中寄生词曲与社会生活之关系,有助于深化明代词曲和明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明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广西地处我国南疆,虽然还没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但随着发达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的加强,明代广西社会经济也有着比较明显的发展。农业明代广西农业的发展是从多方面反映出来的。首先表现在农田水利发展上。明代广西各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中世纪及近代初期比,中国古代金融中高利贷相对发达。因经营风险较小,它吸引了各阶层人们财富的投入。明代富僚贵族之家、地主、商人乃至各种小私有者纷纷将财富投入放债开当,使高利贷者的社会构成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其中商人尤其是徽商、江右商等地区性集团商人的资金投入最为引人注目,它是明以后高利贷者社会构成的一个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明代中期淮河流域的自然灾害和社会矛盾。指出:自然灾害固然是明代中期淮河流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但统治阶级腐朽统治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无疑又加剧了自然灾害的程度。正是天灾与人祸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才最终导致了明代中期淮河流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在全国经济发展总体地位的下降,直接促使流域不稳定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