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石窟乐舞形象典型地代表了中国佛教舞蹈的最高境界,在这些生动的舞蹈形象中,既体现了佛教的神性、超越性,又体现了佛教东传过程中世俗化的过程。而舞蹈文本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和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传播工具,也彰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是中华舞蹈史和中国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集体传衍、不断积累发展形成的,具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各民族在民俗事象中通过歌舞形成表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知识等,宣传教化自娱自乐,且相沿至今。少数民族舞蹈史基本上是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史。少数民族舞蹈在很早以前就不断传入内地,并对中原王朝宫廷乐舞产生深刻影响,其中一些民族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统治民族,他们的舞蹈对汉族文化的影响更具有普遍性。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历代中原王朝对外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中外乐舞文化交流、传播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少数民族舞蹈在中华舞蹈史中的历史地位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又被称为藏语系佛教或喇嘛教,属于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藏传佛教,一是指在藏地形成或经藏地传播发展的佛教;二是指以藏语、藏文传播的佛教。按照西藏佛教史籍的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大约在公元5世纪。但是根据现有的可靠史料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应为公元7世纪前后的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且有两个途径,一为印度,二为汉地,是由印度佛教、汉地大乘佛教、藏区原有的苯教以及藏地的民俗习惯结合而成的。根据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大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形成了诸多派系和自己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是中国四大宗教之一,它是现存宗教里面思想理论最丰富的一个宗教。儒、道、佛等思想文化的起源与传播,都与中原大地有着紧密联系。在佛学还没有传入之前,中国人的思想主要是由儒道两种思想构成。东汉年间,印度佛教传入洛阳,自此,中原大地创造了诸多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洛阳白马寺,被誉为佛教“祖庭”;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佛教并非起源于西藏,而是在古老的印度产生发展起来的,后传播到东南亚各国,与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文化意识、政治经济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色彩的佛教派别,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佛教,同时佛教也对所流传各国家、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抹杀的作用,从而使佛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未在其发祥地古印度得到弘扬和发展,却在其邻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尤其是中华民族对佛教文化的繁荣,佛法传播的兴盛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大理白族佛教法舞是中国现存少有的佛教法舞科仪之一,它作为佛教与大理白族传统民间歌舞相交叉的边缘艺术类型,既是佛教仪轨与传统民间歌舞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佛教艺术本土化的典型案例,是值得学术界重视的宝贵乐舞文化遗产。研究大理白族佛教法舞不仅是对佛教艺术的直白记录,更是对佛教法舞所昭示的宗教意义、文化表征以及在佛教传播与艺术发展规律下的佛教在西南少数民族民间的生存张力的探索。大理白族佛教的生存张力,是大理白族佛教法舞本土化变迁的内在力量与外在环境共同促使下生成的复杂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大理白族佛教乐舞艺术呈现出不同于世界任何地方的佛教艺术形式的重要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7.
于阗是古代西域的佛教艺术中心之一,佛教绘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和高超的技艺。于阗早期绘画受古希腊的影响,体现出犍陀罗的艺术特征。4—11世纪,于阗佛教绘画风格继续受印度佛教绘画的影响,同时具有中亚特征的二维平面和装饰风格,并且有向中原绘画风格靠拢的迹象。于阒佛教绘画作为一种过渡形态,完成了佛教绘画的原初形态与中原人物画之间的对接,为中原画坛提供了新颖具有可借鉴性的绘画样式。文章通过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以及与邻近地区绘画遗存的比较,力求探讨古代于阒佛教绘画不同阶段风格发展衍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朝阳在前燕至清代的1500多年间,一直是东北亚地区的佛教圣地和佛教文化传播中心,并对中原和东北亚佛教的交流与发展起过重要桥梁作用,在中国佛教发展吏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朝阳有东北最早的佛教寺院——龙翔佛寺;有比唐玄奘还早200多年的去西天取经第一人——昙无竭;在北塔和南塔中,分别发现了释迦牟尼佛舍利和锭光佛舍利。朝阳悠久灿烂的佛教文化历来备受学界关注,本文拟从佛教在古代朝阳传播的历史进程中,分析佛教文化在古代朝阳发展兴盛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发生各种关系,经过充分的本土化和民族化,被纳入当地文化中,即文化的“整合”或“趋同”。佛教自7世纪传入西藏后,与当地文化融合发展形成藏传佛教,成为藏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中佛教舞蹈是佛教仪礼的组成部分。佛教舞蹈传入西藏后,经历了同样的过程,经过与当地舞蹈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形成了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佛教舞蹈羌姆。  相似文献   

10.
佛教的“涅槃”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对涅一词的主要含义 ,它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形成、发展、影响及在中国的传播的考察 ,以及对佛教的涅观念与婆罗门教的解脱观念之间的关联的分析 ,我们发现 ,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都涉及涅观念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涅观念有明显差别 ,涅观念传入中国后在佛教界有较大影响 ,中国佛教宗派的不少重要理论都围绕涅观念展开  相似文献   

11.
从对涅Pan一词的主要含义,它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形成、发展、影响及在中国的传播的考察,以及对佛教的涅Pan观念与婆罗门教的解脱观念之间的关联的分析,我们发现,佛教的许多基本理论都涉及涅Pan观念,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涅Pan观念有明显差别,涅Pan观念传入中国后在佛教界有较大影响,中国佛教宗派的不少重要理论都围绕涅Pan观念展开。  相似文献   

12.
唐乐在我国历史上极负盛名,是音乐史上的一朵奇葩。由于唐代进行对外交流,吸收外来艺术的结果,使唐乐舞,其中特別是舞蹈以迥然不同于前朝的崭新姿态出现在乐舞界。唐朝舞蹈这一丰富多彩、蔚为壮观的新姿新貌,在名闻遐迩的《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吐蕃时期的吐蕃乐舞,在藏族舞蹈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吐蕃乐舞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诱人的艺术魅力,不仅成为吐蕃时期的文化标志,也成为整个藏族舞蹈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解析吐蕃乐舞,它不仅开启了藏族舞蹈历史发展的先河,也构建了藏族舞蹈体系的基础,引导了藏族舞蹈风格发展的趋向,对整个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于公元前六—五世纪 ,先流传于古印度、恒河流域 ,其发展经历了六个部派阶段 ,形成了丰富的教义和浩繁的佛家经典。公元前后 ,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对东亚、南亚国家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论述了佛教伦理道德的形成及中国化演变之路 ,以证实佛教在与中国的主流文化儒家、道家的思想接触、交流、融合过程中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它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巨大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佛教传入契丹,很多学者从史书记载分析,大多认为是契丹用来安抚俘掠来的汉人的精神工具。本文从佛教传入契丹本土的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入手,认为佛教之所以能在辽朝广为传播,有其功利因素,但亦与佛教对契丹长期影响息息相关,且佛教对契丹人的影响要追溯中原佛教和回鹘佛教两大渊源。  相似文献   

16.
[摘要]佛教在藏区传播并融入藏族文化的过程中,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将藏族族源传说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加以利用。通过附会、建构、整合等一系列努力,藏传佛教话语系统中的藏族族源传说,完成了佛教化的改造。藏族族源佛教“神话化”的过程,不仅与藏传佛教的形成同步,也是佛教在不同阶段建构文化权力策略的体现。从宗教的角度而言,藏族族源传说的佛教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是佛教在藏区传播过程中进行宗教竞争的工具,也是格鲁派在西藏创建政教合一制的意识形态工具。  相似文献   

17.
季伟 《南都学坛》2008,28(3):14-16
汉初少数民族乐舞《于阗乐》、《棹歌》、《箜篌引》以及《摩诃兜勒》等相继进入汉室宫廷。源于少数民族的鼓吹乐进入中原后,迅速成为重要的宫廷仪仗音乐和军旅音乐。而少数民族舞蹈更是风靡两汉,在宫廷和民间舞蹈中不乏其身影。进入中原的乐器胡笳、胡箜篌等经过发展融合,也均已成为汉代宫廷音乐及俗乐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少数民族音乐的传入,对汉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奥义书对印度古代不少宗教都有重要影响。佛教的许多基本观念的形成与奥义书有关联。一些佛教理论是在改造批判奥义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还有一些佛教理论则直接采用了奥义书中的有关思想。早期佛教的教义与奥义书中的婆罗门教思想既有差别点,又有类似处。吸收了大量奥义书成分的婆罗门教和佛教成为印度古代两大主要宗教体系,对印度后世基本文化形态的构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传佛教在甘南传播历史悠久,是甘南多元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南汉传佛教深受当地藏传佛教的影响,吸收借鉴了大量的藏传佛教因素,并得到当地藏族民众和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的支持;同时,甘南汉传佛教的发展,也得到了内地佛教界的支持与帮助,是汉藏佛教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甘南宗教和谐、民族团结和地方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凉州是甘肃河西走廊东段的一个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一度曾是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心,对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传播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进入13世纪中叶,随着“凉州会谈”的成功举行,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也为藏传佛教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此时,以凉州为中心,藏传佛教有规模的向蒙古等民族、向中原内地传播和辐射开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西藏高僧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八思巴等曾在这里建寺聚徒,弘传佛法。从凉州走出的清代国师章嘉·若贝多吉等,为藏传佛教的传播、维护祖国统一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