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骨"是对文章的美学要求,"风"是对文章感情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语言、思想、逻辑性、结构、文体等方面的美学要求,"采"是语言的修辞美."风"主要是纯正之美兼有自然、脱俗、灵动之美,"骨"是刚健之美."风骨"的本质是"气".  相似文献   

2.
"风骨"一词最初是魏晋时人物品评用语,刘勰首先把风骨论引入文学批评。唐诗的风骨是刚健有力、明朗阔大的盛唐气象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周易》崇尚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一股刚健博大的力量,孔孟则赞扬深藏于人心中的正直不屈的人格力量,这种推崇刚毅、正大之美的思想成为风骨论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3.
殷璠所编《河岳英灵集》及其《序》和《集论》,是有意识地反映盛唐文学思想。他提出的兴象和陈子昂兴寄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又反映了盛唐人创造的意境诗美内容。《河岳英灵集》通过选诗评诗展现了风骨之美,既表现功业壮心和豪雄气慨,又表现失意不平和悲愤,殷璠风骨说的这两面,既吸收刘勰风清骨峻之说,又融入盛唐诗美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王统照的诗论特别强调"感情"、"理致"、"音乐化"问题,实质是要求情感与理致合二为一,音乐化形式与思想内容合二为一.他解释风骨是风华、情感与骨力、气魄合二为一.他认为新旧体诗难于一刀两断.诗非"做"不成,不是"写"出的.体现了他的"爱与美"的文艺观与和谐美学观.  相似文献   

5.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种审美理想的概括。唐代风骨盛行,盛唐时已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和共同的美学标准。唐诗中最能体现"风骨"特征的是盛唐边塞诗。现以王昌龄为例,分析盛唐边塞诗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盛唐蓬勃酣畅的时代精神和美学风貌,说明边塞诗在唐代是最富于盛唐诗歌所焕发的魅力,闪烁着"风骨美"的光华。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的中国画坛摹古之风盛行,明季遗民渐江自出新意,标立新貌。其绘画艺术的图式特征,因版画的刀刻线描、师法自然、承继先贤之因,呈现出"以线制形"的简淡之美;巨嶂式山水之美;几何化特质的秩序之美。渐江山水的面貌可谓独树一帜,从传统中来,又超脱于传统,从造化中来,又被赋予个人风骨。  相似文献   

7.
在《文心雕龙》中 ,刘勰所说的“风骨”是指作品通过端庄正直、精当贴切的语言形成的思想内容给读者带来的强烈艺术感染力 ,与风格属于作品的个性不同 ,“风骨”是对所有优秀作品的共同要求 ,具有普遍性。因此 ,认为“风骨”就是一种阳刚之美的观点无疑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对《文心雕龙》“风骨”之义的解释历来意见分歧.而对“骨”字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同志甚至征引汉魏以来的观人法、画法、书法、力图说明“骨”的含义.虽然这有助于开拓思路,但这毕竟是旁证,不是刘勰自己的观点.刘勰创造性地把“风骨”这一原有的概念用于文学理论,是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用意的.所以,我们应该主要从《文心雕龙》,尤其是《风骨》篇中刘勰本人对“骨”的说明来寻求正确的答案,否则就难免出现象黄侃所批评的“言之愈高,即之愈渺”(《文心雕龙札记》)的弊病.  相似文献   

9.
“风骨”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它贯穿于书法、绘画、文学等多个领域。文章试从“风骨”源流的演变来说明从品评人物的“风骨”范畴到书画理论上的“风骨”范畴 ,再到文学理论上的“风骨”范畴的过程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主张诗品、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是中国文学批评追求文学理想人格之美的集中反映.从先秦到明清,这种理论经历了"文如其人"理论的滥觞、"言为心声"的理论发展、"魏晋风骨"的审美性位移、"文以载道"理论的深化扩展、"文品即人品"理论的变异与总结等不同阶段.随着时代精神的变迁和文学观念的更迭,历代文人学士对文品与人品之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风骨"是前人推许鲍照诗歌的一个关键所在.本文认为,内在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刚健的气势与力量是"风骨"这一范畴的质的规定性,在鲍照诗歌内容中主要体现为进取与抗争的激昂奋发之力以及执着与激愤的坎壈感荡之力两个方面,而"士"的入世精神则是鲍诗风骨的精气血脉.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风骨》之“气”、“风”、“骨”、“采”释张灯《风骨》一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中极为重要的篇目。有风有骨,也即具有风力和骨力,是彦和对一切文学创作乃至所有文章共通的要求和基本的衡量标尺。但它们的具体所指为何,注释家们的说法又很不一致,反使...  相似文献   

13.
风骨论二辨     
“风骨”本是汉魏以来用以品评人物的一个词,如“羲之风骨清举”(《世说新语·晋安帝纪》)“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宋书·武帝纪》)也有单用为“风”或“骨”的,都是指人物所具有的一种气势不凡的精神面貌.以后,六朝士人将“风骨”由品人而推及品文,提倡文亦应有风骨.曹丕主“文气”说,可以看作是文学领域中风骨论的滥觞,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正式提出了文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中心论点是“风骨即精神”。“风骨”作为《文心雕龙》里上承文体下启笔法的核心概念,在范畴内涵上强调精、气、神的三位一体,风由气始,气由精生,而骨又是藏精之府,所以“风骨”是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精神”的本义指归,而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若即若离关系又赋予“风骨”幽愤与超逸、写实与虚灵的共生内涵,构成刚柔和谐的审美理想。本文在综述和梳理“风骨”范畴发展轨迹的基础上,评析“刚健”说的片面性,还原其“劲秀”的精神风格。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的生命化批评集中体现在《体性》和《风骨》两篇中,刘勰认为作家个性决定作品的艺术风格,建立了"文如其人"的风格论,并以"气"喻作品风格的清明爽朗,以"骨"喻作品内容的劲健端翔,建立了以"风清骨峻"为评文准则的风骨论。以人喻文的生命化批评方式表明文学作品同人一样具有生命的属性,充分传达出刘勰对作家作品的审美感受,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体乎经",不是为了"励德树声"、"随仲尼而南行",而是为了"建言修辞"、"按辔文雅之场"。刘勰在"体"的层面征圣宗经,所看重的是先秦五经对于批评文体的意义;刘勰禀经而制《文心雕龙》,使得他的批评文本"体有六义"。刘勰对五经之体的尊崇在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树立五经之体的"六艺"并标举其典雅和风骨,二是辨析体制(体裁)类别并归纳体貌(风格)特征。刘勰以"体乎经"为理论基础的立体辨体之实践,不仅直接影响了《文心雕龙》这一批评文体的创制,而且对当下文学批评的书写与批评文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燕赵风骨,是燕赵地区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并传承至今的精神气质与独特品行。这种风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此后两千多年,华夏大地历经各种变迁,然而扎根于燕赵大地的“风骨”却一直延续、熠熠生辉。近代中国危机四伏,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救国存亡。这个时期的燕赵文人书家,表现出独特的风骨。其为人,刚正不阿、敢于反抗、忧国忧民、安稳社稷;其书法,用笔刚健、结构严谨、章法端庄。燕赵风骨是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精髓,是中国文人的风骨,是真正的华夏风骨。这种风骨,为当今文人的品行和文艺创作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风骨"一词在汉语诗学批评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范畴,汉文化中,它最早源于人物品评,随后转向诗文、书法、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值得研究的是在我们多民族大家庭里,特别是在我国彝族发达的诗文论里,"风"、"骨"有别样的内涵,它们同样在自己的诗学理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青年雕塑家熊祖超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创作出一批以"山水之魂"为主题的系列陶瓷雕塑。他将这些作品以组为单位,分别命名为《青绿山水系列》、《假山石系列》、《山水之骨系列》、《太湖石系列》等等。我们从这些命名中,不难读出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深度迷恋,他试图通过陶瓷的媒介和雕塑的手段,再造自然山水的风骨神韵,进而实现他夺天工之巧、塑山水之魂的雄心。  相似文献   

20.
盛唐三教融通促进经学形成兼融的特性。表现于外是三教经典同披尊荣,体现于内则是三教经义统贯身心,善归一揆。盛唐经学的兼融特性深刻影响了诗学发展。盛唐诗学的代表《河岳英灵集》体现出三教经义的交融影响。盛唐儒家经世之志造就诗学的雅健之风,"兴象"与"风骨"两个诗学命题是其表征;盛唐道家经身之能促发诗学带有一种玄真之识;"天心顺物"的取法之道与言意的之美皆受滋于道家;盛唐释教经心之力融呈诗学主空净之灵。"顿悟"和"境界"成为影响后世极为深刻的诗学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