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西部史学家厄尔·波默罗伊的名著《太平洋斜坡》,是一部20世纪美国西部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考察了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六州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特别强调城市及城市化在塑造西部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揭示出东部与西部政治、经济发展中的连续性,并将研究重点置于20世纪,摆脱了传统西部史学的羁绊。本文着重就波氏的城市史观、移民史观以及经济发展论述,对该书进行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2.
沃尔特·P·韦布及其西部边疆史观梁茂信沃尔特·P·韦布(1883—1963)是著名的美国西部史学家。他与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同被尊为美国西部史学的“开拓元勋”。一位学者在考察西部史学的演变时写道:“比任何人更真实地塑造西部史学传统的两个人是特纳和...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正统史观至两宋而趋于理论化;以“居正”、“一统”、“严夷夏之防”为核心内容的两宋正统史观不仅反映出宋代史学思想的演变和史学政治功能的强化,而且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剖析两宋正统史观是解读传统史学思想演变的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史学自身的发展中,曾经形成过神意史观、循环史观、英雄史观、鉴戒史观、进化史观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其中,鉴戒史观历时弥久,几乎成为整个中国古代史学的中心内容。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问题。“只有当我们能够提出一个确定的史观时,历史才能得到一贯性。”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鉴戒史观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鉴戒史观:古代史家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基本估价。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与估价,是我国古代史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正如白寿彝先生所说: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历史学者认为美国西部史学有两个概念:即以特纳为首的边疆学派强调研究西部开拓进程的西进史学和后来历史学者侧重探讨西部本身的发展变化的西部史学。根据历史论著探讨不同的主要内容,20世纪以来美国西部史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一)本世纪头30年为持续探讨西进运动时期,(二)从30年代初到50年代后期为西部史学初创时期,(三)从60年代初到目前为西部史学发展时期。为说明每个时期史学的主要情况,本文分别选择了一些有影响的代表作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在美国史研究方面突飞猛进,取得了丰硕成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周钢教授的《牧畜王国的兴衰———美国西部开放牧区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一书,便是其中之一。该书是作者在眼病严重、几近失明的情况下,历经十余年完成的,令人十分感佩。我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现代荷兰著名文化史家约翰·赫伊津哈史学思想的分析,重点介绍了他以文化“均衡论”和“游戏”概念为中心的文化史观,对现代文明的批评与诊疗,及对后世心态史学的重要影响,以说明其对发展西方文化史传统的作用与贡献,从而正确认识和评价赫伊津哈在西方文化史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史学的角度看,孔子史学思想的特征表现为:以民本主义为核心的人文史观,以“《春秋》之义”为形式的史论结合方法,以“训诲史学”为宗旨的史学目的意识。孔子的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历史学科的基本模式,并高出了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甚至在某些方面就是整个古希腊的史学思想也无可比拟。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进行论是中国哲学思潮的主流。进化论唤醒了民族意识,加速了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为史学变革提供了社会条件;进化论直接否定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教条、复古史观、循环史观,促使人们冲破凝固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僵化的、封闭的思维模式,为史学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时期,史学领域经历了激烈变革,进化论与史学变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研讨者对此史观的探讨多集中在民族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内,没能从史学和文学史应承担的人文精神传递等层面加以审视,使此史观研讨走入了一个“误区”。事实上诸多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中并不能得到认同,因而“弱化”了此史观研讨的理论基础和深度。民族文学研究者的研究亟需走出自身的“圈子”,参与到中国文学研究的言说中。  相似文献   

11.
年鉴学派的巨匠们在本世纪史学领域里掀起了一场挑战传统、开辟未来的划时代革命。他们以崭新、鲜明的整体史观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如地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赢得社会的注目和承认,并在前进中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和吸纳新的研究方法,丰富和完善了自身的思想理论体系(如布罗代尔著名的“三时段”说),形成独树一帜、影响甚大的史学流派。其整体史观和史学方法无疑对打破我国史界的沉寂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史分期的研究方法如今被全球史观全新的史学思维范式完全否定了.传统的历史主义史学流派代表了一种以时间先后为序的纵向思考为基础的史学思维范式,强调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连续性,历史分期这一史学研究方法就是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合理性.全球史观主张把一切发展、变化或历史现象都纳入共时性研究,强调非连续的变化过程,历史分期的合理依据在全球史观的横向思维范式中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新史观的史学家们纷纷宣告自己摈弃历史分期法的姿态在不同程度上同分期法划清了界限.  相似文献   

13.
百年中国史学可以说是史料考订派与史观派的对抗史,这一明显特征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中国史学界几乎有一全程展示。八十年代初是史学无所适从的年代,旧有范式的失落使历史研究者转而引进了各种宏大范式来填补史学研究的空白。九十年代是中国史学真正发生危机的年代,危机的发生来自乾嘉传统的大步回归,乾嘉传统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当代中国史学的主流,“陈寅恪热”的出现即可看做是史料考订派“硬想回到乾嘉去”的载体。史观与实证的“兼容并包”是未来史学的不可争议的正确取向,任何一派的一统天下都将重蹈史学研究的闹剧。随着新实证研究方法的兴起,彻底打破意识形态的束缚,还历史以丰富多彩的原始风貌,可能是解除目前史学危机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一、英国经济史观学派的产生 英国经济史观学派是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学派,它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其繁荣兴盛时期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这一学派的出现为英国资产阶级史学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史学理论,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这一学派把历史上的社会经济事实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并把经济因素置于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地位。英国经济史观学派奠基人索罗尔德·罗杰斯,在其《经济史观》著作中说,研究历史首先研究历史上的经济事实,他甚至认为:英国民族是各种力量的产物,各种力量  相似文献   

15.
文明形态史观是流行于20世纪的重要史学范式,倡导以文明或文化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文明形态史观最早被欧美学者广泛接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文明史流派,先后影响到亚洲等地区。百年来,文明形态史观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对我国的史学研究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文明形态史观在学术界曾饱受争议,被马克思主义史学批判为唯心史观的一种特殊形态。尽管存在文化悲观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种种局限性,文明形态史观所蕴含的许多观点,如肯定文明的多样性、整体性,倡导文明创新、呼唤文明自觉,立足现实关切、保持文明忧患意识等,仍为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对于促进当下的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谯周是三国时期的史学大家,他的古史研究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为当时的史学透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他不主张社会倒退的古史观,具有“圣王不同姓、天命不常在”的疑古精神,以及以剔除史学中的神秘与虚妄的理性考史,这些主张和行为是史学独立意识的自觉,卓然独立于同时代史家的。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40年代,几位中国学者依据文化形态史观对中外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其中以雷海宗为首的战国策派颇具影响,从而在中国现代史学上留下引人注目的一页;到50年代以后,有的学者仍在运用文化形态史观探讨世界历史,促进了中国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史家与史观──史学新论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家与史观──史学新论之三田昌五历史学是由历史学家创作出来的。历史学家在进行历史创作时必有其指导思想。这种创作指导思想,就叫做史观。有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如神学史观、英雄史观、国家史观、天命史观、天道史观,等等,但总的来说,只有两种史观:一曰唯心史观,...  相似文献   

19.
启蒙运动不仅迅速地促进着西方社会的变革 ,而且有力地推动历史学的进步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 ,西方史学在 18世纪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启蒙时期的历史观是获得集中表现的领域之一。本文将从 4个方面对启蒙时期的历史观予以分析。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史观向启蒙时期的理性史观的演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史观和启蒙时期的理性史观可以说是西方史学上的两朵姐妹花 ,成为西方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它们所体现的价值成为有效和后人探询的典范。人文史观带给史学文化的光辉亮点是 :他们鄙弃禁蔽人心的宗教史观 ,反对把圣经中那些荒诞无稽的传说当…  相似文献   

20.
鉴于辉格史学传统在中世纪英格兰政治史研究中的进步史观缺陷,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体人物学等理路的借鉴,麦克法兰重构了“变态封建主义”概念,借此系统分析了中世纪的英格兰贵族阶层、社会政治秩序。这促成了西方学界对传统宪政史学的摒弃,以及对这种新范式的接受,进而对中世纪英格兰的政治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表现在十五世纪的英格兰和地方乡绅阶层得到应有重视。但麦氏的史学思想也存在诸如“对思想原则的忽视”“严重的史学碎片化倾向”“以国王为中心的史学观”等缺陷,并为后世学者所延续。随着史学理路的革新,卡彭特倡导的新宪政史应运而生。它要求重新审视中央机构的作用,同时从梅特兰的法律史传统中汲取营养。不过,新宪政史也是麦氏影响力的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