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时期中亚与中国新疆的关系直接受到苏联外交政策和两国关系的影响。苏联成立之初实行力保新疆稳定的政策,当时新疆地方长官也采取"保境安民"和"严守局外中立"政策,双方开始了有利于苏维埃政权巩固和新疆稳定的政治、商贸交往。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时期中亚与中国新疆保持了3000多千米长的共同边界和十几个跨界民族。20世纪60年代,中苏友好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新疆的政策发生变化,其中亚和中国新疆发生了众多的边境、外交纠纷。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诸国与中国新疆的划界工作解决顺利。  相似文献   

2.
宋蕾 《阴山学刊》2005,18(1):65-68
中亚在苏联解体前作为加盟共和国是苏联的一部分,是苏联的"战略后院"。苏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俄罗斯虽仍视其为"战略后院",但在该地区的势力有所减弱。美国瞄准时机,渗入中亚。1994年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将中亚四国(除塔吉克斯坦外)纳入"和平伙伴计划";1997年出台"新中亚战略",目标是使中亚成为其能源供应基地。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为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驻军于中亚。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不打算撤出中亚。美国进军中亚的原因是:中亚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丰富的能源;为排挤俄罗斯在中亚的势力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美国在新疆地区的渗透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期间,美国驻新疆领事馆的建立为美国介入新疆事务打开了门户.为反法西斯的需要,美国对中苏在新疆事务的纠纷持中立调节之立场.冷战开始后,美国以"遏苏反共"为目的积极插手新疆事务,这包括:对国民党施压,谋求美国在新疆的航空特权;美国媒体利用"北塔山事件"反苏反共;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在新疆从事间谍活动和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4.
关于构建中国中亚石油天然气国际安全通道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全球油气资源供求状况、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从中国能源总体战略的高度,提出构建中国中亚石油天然气国际安全大通道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新疆地缘和能源资源优势,把新疆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石化基地和能源资源国际安全大通道,已成为中国能源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中国中亚地区能源资源国际安全大通道则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柯尔克孜族的研究是在沙皇俄国时期开始的。在苏联时期,自1947年至1953年苏联科学院吉尔吉斯分院对中亚和新疆柯尔克孜族地区组织过几次规模不等的科学考察。后来,法国、美国和德国学者对阿富汗和黑龙江柯尔克孜族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自1956年至1963年,中国国家民委和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对新疆柯尔克孜族等13个民族进行比较系统的社会学考察。2003年云南大学在新疆克州乌恰县黑孜苇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村寨调研,2009年教育部课题组对新疆克州乌恰县吉根乡进行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6.
中亚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能源地位,独立以来一直为美国所垂涎。由于种种原因,美国一直未能直接进入该地区,而"9.11"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优势,打着"反恐主义"的旗号,美军进驻中亚,这使得美国获得了有可能全面掌控中亚事务的的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美国积极调整中亚政策,开展大国博弈,加紧在中亚的争夺。这给原本复杂、脆弱的中亚地缘政治环境注入了新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中亚国家和地区的种种变动都有可能会对我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的安全稳定产生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我国重要的西部边陲和能源基地,因此新疆的安全与稳定一向为我国政府和中亚各国政府高度关注。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美国中亚政策的调整、走向及其影响,以便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与苏联中亚地区五个加盟共和国相邻,自然资源、气候与地理条件以及风俗习惯十分相似。新疆具有与苏联中亚地区开展经济贸易与科技合作的优越条件。苏联中亚地区从60年代开始各方面发展都很快,目前已成为全苏最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棉花生产基地以及主要的钢铁、石油、煤炭、电力、粮食、肉食基地。其中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工业总产值已经分别居于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第3位  相似文献   

8.
中亚地区作为一个地缘概念 ,一般是指中亚五国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随着冷战的终结 ,美国在中亚战略利益迭现 ,在此基础上美国中亚战略经历变迁 ,并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 ,使中国外交面临选择。一、冷战后美国在中亚的战略利益国家对外战略与国家战略利益作为外交学术语 ,两者之间的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国家战略利益从本质上决定国家对外战略 ,国家战略利益的变化必然引发国家对外战略的调整与重新构建 ;而国家对外战略又是国家战略利益在外交层面上的反映 ,国家对外战略以表象的形式折射出国家…  相似文献   

9.
美国要在中亚获得地缘战略棋手资格,必将同俄罗斯形成战略竞存局面,这就为中国转换其在中亚的角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中国当在全面分析其在中亚的国家战略利益的基础上,以中亚的三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为转盘,适时实现中国在中亚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0.
1987年4月7日至10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欧洲地区)第二届中亚研究学术讨论会。会议的宗旨是为了推动对于中亚问题(包括苏联的中亚地区和哈萨克地区、南西伯利亚、蒙古、新疆、西藏、阿富汗和伊朗北部等地区)的研究。英国、苏联、美国、德国、中国、法国、波兰、荷兰、丹麦、比利时、瑞士、以色列、匈牙利、挪威等十四个国家的128位学者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包括著名的英国剑桥耶稣大学伊莉亚·格施维奇博士(llya Gershev-itch)、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雅浦教授(M·E·Yapp)、莫斯科社会科学院科学无神论  相似文献   

11.
莫翔 《兰州学刊》2006,(5):115-117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成为了影响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重要因素。借“反恐”战争之机,美国除了在中东与中亚扩张外,亦在中国周边的亚太区域广泛渗透。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形成了这样一种态势:即以军事基地为基点,以岛链系统为依托,以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双边同盟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点、线、面互为支撑的遏制网络体系。美国以上战略部署对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在地缘政治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手段上和方式上具有多样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时间上具有长期性,为了突破美国的战略围堵,中国必须在中亚和东南亚寻求战略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中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纵观中国与中亚及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的历程,我们可以将新疆定位为中国与泛中亚、中亚商品、物资的聚集区,中亚地区及新疆各类资源的整合区,泛中亚地区制造业的后发区三大区域,以及亚欧腹地的交通枢纽中心,中亚地区服务业的中心,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心三大中心。  相似文献   

13.
中亚石油地缘政治与新疆建设能源安全大通道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量,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中亚围绕着石油为主的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积极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加快能源资源开发建设、建立我国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成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当务之急。新疆的地缘与资源优势决定了新疆是中国21世纪建立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的重要战略区域,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接替区。  相似文献   

14.
曹伟  杨恕 《西域研究》2014,(4):34-43
20世纪30年代苏联两度大规模出兵新疆,帮助盛世才消灭了反政府的武装力量,巩固了其在新疆的统治。以此为契机,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大规模渗透新疆,并为此后更多地介入新疆事务创造了条件。评价苏联这两次出兵新疆的行动,必须将其放在当时苏联整体的国家对外战略的背景下来考虑,这是苏联企图在其周边建立亲苏缓冲地带、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与苏联、东欧、西亚等国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这是甘肃向西对外开放总的战略方向。为了搞活并扩大本省对外贸易,就应当首先选择贸易国的某一适宜地区作为对应的外贸伙伴,以发展更加灵活多样的国际间地方贸易。根据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客观条件,我们认为,首先确定苏联中亚诸加盟共和国或其中之一二,作为我省对苏地方贸易的伙伴,进而把它们作为我省向苏东、西亚全面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全完适宜的。从地理上看,中亚地区与我国新疆沿边地、州山水相联,甘肃又是新疆的近邻。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1 新疆与中亚地区相邻,经济领域的共同性、互补性较强,合作前景很好.自苏联解体中亚几国独立以来,新疆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甚好,在把握了我国政府对中亚各国的基本政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特殊性,积极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1、国家之间正常的外交关系的确立是发展新疆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基础.自独联体成立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以来美国的中亚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11”事件后,美国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反恐”的旗帜下向中亚地区全面渗透,打击恐怖主义、控制能源和扩张民主三大战略目标日渐清晰。美国对中亚的强力介入,对俄罗斯、中亚各国和中国等相关国家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亚地缘政治形势和国际战略格局日趋复杂。  相似文献   

18.
当前,新疆进一步扩大地边贸易具有极好的条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中亚一些国家经济失衡,处于困难时期,市场消费品匮乏,为自治区扩大边贸提供了有利机遇。但是,新疆扩大地边贸易也同时面临着挑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西方国家以及日本、南朝鲜、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正采取各种手段争夺中亚市场。除此之外,目前地边贸  相似文献   

19.
在南京国民政府对"牛兰案"长达一年多的审判过程中,美国驻沪、宁领事馆对该案一直予以关注,搜集各方情报想了解牛兰夫妇的身份,尤其想证实他们是否拥有美国国籍。在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潮盛行、美国华盛顿体系与苏联远东外交处于竞争的背景下,美国驻沪、宁领事馆遵照美国国务院的指示,不介入对"牛兰案"的调查,只了解情况,进行信息的传达和沟通,无意干涉南京国民政府对牛兰夫妇的审判,然而在"牛兰案"中美国因素始终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中亚地区在美国战略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9·1”事件后,美国对中亚地区的政策有两个基本目标实现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建立有利于美国的阿富汗未来政权。美国的政策将产生长期的影响,不仅导致美国力量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存在,主导阿富汗未来的政治发展,而且对美俄关系和中国国家安全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