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2.
实质条件句和蕴涵的关系如何?实质条件句与日常语言中的条件句的关系如何?这是关于实质条件句的两个基本问题。澄清了实质条件句和蕴涵的关系,指出不能将蕴涵混同于相应的实质条件句的真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所谓的蕴涵悖论。应该将实质条件句在技术上的价值与它在日常语言中的对应物这两个问题分开处理,并论证了以实质条件句概念解释日常语言中的直陈单独条件句的适当性,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卡尔纳普所谓之辩明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红英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3):95-97
根据If条件句中动词的不同形式,条件句可分为8类。这8类If 件句的结构和语义的用法各不相同。研究If条件句If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条件句是复句中比较典型同时又很重要的一类,无论对于语言的本体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如果句作为条件句中的一员,可以分为用于推知、应变、质疑、祈使、评说和证实六类。其中表推知的如果句是该范畴的原型,不同类别的如果句依据家族相似的原则进行聚合,它们偏离原型的过程也就是主观性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郭钟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57-60
哲学家从意义角度研究"If"条件句,而教学法语法学家从它的形式结构来探究它.Dancygier的"构块语法"则将二者的研究角度结合起来.这种方法着重于条件句形式的各个方面是如何产生条件句所要表达的各种意思的.Dancygier认为将条件句分为"中性"或"开放"和"非真实"或"封闭"两类是不充分的.她运用"预测情态性(predictive modality)"和"后指(backshiR)"两个概念将条件句分为"预测性"和"非预测性"两类.利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If"条件句前提句中一般现在时标将来的语义. 相似文献
6.
张则刚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1):86-90
本文在现代英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讨论了英语条件句的陈述、祈使、虚拟等三种句式的常规用法及其变异用法 ,着重讨论了虚拟句式及其变异 相似文献
7.
8.
汉语有“无论A还是B”和“A也好,B也好”两种选项让步条件句,还有普适的让步条件句,形式为“无论+WH(疑问代词)”。这三种标记方式亦见于其他语言,体现了让步条件句标记方式的跨语言共性。“无论”等无条件连词是一种既能用于选项句,也能用于普适句的“无关义前置词”。选项句的A、B具有典型例示功能,而普适句的“无论+WH”必须与某个划界词语搭配使用。“反正”等并列式复合词是选项句词汇化的结果,“无论如何”则是普适句习语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郭顺利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4)
刘壮虎、李小五在文献[1]中建立了一种有两个条件的主次条件句逻辑 C2Lm.以此为基础,讨论主次条件句中的多余条件问题,证明了文献[1]中提出的一种扩充是不成立的.另外建立了 C2Lm的一个刻画某种多余条件的扩充系统 C1,证明了它的一些语法及语义性质 相似文献
10.
郭顺利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5):23-27
刘壮虎、李小五在文献[1]中建立了一种有两个条件的主次条件句逻辑C2Lm.以此为基础,讨论主次条件句中的多余条件问题,证明了文献[1]中提出的一种扩充是不成立的.另外建立了C2Lm的一个刻画某种多余条件的扩充系统C1,证明了它的一些语法及语义性质. 相似文献
11.
罗雪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3-156
隐喻是人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认知工具。多年来,关于隐喻的认知与功能,学者们各抒己见。本文将对隐喻的语法、篇章及认知功能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曾方本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155-156
文章就《描述语用学》进行了评介,认为该书从逻辑学及认知与交际相结合的视角入手,在传统语用学研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张新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4):370-376
意义和形式的关系是语言学的根本问题。汉语有重视语义的传统,《马氏文通》和《中国文法要略》即有相当高度的语义研究,但缺乏理论自觉。经过回避意义的结构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界展开了广泛而自觉的语义研究,从而加深并拓展了句法结构研究,这使语言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彭建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69-71
传统理论把语法看成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层面,其描述可置意义于不顾;而认知语法所处理的则是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结合体.意义被视为概念化过程,通过认知过程来解释.语言结构及其使用也以经验为基础,并与认知心理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宋振军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6):59-62
帮助学生习得目标语语法是外语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法教学的争论使外语教学的目标和手段变得不明朗,准确把握外语教学需要重新审视各种教学法对语法性质的认定,对现有主要教学法背后语法认知的分析表明:语法观对教学法起着决定作用,浮现主义语法观指导下的联想-认知教学法具有全面性。 相似文献
16.
语言游戏的变奏——利奥塔语用学方法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方法是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用来分析后现代知识状况时所使用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语言游戏.本文通过对语言游戏基本原则的阐释,分析了利奥塔在此基础上所理解的社会关系和后现代科学的特征,以及这一术语在利奥塔整个思想道路中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7.
刁力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57-360
数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备原子概念的功能,体现一定的语法意义,并表现出模糊或清晰的语用化倾向。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表达数的概念的语言符号会在语义、语法及语用三个层面上获得意义。通过汉语和英法语言的对比分析,从认知角度探讨了数的概念在对立关系的确立、表现形式的异同,以及语境状态下的扩充、延伸和转移等诸多因素,描述了这一基本概念对语言使用者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美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2):118-120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 ,它对语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系统语法的兴起给语用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尽管一些学者拒绝承认语用学及其分支的存在 ,然而在当今的语言交际中 ,语用学及其分支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了。 相似文献
19.
霍书全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3)
为了刻画条件句,逻辑学家提出了许多蕴涵理论,如真值函项理论、条件概率理论、信念修正理论、可能世界语义学等。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分支,条件句逻辑充分利用各种蕴涵思想建立许多逻辑系统,但由于条件句的复杂性,各种蕴涵都难以刻画出所有的条件关系,因此都不能等同于自然语言中的如果,那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