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浅析“伊扎布特”在新疆渗透破坏活动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想渗透看,"伊扎布特"组织不是在传播"伊斯兰教福音",而是使宗教极端主义成为其精神武器;从政治主张看,"伊扎布特"组织不是所谓"伊斯兰教第五大教派",而是竭力推行伊斯兰教的政治化;从手段运用看,"伊扎布特"组织不是在搞什么"和平圣战",而是在利用宗教搞暴力恐怖主义活动.总之,"伊扎布特"组织是一个国际宗教极端主义组织,也是一个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相似文献   

2.
后冷战时期美国学术界在对政治伊斯兰的认识方面,分成了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阵营。自由主义者认为,伊斯兰教与民主是兼容的,伊斯兰教并不内在地反对西方,政治伊斯兰也不是西方的威胁,西方政府应该与伊斯兰主义者妥协;保守主义者则认为,伊斯兰教与民主制充满了内在的矛盾,当代政治伊斯兰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建议美国政府对政治伊斯兰采取强硬的对抗政策。  相似文献   

3.
千百年来,宗教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特别是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都起过极大的作用。世界三大宗教莫不如此。佛教之在亚洲各国,正如基督教之在西方世界,伊斯兰教之在中、西、小亚细亚和马革里布一样,都曾长期地担当过传播文化、沟通各民族精神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于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传入新疆.作为外来宗教,伊斯兰教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不可避免地要与已经在本土占主体地位的宗教产生冲突,由此,伊斯兰教与佛教展开了长达600多年的宗教战争.高昌地区被征服以后,伊斯兰教迅速取代了新疆的佛教,其伊斯兰化对近代维吾尔民族的形成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因受儒家文化思潮的浸润与影响,产生了中国伊斯兰思想文化,使中国伊斯兰教具有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区别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的特点。一方面它仍是伊斯兰教,虔诚的穆斯林们照样严格恪守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遵守宗教功课,其表现出的浓烈的宗教感情与宗教气氛和其它国家的伊斯兰教并无二致。另一方面它又适应中国的国情,具有中国或西北地区所特有的其些宗教观点、宗教制度、宗教组织和礼仪方式。伊斯兰教同民族问题紧密相连。我国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可、塔塔尔、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正在巨变。以中东地区为中心的伊斯兰世界也处在剧变之中,各种各样的理论、思想、学说、观点、主张犹如百舸争流,令人眼瞭乱。本文谨就当代伊斯兰社会的一些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主要观点作些初步探讨。(一) 时至今日,伊斯兰教的宗教思想体系、宗教世界观和宗教信条以及伊斯兰教法与伊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语境中的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天人二分”的哲学思想使人获得研究客体的主体地位。随着主体对客体认识的深入,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被大大消解。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文化的同质化成为必然趋势,人类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面临严峻的考验;而由全球化引发的宗教、民族文化方面的冲突不断升级,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这一切的根源之一在于没有处理好“距离”问题。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可以为疗治西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副作用、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提供有益的启发;儒家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则为解决文化全球化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各民族文化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在和平共处中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9·1 1”以来 ,国际合作反恐已成共识 ,成果显著。但美国主导下的反恐治标不治本 ,乃至借反恐谋求其霸权地位 ,恐怖主义活动仍呈扩大蔓延之势。美国以军事打击—政权更替—民主改造的思路推行反恐 ,已造成严重后果 ,势将激化西方同伊斯兰的矛盾 ,从而扩大伊斯兰世界恐怖主义的社会基础。端正国际合作反恐的方向 ,必须凝聚共识 ,标本兼治 ;尊重多样文明 ,谋求沟通与合作 ;共同发展 ,消除贫穷 ,从根本上清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宁夏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回族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3.6%。伊斯兰教基本上是全回族信仰的宗教。因此,在回族地区,伊斯兰教问题不仅是个人信仰问题,而且是整个回回民族问题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伊斯兰教工作,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稳定宁  相似文献   

10.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恐怖组织和宗教极端组织逐渐将伊斯兰世界的女性推到恐怖活动的第一线,女性参与自杀性恐怖袭击的人数呈持续攀升态势.因此,剖析世界伊斯兰女性恐怖犯罪的成因与特点,研究分析国际恐怖组织发展女性的趋势,可以警示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更多新疆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女性成为“三股势力”的“殉道者”.  相似文献   

11.
张宁 《北方论丛》2020,(2):13-21
随着中东极端分子向阿富汗和中亚转移,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南部与阿富汗毗邻的边界地区、中部的费尔干纳、哈萨克斯坦西部等成为暴恐风险最高的地区,互联网和社交网站依然是中亚极端组织最主要的传播、招募和指挥手段。为打击极端势力,中亚国家相继出台反恐反极端或宗教发展国家纲要,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国际合作综合等措施遏制宗教极端和严打恐怖主义,各项措施总体上已发挥效果,依然存在综合反恐力量不足、传统宗教薄弱、法律不完善、地缘政治干扰等难题。中亚的安全对中国影响很大。宜把握"局"和"势"的关系,辩证且动态地对待与中亚国家的安全合作,推动事态朝着有利于中国西部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昌新  颜光华 《兰州学刊》2006,75(4):115-117
冷战后,从维护霸权的目的出发,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表现为:以“先发制人”为手段,以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当务之急、强化相对优势并在中长期内遏制挑战者。发动伊拉克战争、对伊拉克的战后重建以及推动所谓“中东改造”是美国实现其全球战略的现实选择,将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但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9·11"后,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及对中亚地区恐怖分子的打击、威慑,使中亚地区的"三股势力"被大大遏制,通过经济援助及经济合作、军事援助及军事合作一步步控制中亚各国的经济命脉,并诱使各国接受自己提出的附加条件,将其纳入西方的政治、经济轨道.至于推行"民主化运动"则引发中亚各国政局的动荡,对地区安全造成现实和潜在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
闫坤 《河北学刊》2012,(3):141-143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因此,在发展与穆斯林国家间的关系时,不但有国家利益的因素影响,还受到国内政治伊斯兰发展的影响。印尼独立后建立起世俗国家而不是宗教国家,苏加诺和苏哈托时期都限制伊斯兰对政府外交事物的影响。民主改革之后,政治伊斯兰恢复了发展活力,对印尼与穆斯林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因此,印尼与伊斯兰会议组织以及中东地区穆斯林国家间的关系也从之前的"不积极"转为"积极"。  相似文献   

15.
依据当今兴起于西方的社会运动理论,作为抗争性集体行动的政治伊斯兰运动,绝不单纯是危机环境与怨恨现象相结合的自然衍生物,而是宗教政治反对派在危机环境中借助宗教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利用机会、汲取资源、强化组织、整合框架而形成的产物。通过详尽考察当代政治伊斯兰的生成机制,可以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运动提供一个新范式。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many of the world’s most serious outbreaks of conflict and violence center on religi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has had relatively little to say about religion’s unique role in shaping individuals’ attitudes about these event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whether Americans’ religious belief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shaping attitudes toward the continuing threat of terrorism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assist officials in countering these perceived threats. Our analysis of an original data collection of almost 1600 Americans shows that more religious respon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express concerns about terrorism.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is mediated by their level of conservatism. We also find that more religious respon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claim that they will assist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countering terrorism. This relationship remained even after accounting for conservatism, and people’s general willingness to help police solve crimes like breaking and entering.  相似文献   

17.
李银兵 《兰州学刊》2007,(7):149-151
文章首先对许烺光的中西亲属体系主轴观进行了分析,然后得出了中西不同的亲属体系主轴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生命观、宗教观、价值观和人格观的结论,最后总结了中西方亲属体系主轴分析对现代中国建构亲属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上海合作组织在防范和打击“东突”恐怖势力等“三股势力”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客观评价。特别针对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在整合地区力量、进一步发展方面受到一系列制约性因素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尤其是对上海合作组织在发展运行中遇到的障碍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试析近代取得在华领事裁判权国家数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放 《兰州学刊》2008,(5):164-167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建立了领事裁判权制度。从1843年英国最初取得至1956年中国与尼泊尔协定废除其在西藏的该特权,一百多年间共有包括殖民地国家在内的26个国家取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