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民族共同繁荣与真正的民族平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两个观点的学习心得杜玉亭“各民族共同繁荣”与“真正的民族平等”,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两个重要观点。这两个观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愿望,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内地和北方甚至西域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220至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上河中.中原地区政权更迭频繁,一个个王朝就像走马灯似地一掠而过。这一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各地诸民族之间的大融合,不仅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的价值观取向看中美民族性格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的取向上存在着不同,其中最突出的是群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取向。这一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导致了中关两个民族在性格上的某些差异。价值观和民族性格差异可直接影响到交际模式和策略的不同。在跨化交际中,对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和民族性格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民族观浅说张为波毛泽东的民族观是其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与中国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是毛泽东民族观产生和存在的大前提。生长在内忧外患年代的毛泽东.耳闻目睹...  相似文献   

5.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了.在这50年的历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在实践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奋斗中,自治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有了历史性的进步。这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取得的胜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是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50年的实践,证明了三个问题。(一)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中国少数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近一亿。陆地、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自治地区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两个以上民族共居。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这是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的。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可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关系国家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重大问题。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则是维护民族团结的首要内容。这是因为中国…  相似文献   

7.
一、近代内蒙古民族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定涵义1.这里所说的近代,具体指.[840—1949年这一历史阶段,即包括清朝晚期、中华民国的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这三个历史时期。2.我们所说的内蒙古民族运动,也就是内蒙占地区的蒙古民族运动,而不是指这一地区所有民族的民族运动。对此,有关学界虽然不尽明确,实则早有共识,有关论著中所说的内蒙古的民族运动,实际上均指蒙古民族运动而言,除非特加说明,不会被歧义为涵盖内蒙古地区其他民族的民族斗争或有关历史活动。3.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所谓“民族运动”,用比较通行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教育关系的研究焦瑶光,马振林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为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和13个民族县。面积共有194465.2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3.2%。人口为1856152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5%。共有可识别的少数民族44个。...  相似文献   

9.
略论近代湖湘文化嬗变中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湖湘文化的增变是在晚清以来形成的“二千年来未曾有的大变局”的条件下发生的.在此期间,有两大难题,一是传统文化的价值和自信在西方炮舰挟持的近代西学的撞击下,呈现出“百学中落”的疲弱无力的失落状态;二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呼啸而至使整个民族胜目结舌。在这种日益激烈的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形势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是迅速地统摄和溶合西方文化,尽快地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应变力.这是那个时代发展的主题和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机遇。湖湘文化正是以其通古变今、兼收中外的智慧.以经世致用、匡时济物的品格、从湖湘…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理解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指以中华民族为主体,以社会主义为本质的现代形态文化建设。它是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方面。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背景下的充分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转型。其核心部分,当是我们民族精神在当前世界环境中的重构和重组。由此看来,这种文化建设除了要有为我们民族发展准备物质条件的“务实”方面以外,还得要有为这种发展提供精神超越的“务虚”方面。这是两个不可或缺以及不可畸轻畸重的两个方面。用当前流行的语汇来表述,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的建设。就文化建设的范…  相似文献   

11.
综观中外历史,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相对落后的民族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征服先进的国家,乃至强盛一时。恩格斯曾指出一些相对落后的民族往往比文明较高的民族具有更加淳朴的社会风习和较强的战斗力。落后民族凭借野蛮、勇敢和刚强对先进民族实行军事征服是可以做到的。恩格斯的这一论断只指出了落后战胜先进的一方原因,历史告诉我们,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即先进民族或国家盛极转衰,自身腐朽,才给落后民族或国家提供了可乘、可为之机。秦楚相争的进程以及秦楚胜败的结局就表现在这两个方面,本文所要探讨的不仅局限于这两方面,更…  相似文献   

12.
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都是我国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两个民族的人口总数分别为4890人和12370人,其中在新疆居住的分别占到总人口的92.04%和97.78%。在人口的地域分布上,两族都有相似的特点:(1)散居;(2)主要生活在城市。目前。新疆维吾尔自冶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的塔塔尔乡、木垒哈萨克自冶县的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分别是全国惟一的以塔塔尔族为主体和以乌孜别克族为主体的民族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彼此吸收、融纳先进的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得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别的民族中也能够承传、发扬和光大。民族文化交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彼此吸收一定的文化,使之内化成自身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民族文化交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重要凝聚力,构成民族平等、团结的文化基础,它不仅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而且极大地积进了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论民族文化交融及其社会功能@姜明  相似文献   

14.
加强民族地区宣传思想工作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和繁荣石生泰一、深刻了解民族地区的特点,充分认识加强民族地区宣传思想工作的特殊意义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有临夏、甘南两个自治州,20个民族县,39个民族乡。全省共有44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80多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偏向优美,这在以四季为题材的诗文中多有体现.究其原因,首先是传统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使然,也是道家和禅宗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族过程”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过程”一词在我国近年来的民族研究文章中多有出现,但对这个特定术语和与之相关的理论本身尚缺研究。本文愿就此谈两个问题。一、“民族过程”的使用和借鉴意义“民族过程”是来自前苏联的一个学术概念,其俄文是和但后者确指“现代民族过程”或“现代民族发展过程”,外延小于前者。故不论是前苏联学术界还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学术界,一般地论及“民族过程”是指。它的英文对应词是EthnicProcess。这即是说,作为学术概念的“民族过程”,一般指泛义“民族”意义上的民族过程。民族过程理论在前苏联学术界的出现历史并不太久…  相似文献   

17.
怒江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怒江傈僳族、怒族、独龙族贫困问题研究张惠君怒江州位于云南的西北隅,是全国唯一一个傈僳族自治州,州内总人口45.38万人,傈僳族是州内最大的民族,占总人口的51%,怒族、独龙族是其独有的民族。全州民族人口的比重达到92.3%,居全国30个自治州的第四位...  相似文献   

18.
汉族、哈萨克族谚语都蕴含着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揭示了这两个民族迥然不同的民族性格和观念特点。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汉族、哈萨克族饮食、服饰、婚丧节庆等风俗习惯谚语,探讨这两个民族风俗习惯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工业和资产阶级的发生发展历程及其意义和影响,学术界已有较多论述,但涉及其与农村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①。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族工业的发生发展,尽管其道路坎坷,力量弱小,毕竟对中国农村的经济变迁产生了一定的触动,在一些外资工业或外国商品未及或未能把持的领域,还起了相当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来自农村的产品需求和原料供给.也有助于民族工业拓展生存空间。在积极着手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今天,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以民族工业集中的长江三角洲为重点,择取几个主要行业考察论述.时段侧重以往研究薄弱的清末民初。  相似文献   

20.
健全民族法律体系及其实施的监督机制,是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需要。本文拟就我国应当建立什么样的民族体系及其实施的监督机制这两个问题谈些意见。一、民族法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如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一样,民族法体系是我国一个独立的法的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它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民族法体系同样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主观、法律观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