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家族文化遗产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更好地保护土家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从条件上讲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遵循开放性原则、人民主体性原则、政府主导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传统音乐是人类文化成就在土家族聚居区内存见的具体形态之一。参考王光祈等"乐系"理论,结合三峡区域文化特征,对土家族传统音乐乐系类别所属及其特点做了初步探悉,对于当下土家族聚居区内已经消亡和行将消失的传统音乐文化的发掘、抢救、流播、传承工程,具有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通过对土家族婚俗、土家族哭嫁歌形成原因、土家族哭嫁歌唱词等进行分析研究,把土家族女性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通过再现土家族女性出嫁时心中的真情实感,透析其内心世界反映的文化内涵。我们从土家族哭嫁歌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看到土家族女性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不同的地位。本文旨在通过进一步认识土家族哭嫁习俗,为促进土家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当人类社会步入新世纪的时候 ,由于有土家族研究学人们的辛勤耕耘 ,2 0 0 1年土家族文化研究取得了辉煌成果。在此 ,笔者将 2 0 0 1年土家族研究成果整理归类介绍 ,并略陈管见。以便于学者们对土家学的全面审视 ,使土家族研究不断推陈出新 ,构建新的理论体系 ,一、土家族文化的全面审视多维研究土家族文化也同其他民族文化一样 ,虽几经风雨几经沧桑 ,在时代变革和碰撞中 ,仍保持着她应有的特质 ,并已渗透于土家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全面了解这种文化的流变传承 ,土家族研究学者深入到各个领域 ,不懈探索 ,目的是振兴民族精神 ,光大民族…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除了具有体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本文从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入手,对其进行分类,对所体现的特征进行深入剖析,从发展民族经济、规范土家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保持民族特色、加强学校传承等方面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舍巴”类舞蹈作为人类的健身运动项目历史悠久,在土家族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中,“舍巴”以其特有的身体运动,将土家族的宗教、历史、生产、生活等文化信息予以了充分的展示;还以其特有的肢体语言为载体,把土家族的社会文化价值,如体育、经济、社会等价值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毛古斯舞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古斯作为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事象,起源于人类原始的采集、狩猎和农耕文化.从毛古斯表演的场次及蕴涵的文化来看,毛古斯的演化历程可以说就是土家族历史发展与文明进程的缩图,清楚地记录着人类从猿到人转变的进化历程及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反映出土家族的祖神崇拜经历了从女祖崇拜到男祖崇拜,从远祖崇拜到近祖崇拜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段超研究员撰写的学术专著《土家族文化史》已于 2 0 0 0年 9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著对土家族文化的生成机制、土家族文化的特点、土家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土家族文化发展的动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 ,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 ,在不少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又有所推进。该著征引史料丰富 ,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的方法 ,对土家族文化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清晰地分析 ,是研究土家族文化的有益参考著作。《土家族文化史》出版发行@思慧  相似文献   

9.
改土归流后汉文化在土家族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认为,改土归流后,汉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多种方式向土家族地区渗透.土家族文化在强大的汉文化作用下发生变迁.土家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发生了变化,汉族的许多价值现在土家族地区得到确立.通过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土家族文化得到发展,土家族地区开发进程加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加稳固.与此同时,汉文化传播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土家族一些优秀的文化因为统治者的破坏而丢失,汉族文化的一些消极因素也进入了土家族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原生态舞蹈的狂欢意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狂欢化理论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精神文化现象之一。土家族原生态舞蹈是土家民俗仪式、文化心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土家生产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蕴含了丰富的土家民俗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土家民俗特征和独特的人文个性。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解读土家族原生态舞蹈,认为土家族原生态舞蹈十分典型地演绎了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全民性、仪式性、距离感消失、插科打诨”众多特点,是土家族诗性文化心理的负载,是狂欢化生命力量的释放,充分张扬了土家族的自由精神,彰显了土家成员的个体生命意识,蕴涵着浓郁的狂欢意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土家族研究较为兴旺 ,土家族文化研究成果迭出。中南民族学院教授段超博士潜心研究土家族历史与文化多年 ,成果颇丰。由民族出版社于 2 0 0 0年 9月出版的《土家族文化史》 ,是他近年来研习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成果。读完全著 ,我觉得这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 ,主要表现如下 :1 视野广阔。本著作者突破了就土家族文化研究土家族文化的狭隘思路 ,把土家族文化纳入中华文化的大格局中进行讨论 ,将土家族文化置于湘鄂渝川黔边区文化圈内来加以研究 ,从土家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 ,土家族文化与苗族、侗族等民族的文化交会整合中探讨土…  相似文献   

12.
永顺县土家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文化体现在物质生产、制度行为和精神心理三个层面上,它们在适应现代生活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作为土家族文化资源大县,永顺县把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旅游开发作为弘扬土家族文化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重点开发与重点保护相结合,通过制度创新来保护与利用土家族文化,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将土家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产业结构调整、自然与文化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多元化的药物资源在土家族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临床运用,传统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得到张扬。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重视,这一理性实践进一步唤醒了土家族民众的文化自觉,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的利用因此倍受土家族民众的重视和从事土家族文化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之进行系统总结和研究,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土家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竹文化探析王平主要聚居在湘鄂川黔交接处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种竹历史悠久,并由此孕育了悠久的竹文化,即以竹及其制品为表现对象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心理的总和。本文将从竹与土家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对土家族的竹文化作些探讨。一、竹与土家族的物质...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生育文化从求子到抚育而产生的礼俗,在土家人看来这都会关系到孩子一生的顺逆、贫富、荣辱等.它反映了人们对下一代寄予无限厚望的心愿,祈求子孙绵延,多子多福,世代昌盛,民族繁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土家族社会发展和民族心理文化素质及其人类思维逐步理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湘鄂川黔交界区的土家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节日,创造了五彩缤纷的节日文化。这些节日文化反映了土家族的众多特点,是土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些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探讨新时期如何发挥这些节日文化的功能,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本文仅就土家族节日文化的功能以及如何发挥这些节日文化的功能作点探讨。 一、土家族节日文化概述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当代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廪君之后,土家族文化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时期。这在刘孝瑜、王炬堡等先生编著的《土家族简史》一书中反映较为徹明。然而,土家族文化在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变迁都没有当代变迁这么剧烈。本文以笔者1989年在鄂西卯洞社区调查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对土家族传统文化当代变迁的主要侧面加以浅析,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文化,是一种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民族文化形态或区域文化形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山地属性是土家族文化的自然基础和地理特征;刚柔相济是土家族文化的性格特征;泛神崇拜是土家族文化的宗教信仰特征;家族本位是土家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伦理特征;封闭保守是土家族文化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全人类都在关注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今天,当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的时候,土家族所在的武陵地区也在寻求文化与经济的契合点,就土家族所处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和土家族分布的特点,以及土家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存量看,开发利用土家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整体规划,分区域实施,构建一个中国武陵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经济走廊将加快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雍正五年(1727年),清王朝在土家族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在土司统治地区裁革土司土官,设置府县,代之以流官治理。此时,土家族地区与外界一直处于“冲突与合作”关系,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传入与融合,土家族音乐活动在形式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产生了傩堂戏、土地戏、酉戏、花灯、渔鼓等诸多新的音乐文化形式。改土归流后,土家族打破了以往土司在文化上垄断局面,在各地设立学校(义学),学习汉文化成为一种时尚,并且土家族的礼乐文化以及戏曲得到了空前发展,出现了歌乐的鼎盛、戏曲音乐的产生、祭祀音乐的变异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文化现象,导致了土家族社会的文化重构和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