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偶读《中国皇城·皇宫·皇陵》系列丛书之南京卷《金陵十朝帝王州》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见到一句关于项羽溃败乌江的记述,不觉顿生疑惑。其原文如下:“其后败退至安徽和县一带,被刘邦逼困,终于在乌江(今和县乌江镇)演出了—幕‘霸王别妃’自刎而死的悲剧。”霸王别姬是众所周知的故事,“姬”即虞姬、虞美人,《史记·项羽本纪》及《汉书·项籍传》中都载有其事。前引文中的“妃”如果是指虞姬的话,那么首先是“别姬”的  相似文献   

2.
项羽和刘邦的楚汉战争究竟打了几年?一般史书上都说是五年。其实这个说法是很不确切的。《史记·项羽本纪》引张守节的《正义》说:“五年,高帝元年至五年。”是说跨了五个年头,并不是说有五年长的时间。如果从汉元年十二月鸿门宴项刘分裂算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著《史记》,虞、夏、商、周本《尚书》;春秋之世本《左传》、《国语》;战国时期所取材有的多同于今通行的《战国策》,所以班固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班固说的司马迁作《史记》时曾采《战国策》,为历代学者所公认,直到今天从没有人对这提出过疑义、异议。所以然者,战国时代的史料传于今者,惟有西汉元、成年间的刘向所编辑的《战国策》一书;《史记》中与现存《战国策》中内容相同的竟有九十三事之多,因而人们确信司马迁作《史记》写战国时代部分是采辑钞誊《战国策》原文的。其实这个问题颇有重新探讨研究一下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史记》中《垓下歌》及后人所谓虞姬“和”诗的简要辨证,认为虞姬不可能是我国第一首五言诗的作者  相似文献   

5.
在秦末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中,真是“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史记》卷七)其中,项羽和刘邦则最为著名。在“豪杰亡秦”和“楚汉逐鹿”过程中,他们是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英雄;同时,令人惊叹的是,在文学史上,两人又都留传了一首震古铄今的骚体诗歌。他们的诗后人分别称作《垓下歌》和《大风歌》。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传承家族史学家的批判精神,接续孔子作《春秋》,把握话语权,以道统抗衡政统,写作《史记》隐藏着史家的褒贬。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同时,文中将刘邦与项羽形象从出身、行事、性格等方面相比较,似乎有抑刘褒项的暗示。然而项羽性格很多缺憾,尤其是私德、公德的不平衡,公德缺失,必然失败。文章对刘邦和项羽的同时批评,恰恰可以看出司马迁对新旧贵族的评判。这一做法反映了司马迁的精英意识。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对楚汉战争胜负的论述,总认为:项羽之所以失败,是由于他代表旧贵族复辟势力,搞分裂;刘邦之所以胜利,是由于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统一。但是,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即个人素质的重大作用。本文拟就刘邦、项羽的个人素质在意志、度量、品德、智慧、才能方面的优劣及其对楚汉战争胜负的影响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同仁。一、锐志进取和衣锦还乡刘邦素有大志,而且有很坚强的意志。《史记·高祖本纪》说:“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出,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他起兵灭秦,这种大志并没有消  相似文献   

8.
《史记》所言“春秋国语”系指《国语》小考陈松青《史记》将“春秋”与“国语”相及而言者共二处:甲、《史记·五帝本纪》赞语: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有不传。……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幸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  相似文献   

9.
“马童面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马童面之”传统的解释是“马童背对着项羽”。此种解释不甚妥当。根据字义,文义和语言规律,应解为“马童仔细观看项羽”才算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与《春秋》以及《春秋》学之间的关系是《史记》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春秋》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文化范本,两者之间的关系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一,司马迁与《春秋》学的关系;其二,《史记》与“春秋三传”的关系;其三,孔子获麟一事对司马迁撰写《史记》有启示作用;其四,司马迁与“春秋笔法”的关系。上述四个方面拧结在一起,遂构成了司马迁与《春秋》以及《春秋》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浙江师范大学青年学者俞樟华所著《史记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已于1994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字,分为“《史记》的思想与艺术”和“《史记》源流论”两大部分.《新探》集中反映了作者近十余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全书最大特点就是给人以一种“新”的感觉,这一总的面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探索《史记》的源流.司马迁作《史记》博采《国语》、《世本》、《楚汉春秋》,考信六艺、诸子,在大量的先秦文献资料中吸取思想精华和艺术养料,从这种意义上说,《史记》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史记》一经出现,由于它的巨大成就,又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以致成了后代史学、传记文学、散文、小说、戏曲仿效和取材创作的昆山邓林.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事实,《新探》作者从源与流两个方面对《史记》前承后启的情  相似文献   

12.
《史记》《春秋》撰作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曾多次说,《史记》是效孔子《春秋》而作,当壶遂把《史记》和《春秋》比论时,他却说:“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那么,《史记》和《春秋》的关系如何?二者有何异同?探究这些问题,对于弄清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和中国古代史学的演变,不会是毫无意义的。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史记》、《春秋》撰作的目的和方法略加比较。  相似文献   

13.
《春秋》《左传》平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史记》中有四处比较集中而详细的记载孔子作《春秋》一事,结合有关资料分析这些记载,不难看出在司马迁的心目中,孔子所作之《春秋》决不是《春秋经》而是《孔子史记》即《孔春秋》。左丘明为《春秋》作《传》一事,先秦并无记载,于史无据。乃汉儒主要是公羊家儒者傅会杜撰出来的,不可信从。《春秋考论》一书的考论是经得起检验的,其学术价值和贡献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一味抹煞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4.
《史记》对刘邦和项羽的描写,其基本感情倾向是抑刘扬项。司马迁运用高超的文学手法,对历史上的刘邦和项羽巧妙地进行了整体上的重塑,奠定了刘邦流氓无赖和项羽刚烈英雄的基本格调,千百年来产生了巨大影响。透过《史记》的描写,拨云见日,可得刘邦和项羽两人的历史真实面目,而太史公如此定调,亦自有其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是“情不自禁”而为之。  相似文献   

15.
陆贾对汉朝政治和文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陆贾与春秋学渊源极深,此秘首为清季戴彦升所发覆。陆贾为汉初谷梁家,其《春秋》遗说主要保存在《新语》里。陆贾述事多用《谷梁传》和《左传》,称义则多用《谷梁传》。陆贾《楚汉春秋》是汉代第一部春秋学著作,它不仅开创了汉代私人修撰当代史的先例,而且绍承孔子修《春秋》的宗旨,用以史明义的方式介入当代政治,促进了汉代春秋学著述的兴起。陆贾首开以《春秋》灾异说政事之风。自此而后,以《春秋》灾异说政事遂成为汉代政论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6.
虞姬,古冀州虞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人。她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结为夫妻,欲携手以武力征服天下,恢复、再现其先祖虞舜以德治国,拯救黎民之功业。但由于项羽的“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所以在楚汉相争的最后阶段,兵败垓下,迫使“霸王别姬”,夫妻二人先后自刎身亡。虞姬身首异处,其归宿难以寻觅。  相似文献   

17.
《史记》称引“《春秋》”有记事古史、孔子《春秋》、公羊《春秋》和左氏《春秋》等不同情况,其中“左氏《春秋》”的全称当为“左氏《春秋国语》”,是一部具体描述西周春秋时期历史事件的古史著作,既非等同于今见《国语》,亦非等同于今见《左传》,而为两书所取材,亦为《史记》所援用。清华简《系年》为这一推断提供了启发和佐证。  相似文献   

18.
赠答诗是一种古老诗歌样式,如果说楚汉时期项羽作绝命诗其妻虞姬和之还不算赠答诗的话,那么汉桓帝时秦嘉的《赠妇诗》三首以及其妻徐淑所作《答秦嘉诗》;可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赠答诗。在此以后,文人以诗赠答互述友志,便屡见不鲜,成为一种专门的诗歌形式。以往文人赠答,在内容上虽也多少流露一些对现实生活以及政治的不满,但其主要的部分,还是叙说友情,应酬答对之类,属文人诗歌创作中较为闲适的部分。并且,赠答的彼此双方,或朋友,或君臣,象东坡与子由兄弟间以诗赠答的实在是  相似文献   

19.
《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一段十分精彩的段落,也是《史记》全书中富有代表性的片段,它表现了《史记》史传文学描写的高度技巧。尤其令人叫绝的是,它经过司马迁独具匠心的构思,历史事件的叙述摇曳多姿,构成悬念迭起、跌宕曲折的戏剧性情节,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鲜明而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比如两个集团的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土范增和张良、内线项伯和曹无伤、勇将项庄和樊哙等等人物,一一对照,相映生辉,各人的思想性格都得到了浮雕式的展现,给人以强烈的印象。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鸿门宴》中双方冲突的…  相似文献   

20.
梦回西楚     
西楚霸王项羽,英雄一世,最后却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真是让人叹息。本着对项羽的同情,我看完了《楚汉骄雄》最后一集,便入睡了。迷迷糊糊中,一个高大威猛的身影来到我的床前,推了推我,说:“这位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