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企业和谐足社会和潴的基础,如何实现企业和谐呢?本文从企业和谐的要素、实现路径,以及企业和谐状况测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企业和谐的要素由环境、资源和利益人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企业和谐的ERP-3S模型.设计了由环境、资源与利益人三个方面16个问题构成的定性化测评方法,并对企业和谐的定量化测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和谐创业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密不可分,和谐创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化运作是和谐创业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为和谐社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打造健全的法制环境,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培育先进的文化环境,倡导创业精神,浓厚创业氛围,以最小的创业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企业,在实现政府公共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和谐电力企业,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优化内部环境,调动企业内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企业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项目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要实现企业和谐发展就必须构建和谐项目.本文就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项目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促进项目和谐发展,浅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成本控制的概念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的实质,是企业在实际运行中具体执行成本控制的关键。笔者对这些变化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给大家一点提示,在当前环境下,如何进行成本控制,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持续生存的基础。和谐不仅要求企业上下之间、内外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也要求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不仅要求产品质量与产品价值之间的和谐,也要求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不仅要求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自由和谐,也要求与外部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高度和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以和谐为精髓来构建中国现代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7.
浅议质量成本管理孙静茹质量成本是60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出现的新概念,是在现代工业质量管理实践中和现代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本文将对质量成本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一、质量成本构成"质量成本通常被解释为:企业为了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秩序需要制度规范,和谐社会作为一种良好、协调的社会秩序,要求优化制度经济建构,建立有效合理的制度。制度被视为一种生产性资本,它的存量和增量的高低,制约着一个社会发展的速度。制度可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制度的运行和实施是有成本的,制度的现实性依赖于制度成本的高低。社会更加和谐需要效率高的制度逐渐取代效率低的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能够降低制度成本,制度创新必须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前提,制度创新的结果是实现制度发展的“扬弃”和“质的飞跃”,制度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桂伟方 《探求》2006,(4):48-50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构建和谐企业,进而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明确“以人为本”的思想立场。我们所主张的人本学立场并不完全等同于以往哲学的“以人为本”的观念,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只有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这种人本学的立场具体化,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最终推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资源约束与环境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兼顾资源、经济和环境矛盾的最佳选择,由于企业和政府之间不同利益边界的存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是双方多次博弈和理性选择的结果.本文通过构建企业和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分析,发现企业新增成本、伪装成本和信誉损失代价,政府的惩罚力度、监管成本和效率是影响均衡的关键因素.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完善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教育,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投入机制是推动企业自觉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张艳君 《学术交流》2007,(8):169-171
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世界理念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世界理念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对外纲领,倡仪各国努力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充满着博爱情怀和理论智慧,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谐文化建设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和谐世界理念,二者互为促进,互为包容: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践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和谐的发展环境、重要的国际机遇与巨大的智慧源泉;和谐文化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武器,二者统一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对中华民族在和谐理念指引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伦书 《创新》2009,3(6):84-86
投资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实现南宁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强烈的优化投资环境意识,多举措推进投资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建华 《唐都学刊》2005,21(3):71-73
西部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西部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传统会计未能计量出环境污染的成本,使企业缺少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内在动力,企业为减少自身成本,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绿色会计强调对环境污染的计量和补偿,从而使企业自觉走环保之路,以促进西部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徐本鑫 《创新》2013,(2):80-83
为建设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文明社会,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监管措施,并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环境监管模式,但是环境监管的绩效却无法体现在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和提高上。从法律制度上看,中国环境监管措施的制度选择和设计没有体现法律对和谐和生态效率的价值追求。提高环境监管效率,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推动利益相关者就环境问题进行对话,设计与选择体现生态效率与和谐价值的环境监管措施,形成环保直接监管、间接监管和自我监管协同作用,公民社会、企业、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努力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性命题,其中作为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式现代化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鲜明特色和本质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依法治国和美丽中国双重宏阔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蕴含着深厚的环境法期许,环境法治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保障性意义。然而,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式现代化环境法治供需样态的系统检视,发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式现代化之环境法保障体系虽初具规模,却也面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尚未在环境法规范中形成主流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式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关键性法律制度存在缺漏以及新时代公民尚未形成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法律素养等现实梗阻。对此,应通过增强生态环境法律规范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实质内容上的价值衔接与规则供给,聚焦于如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牢固可靠的环境法治保障这一重大理论性命题。  相似文献   

16.
段海明 《学术交流》2005,(3):136-139
科学发展观是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环境伦理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它与科学发展观中的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价值上存在着一致性。科学发展观是环境伦理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阐释,它体现了环境伦理的价值观,是中国人民长远利益的必然的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内部的和谐,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了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路径,对搞好企业工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和谐世界思想对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怎样建设这个世界做出了创造性的回答.探析WTO协议中蕴涵的和谐世界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和谐世界的战略主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WTO协议奠定了和谐世界实现的坚实物质基础;孕育了和谐世界实现的良好社会环境:提供了和谐世界实现的现实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9.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喜  王菲 《社科纵横》2009,24(2):43-44,47
在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的同时,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也是促进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服务。因此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成本管理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陈其兵 《社科纵横》2007,22(11):72-7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本文从成本管理的一些理论入手展开论述,主要对当前制约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提出了相应的强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