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0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同步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等四项干部监督制度,是干部工作监督的重大制度创新,是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撒手锏",是选人用人的"过滤器",是评估选人用人效果的"度量衡",关系重大,责任重大,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必须高度重视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环节的监督。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是否坚持按规定的程序和环节选拔任用干部,在每一个工作环节是否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原则和选人用人标准及资格,直接关系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和选人用人是否准确。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省、市、县、乡集中换届之年。选好用好干部,关乎事业的兴衰、党心的得失和民意的顺逆。如何选人用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已有明确规定,突出权责一致是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手段。现实中,用人上的违规行为和失察失误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干部选拔任用责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提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是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结合实践,笔者认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在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都明确要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毫无疑问,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已成为当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试从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原则以及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方针出发,理解和探讨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相关因素并将报告中的指导原则及方针内化为工作透明度、机制可信度、群众公认度三个主要相关因素,描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这三方面因素出发,形成解决问题优化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廖明荣 《领导科学》2003,(11):12-13
全面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是保证干部考察工作质量,提高选人用人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引入司法证据制度,运用法制化的手段来规范和约束干部考察工作的各种行为,不仅能够规范干部考察文书的制作,还可以为强化干部考察责任及其责任追究提供制度保证。《干部任用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要把这一原则落实好、运用好、发挥好,就考察工作而言,在提高考察者的素质、完善考察方法、制定科学的考察标准、加强社会监督、强化责任追究的同时,重要的是要运用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从两年来开展的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的结果看,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此,中共中央颁行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责任追究办法》),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的范围、情形、方式、执行机关、程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了执行好、落实好《责任追究办法》,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主要采取了查阅资料、座谈讨论、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共召开座谈会6次,125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用人失察的问题比较突出。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更加突出了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既赋予了党组织更大的权重,也赋予了其更大的责任。有权就有责,失责要追究。建立识人察人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各环节的责任主体,追责的具体情形、方式方法等,是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08,(3):10-10
从2006年11月起,安徽省委组织部在肥西、五河、定远、无为、潜山、镜湖等5县(区),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试点。试点地立足于制度规范,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用人责任难认定的问题: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解决了用人责任难追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提出,要"防止用人失察失误",明确指出"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实行责任追究。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善于做表面文章,在工作中作秀,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进行双重表演,看似完全对立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央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中组部和中纪委等部门采取了许多得力措施,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但跑官要官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为此,中组部先后制定出台了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15,(8):139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军委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选人用人工作监督的意见》和《军队领导干部秘书管理规定》,总政治部印发《关于严格落实军队干部任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军队后备干部工作规定(试行)》《作战部队指挥军官任职资格规定(试行)》。这五项制度规定特别针对干部选拔任用问题,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严格按照选拔原则和程序规定选用干部。报道指出,新颁布的军队选人用人制度规定主要针对几个方面,包括构建选人用人工作监督体系、规范领导干部秘书选拔配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制度反腐"再出重拳",颁行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的范围、情形、方式、执行机关、程序等作出明  相似文献   

14.
选人用人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肩负选人用人工作重任的各级组织部门应着眼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行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实施和不断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党的干部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重大突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树立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正确导向,促进了选人用人观念的转变;坚持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机制;实现了对干部更加全面的德才比较,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水平;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克服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促进了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修订,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干部工作的规律认识,而且为今后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提供了科学指南。准确理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时政资讯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发布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明确,党委(党组)及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履行对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监督责任。监督的重点内容是: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依法依规办事,执行民主集中制,履行职责,行风建设,选人用人,国有资产管理,收入分配,职业操守,廉洁自律等情况。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作用,综合运用考察考核、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巡视、提醒、函询、诫勉等措施,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进行监督。严格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和任职回避等制度。  相似文献   

18.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把好选人用人关,是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遏制和防止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同绕<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从2008年3月开始,省委组织部组成课题调研组,对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进行深人调研,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推进了全省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4,(48):F0004-F0004
正领导案头必备领导决策必需领导工作必读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决定》原文:建立健全干部工作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干部选任全程记实、"一报告两评议"和一把手履行选人用人职责离任检查、结合巡视开展干部选任专项检查、用人失察失误责任倒查"五位一体"干部选任监督制度体系。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干部任用工作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整治违反干部任用标准和程序、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三超两乱"、干部档案造  相似文献   

20.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把好选人用人关,是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遏制和防止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