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时期,石油企业要做好维稳工作,就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石油企业矛盾存在的原因和解决这些矛盾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加强维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维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地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本文将详细分析新时期石油企业一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和在矛盾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探讨石油企业如何在新时期做好维稳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剧,因此加强高速公路企业的管理,才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维稳综治工作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好的提高高速公路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和素质修养,维护企业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就高速公路企业维稳综治工作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高速公路企业维稳综治工作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我国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阶段,针对基层的信访维稳工作要能够和时代发展相契合。信访制度是我国的特色行政救济制度,信访维稳的工作机制作为我国颇具特色的社会管理制度,在当前的发展中并非一帆风顺,其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的基层信访维稳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探索解决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研究对实际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建越 《经营管理者》2013,(21):331-331
在当下企业工作中,企业的信访维稳工作对保障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对如何做好在新形势下企业信访维稳工作进行了相关阐述,对企业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措施进行了详细探析。  相似文献   

5.
韩荣清 《经营管理者》2013,(27):322-323
<正>做好新形势下老国有企业的信访工作,是促进企业改革和稳定发展的基础。要正确处理职工群众的利益问题,就要建立和完善信访维稳的长效机制,畅通职工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方法和途径,从根本上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以此不断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发展力,推动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那么,老国企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化解信访积案解决盘根错节的信访问题和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下大功夫深入研究,亟  相似文献   

6.
何集通 《办公室业务》2014,(15):214+232
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国有企业的信访维稳工作,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和整个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做好国有企业信访维稳工作的重要意义、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的信访维稳工作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必须克服重典治乱、怕乱求稳、花钱买平安的弊端,变被动维稳为主动创稳。因此,树立科学的维稳观念,探寻主动创稳的科学路径,成为落实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翠屏山矿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运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和谋划维稳工作,大胆探索和创新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使企业维稳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形成了"公司统一领导、矿里严密组织、部门配合协调、职工积极参与"的维稳工作格局。一、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把维稳工作夯实翠屏山矿建立了维稳工作的"上下交流、左右畅通"的沟通机制。制定出台了《翠屏山矿信访管理办法》,规范信访维稳工作流程,对职工群众关心和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维稳工作中沟通与协调的内涵和关系两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维稳工作中沟通协调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然后从打造维稳思想强势、营造稳定和谐氛围和提升服务水平三个方面对维稳工作中沟通协调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构建和谐、法治的社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依旧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奋斗的目标。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何在新时期形势下做好维稳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笔者根据企业自身的特色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对如何做好企业的维稳工作阐述自己的一些思考建议。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维稳工作,增强维稳意识。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石油企业要做好维稳工作,就必须认真分析影响石油企业矛盾存在的原因和解决这些矛盾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加强维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维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地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本文将详细分析新时期石油企业一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和在矛盾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探讨石油企业如何在新时期做好维稳工作。一、新时期石油企业矛盾产生的原因(一)改革遗留问题。新时期,石油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遗留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近几年,正式退休职工和在岗职工在工资待遇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造成协解职工心理不平衡,然后向企业提出—些不合理的要求,当他们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便想闹事。还有,石油企业的—些干部因为在处理群众问题上方法运用不得当,行为太过粗暴,所以使矛盾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一个企业维稳干部工作角度入手,在分析企业维稳工作必要性与重要性基础上,从开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保证企业信息渠道畅通、做好日常排查调处工作和真正为职工排忧解难几个方面,探讨了企业的日常维稳工作;以期对促进企业日常维稳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基层工作"第一难"正悄然被维稳工作所替代,人们感叹,"维稳难"真的不是一般的难。一、维稳工作让人感觉越做越难平心而论,近年来,各级对维稳工作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投入不可谓不大,然而现实状况依然让人感觉越做越难,以至于一些地区的领导因为维稳寝食难安,伤透了脑筋。一是维稳的定位高了。维稳,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提出了工作思路和办法:认真落实信访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完善的信访预警制度;区别对待复杂信访诉求,提高认识,走出误区,夯实基础,创新信访维稳工作的理念、机制和方法,努力铸造队伍,树立形象,为企业发展创造持续稳定的稳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新时代的综治维稳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和新的使命。提高综治维稳工作水平,对内能够营造和谐氛围,做到统一思想、上下一心;对外能够维护企业形象,支持企业健康发展。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企业发展中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只有持续优化综治维稳工作,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别从坚持以德管理和依法治理相结合、建立健全综治维稳工作体系、营造和谐健康的企业文化以及深入基层开展隐患排查调处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综治维稳工作的几点建议,以期为企业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咨询与决策》2014,(9):77-78
8月13日,中共湖北省委在武汉召开市州党委书记维稳工作专题会议。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维稳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以变应变、适应“新常态”,勇于担当、种好“责任田”,以全省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迎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李鸿忠指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维稳工作面临形势更严峻、挑战更艰巨。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参与协同作用,优化社会组织介入基层维稳的运行环境,规范参与维稳的行为规则,优化维稳经费来源,准确定位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的关系,合理界定其参与基层维稳的工作内容,健全社会组织联动机制、社会组织内部民众维权机制、社会组织参与矛盾调处机制,大力普及法制宣传教育,多形式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维稳的能力素质,加大基层政府的支持引导力度,促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承担社会管理职能,从而形成新的社会管理导向。  相似文献   

18.
冯盛 《经营管理者》2013,(30):323-323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维稳综治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更好更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坚持群众路线,选准维稳综治工作路线方向,是确保大型国有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抓住群众工作这一政治优势,就抓住了维稳综治工作的牛鼻子。维护稳定工作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经常抓,时时抓,一刻也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9.
近日,江苏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在接受采访时说,老百姓维权十分正常,政府维稳完全应该,政府维稳是维护绝大部分人的和谐平安,二者本来就不矛盾。但现在问题是,大多数人的诉求是合理的,但也有少数人诉求不合理,甚至还有个别人是在恶意煽动。这些现象交织在一起,就使得当前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关于维稳,要树立"打基础、全覆盖、易碎品"三种意识。"打基础"是说做好各项工作是稳定的基础;全覆盖"就是说每个干部都有抓稳定的责任,做每件事都要考虑会不会引起社会不稳定;"易碎品"是说维稳工作目前做得不错,但这来不得半点马虎,要长抓不懈。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为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及竞争力,企业须加强改革。信访制度的确立,是企业深入改革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企业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员工关系的重要保障。这种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在为企业员工提供意愿诉求渠道的同时,保障信访工作的高效开展,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企业信访维稳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改良方案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