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往研究东晋南朝歌诗艺术的学者 ,更多地侧重于对歌诗文本的解读 ,对于歌诗创作、表演和消费的情况则明显重视不够。本文在把歌诗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消费产品的前提下 ,对东晋南朝时期 ,王室、贵族到文士们的歌舞声色消费活动及艺人们的歌舞表演活动 ,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认为正是这些精神消费需求 ,为当时民间的歌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并促使文人和歌舞音乐艺人在充分吸收民间歌诗鲜活生命力的基础上 ,又有了全新的创造 ,从而极大地活跃了娱乐市场 ,使歌诗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并对唐以后歌诗与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贞观年间是唐代建国之初,这个时期形成的文化气氛和对于文学的渐趋一致的观念对整个唐文化和文学的繁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贞观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文学理论,指出当时的文化氛围呈现出以南为主、北折入南的南北合流趋势.并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的特点。文学上则要求继承经过南朝充分发展的形式技巧,摈弃浮华文风,溶入北方质朴刚健的精神气质,形成一种文质彬彬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热衷于文学创作的南朝帝王以文坛领袖的身份 ,与新崛起的寒门文人结成一个个文学集团 ,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骈文 ,同时在文学理论领域进行了许多可贵的探索 ,推动了南朝文学的迅猛发展 ,在文学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书讯     
《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出版由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家钱中文教授撰著的《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一书, 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选入这本文集的,是作者近20年来撰写的部分论文,它们大体上从一个方面记录了作者在新 时期20年来,对文学理论发展的追踪与探索。上编偏重于对部分中外文学理论的清理与评述,探讨它们的形态与特征,成绩与局限。下编 偏重于作者对文学理论中的问题的探讨,及作者的某些文学观念的阐释,研究方法的设想。 这些论文评价了我国新时期文学理论的进展,文学观念的更新、多样化的形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学理论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也是一种价值学说,历史上各种文学理论之间的分歧和对立,说到底都是由于各派所持文学观念的不同而造成的.因此,要学习和研究文学理论,就必须确立一种正确的文学观念,应联系文学理论的历史,运用整体思维的方法对文学性质作纵横交叉的研究,并强化"问题意识”,这对于推进我国当今文学理论研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为代表,认为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强调文学的政治性、工具性;以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认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架构中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以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为代表,从当今所谓"后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文学,反本质主义、历史性、开放性成为关键词。当代的文学观念应该充分融合中国古代文论资源、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传统。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流行的文学理论著作,都集中地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观念和方法论。我国六十年代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吸取了我国“五四”革命文学运动以来文学理论研究成果,比较集中地体现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方法论。近几年来,随着文学观念、文学方法论革新浪潮的兴起,人们对这两部著作毁誉不一,意见颇多。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两部著作的文学观念和方法论的利弊,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方法论的是非得失,推动文学观念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由于早期的文学与社会关系紧密,文学理论的早期研究范式大多是从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入手,这种文学观念把文学看作是对象现实的模仿、再现或反映。到了现代文学理论中,文学理论研究出现了语言学转向,形成了新的理论范式,以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为代表。到了所谓的后现代的文学理论中,由于图像文化的勃兴,又出现了文学理论的新的转向,即图像转向。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文学理论研究就出现了两次转向,大致存在着文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和文学图像学这三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9.
唐初文学发展,因其所附丽之社会、自然背景的差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南朝文学形成鲜明的对照,必然要对前代文学尤其是齐梁绮靡文风作深刻的反思,汇聚成比较北南文风的理论探讨。颜之推率先提出南北文风融合的主张,识见高远通达,而唐代文学的伟大实绩,正是这种识见的具体实践。《文心雕龙》作为最严正的文章学、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在唐初的文学革新中,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南北文风的融合中发挥了理论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普希金文学理论传入中国60多年了。60多年来,普希金文学理论对中国文学理论界产生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对中国文学理论中人民性、民族性理论的影响,二是对中国文学理论中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三是对中国文学理论中典型人物复杂性格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焦作民间歌谣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是地方民间文化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大量运用传统"比"的修辞手法,即强化修辞主体的切入,渲染其对立意义,将不同性质的事物在对比中突出其差异,使比较、比喻和比拟的修辞艺术交相辉映;以日常生活经验为立足点,广泛使用明喻、隐喻、借喻修辞手段,使之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格调;把抽象的事物纳入人类社会的情感世界,使歌谣中的民间特质具体可感。  相似文献   

12.
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既是战争硝烟催生的革命之花,也是湘鄂西地区丰厚的民间文学土壤中滋养出的民间艺术之花,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思想。“救星崇拜”意识是红色歌谣里表现的主要民间思想,其在歌谣中首先表现为民众对红军的信赖,把它作为自己救命的靠山;其次是民众对红军领袖的敬仰,视他们为精神支柱;再次在民众心目中救星更多的是一种集体智慧,集体能量、集体形象。此外“均贫富”思想以及生存意志等也是红色歌谣里所表现出的重要的民间思想,红色歌谣,唱出了民众对“打土豪、分田地”政策的衷心拥护之情以及决心不屈不挠跟党走的冲天壮志。  相似文献   

13.
在义静民间诗歌作品中,特别是在纺纱曲中,文字游戏运用十分普遍,并与汉越词、汉文化密切相关。假如不通晓汉字结构,不精通汉文化就无法创作出如此耐人寻味的诗句,这就是中国和越南历代语言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因时代变迁,民间原有的丰富的稗谣歌正趋消亡。本文对蜀西龙门山地域遗存的汉、羌族稗谣歌类型进行了梳理,发现龙门山稗谣歌具有鲜明的地域化特征,其语言也独具特色:话语质朴,多用民间口语;语言简洁、凝练,擅用白描手法;语句形象,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15.
贬谪朗州对刘禹锡的诗文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禹锡的“气干文支”、“立言寓言”和“辄立评议”的创作思想同韩愈的古文理论是互相呼应的 ,“氓谣俚音 ,可俪风什”更使其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取得了极有价值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壮族嘹歌和苏格兰民歌分别由壮族劳动人民和苏格兰劳动人民创作,充分体现了两种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壮族嘹歌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平果壮族嘹歌》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格兰民歌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传。通过壮族嘹歌与苏格兰民歌中思维原型的比较,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壮人和苏格兰人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为壮族及壮族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戏曲与民歌音乐元素在歌剧《白毛女》中的吸收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中国民族歌剧的代表性作品,歌剧《白毛女》是音乐家们探索几十年后,在总结前人的失败与经验教训基础上创作的一部较为成熟的民族新歌剧。该剧在音乐创作上充分吸收并借鉴戏曲与民歌音乐元素,通过加工与改编,使之适合并发挥剧本所表现的内容。歌剧《白毛女》在创作中深受秧歌及秧歌运动的影响,并把秧歌的一些形式与内容运用到创作中;在创作中突出地方性戏曲音乐元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民歌音乐元素展示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歌谣丰富多彩,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形式多样.形成这些多样化形式的原因是歌唱习俗、无数的歌节和杰出的歌师以及文化交流和碰撞.  相似文献   

19.
南朝时代,以相和歌为代表的中原旧曲和南方新声-吴声、西曲在共存中实现着新、旧递嬗,在此种音乐背景下,旧曲显示出“新声化”趋向。音乐的“新声化”包括曲调和体式的新变,曲辞的“新声化”主要反映为曲辞内容的艳情化。中原旧曲“新声化”在乐府史上的意义体现在:延续了中原旧曲的艺术生命力;丰富了乐府诗的创作方式;显示了音乐在乐府艺术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从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再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中国农民面对生产关系的"巨变"和社会生活的频繁"转型",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很多"想法"和"思考",形成了许多的民歌民谣及民间俚语,它们是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和农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其中,反应和折射出农业集体化和农民组织化的许多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农村变革,仍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