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四个维度共22个指标的多维城乡差距评价体系,测度2005—2020年城乡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城乡差距的时空差异及主要来源,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差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特征,并识别影响因素作用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城乡相对差距逐年缩小,绝对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综合发展水平落后于城镇15年;整体上看,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时空差异的主要来源分别为区域间差异和超变密度;分维度看,产业经济差距是城乡差距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的首要来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分别为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区域间差异的首要来源;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和科技创新是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的主要共同影响因素;无论全国还是分地区看,各影响因素两两交互对城乡差距的作用均强于单因素;除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外,其余五个因素与相对差距呈负相关,各影响因素与绝对差距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经验数据,研究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表明:政府转移支付"逆向调节"效应成为引致城乡消费差距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居民收入、消费的内在关联性,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有利于抑制城乡消费差距;我国长期以来的"城市偏向型"政策使得城市过度挤占农村公共资源,不利于农村消费增长。因此,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就应在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改变我国"城市偏向型"转移性支付制度,"校正"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路径,稳定农村居民的消费预期。  相似文献   

3.
东西部农民创业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我国农村20多年来农民创业的比较研究基础上,分析了东西部农民创业的差异,西部农民创业主要体现在以种养加为起点和重点、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异地创业并带有明显的兼业特征;分析了其成因差异,主要有农民创业观念的差异、西部城镇化进程缓慢、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技术与资金制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促进西部农民创业的引导措施,包括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观念、兴办个体私营企业、提高农民创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农民创业融资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731个甘肃城乡家庭样本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家庭创业水平的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平均家庭创业发生率为12.45%,整体创业活跃程度不高,城镇家庭创业发生率高于农村家庭;家庭创业主要受到家庭净资产、户主年龄、劳动力比例以及家庭所处社区商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城乡间金融发展水平和相关社会保障体系的差距可能是导致西部家庭创业水平城乡差异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缓解创业融资约束;完善金融资源分配制度,促进金融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改善商业环境,形成创业集聚效应;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有效分散创业风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工潮”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民工潮"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城乡收入差距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内因,农村劳动力的政策的调整是外因."民工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实现公平竞争、公民权利平等;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改变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建立新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我国城乡差距的内涵转换及其政治经济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时期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和特征存在着差别。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乡差距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转变,即在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减的背景下,城镇内部的"新二元结构"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分化趋于加剧,在城乡收入差距下降的同时城乡社会差距却依然突出,我国城乡差距呈现出二元经济结构"变型"和二元社会结构"固化"并存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需要放置在市场化转型背景并利用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进行阐释。现阶段我国形成了政府间的地方分权式威权体制和市场间的上游管控型市场扩展,这导致城乡间的要素配置方式和公共产品配置方式发生了变化,城乡差距内涵转换正是导源于这种制度演变而形成的。依据城乡差距的内涵转换及其形成机制,可以逻辑一致地提出新时代我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乡分组变化会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利用控制分组不变的测算数据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再检验,并比较与统计值的差异。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在最近一个时期对估算值的影响有所改善;劳动力流动的确降低了原有分组下的城乡收入不平等,居民身份转换是统计上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劳动力地区间流动对两类收入差距指标都起到部分缩小作用;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不利影响,经济开放、所有制结构、支农支出和教育等从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原有分组下的城乡收入不平等;一些应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如财政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两类指标都未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2007-2012年我国省域空间面板数据,设定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就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某一省域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其所处的空间区位和邻近省域关联密切。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扩大效应。为此,我国应加强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省域对邻近省域收入分配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城镇化推进与其他相关政策及时配合协调联动,推动城乡之间产业的均衡、合理化发展,协同提高服务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承载力,促进农业增收,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DM模型来研究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并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并且这种空间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2)初级、中级、高级农村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效应特征呈现明显空间差异: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大多数集聚于西部省份,中级农村人力资本大多数集聚于现代农业相对发达的省份,而高级农村人力资本的高集聚区经历了从东北地区向长三角地区的动态转移;(3)中级、高级农村人力资本显著缩小了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中级农村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而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中介模型评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和具体机理。研究发现,该政策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并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创业活力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制造业创业活力不存在中介作用,并且在城市区位、行政等级与市场潜能上存在异质性;疫情时期试点政策由于技术集聚减缓而对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边际递减的扩大效应。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重视发挥制造业在吸纳就业和缩小城乡差距中的作用;第二,各地要因地制宜制订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避免政策“一刀切”问题;第三,建设城乡要素统一大市场,加快推动形成新型城乡关系;第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