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全球文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必定推动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全球文化是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和深远的、先进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观念。全球文化不是同质和一元文化 ,而是由各民族的先进文化所组成的多元的和异质文化。文化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文化扩张 ,从而 ,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会发生冲突。要建立全球文化新秩序 ,西方发达国家必须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 ,同时 ,发展中国家必须不断创新本民族文化 ,把本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域文化研究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大背景下提出的。东北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地域文化共同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成为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东北民族的变迁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质及其表征形态,东北文学艺术,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区域文化的交融与比较,东北地域文化与东北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等。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求是学刊》2021,48(1):42-54
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当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更是中华文化自我的当代生成。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与生成中兼包并蓄、求同存异的文化交流,不断为中华文化自我的生成注入了源头活水和不竭生命。中华文化"各美其美"的文化思维建构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主体与凝聚民族精神的精神内核",美人之美"的文化融合造就了中化文化不断更新、发展的文化生命",美美与共"的文化交融生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个性和世界性的情怀",天下大同"的文化意境为世界与人类贡献了文化智慧,展示了中华文化自我的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4.
论文化自觉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我国文化建设目标。在世界的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调整时代,倡导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迎接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文化归属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实现文化理性自觉的前提,彻底的文化批判精神是民族文化进一步走向自觉的重要环节,而采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凝练民族文化精华、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则是实现民族文化高度自觉的确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华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与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特质、情感诉求、生活体验和社会交往等关系密切,是中华文化宝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部分。阐释了中华节日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功能,中华节日文化是时间认知的产物,是农耕文明的缩影,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是生命美德的呈现,是身份认同的载体。应发挥节日文化的育人功能,推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促使广大青少年通过认知中华节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通过融入中华节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感情,在认知、理解、参与、融入中华节日的过程中,真切领悟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来的思想之美、精神之美、道德之美、艺术之美、山水之美和生活之美,从而更加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6.
秦开凤 《唐都学刊》2013,29(3):88-92
陕西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地位独特,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中华文化复兴需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养分,陕西文化对助推中华文化复兴具有独特优势。陕西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丰厚的历史文化构筑了中华文化的主脉,光辉的红色文化蕴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在新时期,陕西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增强文化自信,提升陕西文化影响力,使文化大省变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强省,在中华文化复兴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7,(5):111-116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在当今文化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并存的情况下,要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就必须给中华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只有充分地了解和认清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才能在中外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中更自觉地进行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从而使我们的文化更加根深叶茂,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的民间形态——文化视阈下的中国民间年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年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和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流派,其作品反映了相关地区各自不同的文化品性和地域特色.年画以最贴近民众、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形态,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民族和文化的生存和延续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年画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和自身特有的文化功能.年画将为发展和繁荣现代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民意基础、历史依据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其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影响力直接相关,因此,增强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是文化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提出的新要求。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范畴的提出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宣传工作的力度、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是增强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温朝霞  杨师帆 《探求》2013,(2):89-96
振兴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立一个具有共处守则的和谐社会,需要一种深刻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精神.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展示大国气度和风范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推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精神力量.对于广州来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体现在文化建设方面,就是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努力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培育世界文化名城,体现了广州对国际大都市发展格局的“文化自觉”,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杨简  李清文 《学术交流》2005,(12):185-188
"大雅"讽谏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继承、发扬了原始氏族社会民主政治文化的优良传统,体现了贵族士大夫的文化人格,反映出贵族士大夫理想中的君王形象.深入挖掘其思想文化价值,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对于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璞 《创新》2007,1(5):16-18
创新是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新是在文化传承中对文化精神价值重构和超越,是对传统的选择、提炼和再造。文化创新蕴含着与全球化相对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相匹配的文化精神与价值体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试论日本民族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权 《日本研究》2004,1(1):64-69
日本民族文化渊源于中华文化,日本从古代开始就吸收中华文化,正因如此,日本民族文化处处都印着中华文明的烙印,而且使中华文化与日本固有文化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李雍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3,(5):137-140
随着审美文化研究日益呈现出开放的趋势,近年来,学者提出了地方审美文化这一新的课题。地方审美文化具有独特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在拓宽审美文化研究范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审美文化厚今薄古的不足。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地方审美文化可以借鉴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方法,结合地方审美文化所具有的原生态性、历史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有助于我们建立起本民族自己的话语模式,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发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立场的时代坚守,体现了我们党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的基本态度,凸显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反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文化发展导向,适应综合创新人类文明的时代发展趋势。在文化建设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有利于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自信中独立、在传承中发展、在服务人民中创新、在交流中传播。  相似文献   

16.
刘天才 《唐都学刊》2006,22(5):137-140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转型的新时期,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文化的发展产生裂变,由纵向的传统承传走向横向的文化开拓,主流文化遭到质疑,异己文化得到认同,文化走向解构、沟通、重构;二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文化的发展由一元独霸或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未来文化转型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出路只能是:以创新求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文化的创新首先必须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和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其二,创造新传统,是民族文化面临的现实选择;其三,文化创新的根本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我”观;其四,文化创新的目标是建设以“先进文化”为努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已成为跨越 2 1世纪不可回避的现实。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这个话题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人类学对“文化”的解释 ,与早期社会学“现代性”阐释是我们理解全球化进程的两个不同视角 ,它提供了探讨全球性与民族性关系特定的分析框架。全球性最大的特征是开放性 ,其引起的最广泛的社会过程就是文化互动。文化互动的多重功能 ,反映出全球性与民族性互动中正功能、负功能并存的性质。在全球化时代 ,民族人格因素再次被反观、被在全球化中提升 ,跨文化素养、跨文化人格是当今民族人格的一个侧面和延伸 ;同时民族人格又体现出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追求。全球化已完全改变了当代中国人对日常生活的理解 ,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个人的自我认同紧密相关。对个人来说 ,对民族化人格的认同也意味着重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思学 《学术交流》2005,(6):129-132
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历史的强势。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是其强势的表征。儒、释、道一向被看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这三大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广泛影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也越来越被西方文化所认同。儒家的仁爱精神,道家对自然的崇尚以及释家的慈悲、笃静等,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对民族文化的复兴一要科学化,二要具有时代感,三要进一步强化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传统。如此,民族文化不仅会复兴光大起来,而且将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梦阳 《社科纵横》2013,(1):235-23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建设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的实施对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完整的内容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合"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