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巧娟 《生存》2020,(15):0154-0154
生物学科是理综的基本科目之一,含大量的理性思维活动,需要学生从充足的直观现象中抽象出理性规律,由此内化生物知识。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的,高中生物教师便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与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8,(6):14-21
理解马克思的"主体性"对于把握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生成受到黑格尔的理性主体与费尔巴哈的感性实践主体的双重影响。黑格尔主体性思想的理论依据是理性形而上学:主体的根基是绝对。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主体的抽象性,把主体的基础立足为现实的、感性的实践。马克思批判费氏实践只是一种无对象的感性直观,并且综合二者的优缺点,提出主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主体,是理性与实践的统一。然而,现实社会中的主体却受到理性形而上学与资本的控制而丧失了现实的具体性,这是马克思进行现代性批判的根本任务和旨趣。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7,(7):70-73
在近代哲学中,康德最先将"时空"引入意识,但是康德仅仅将"时空"作为感性直观形式。因此,只有感性可以"观";知性与理性都失去了"观"的权力。尽管在先验知性的图型中,时间与空间都起到了组建性的作用。但是,时空作为感性纯形式与"物自身"始终没有交集。为了突破康德物自体的藩篱,黑格尔引入了"个体性"、"单一性"、"具体性"的原则。从而使得思维有了存在之"所",解放了"物自身"作茧自缚的"自在空间",让思维具有了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赵传珍 《社科纵横》2013,(4):126-129
理性这个概念在康德这里,既有"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区分,又有经验的与纯粹的性质之差别,还有"先天的"、"先验的"、"超验的"不同用法。康德对理性进行的区分,为他的实践理性批判理论奠定了基础。康德认为,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和遵守道德法则的基本根据,是产生善良意志的根源,更是促使道德法则转化为人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行为准则的根本力量。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期以降,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列强,随之产生直观认识、情感判断和理性思索,这种认识、判断和思索,最鲜明地表现在对西方列强汉译国名所作的更改和确立过程中.大致说来,中国人对英、法、德、意、俄、美等西方列强的认识,经历了直观感受、情感贬斥和理性承认三个阶段.与此相应,在对西方列强国名的汉译名称上,也经历了谐声描摹、贬词诋斥和褒词榆扬三个阶段.西方汉译国名的褒化现象,表明了西方所代表的以商战和富强为特征的近代文明,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审美趣味和伦理观念,使国人将"美"、"英"等审美概念和"德"、"义(意)"等道德概念,以及褒化了的"法"、"利"等传统概念,一起奉献给了西方列强.这一欧美汉译国名的褒化过程,证实了中国人从狂傲虚幻的天朝上国立场向正视现实的态度的划时代转变,这是对世界发展大势和国际文明秩序的深刻体认和正确把握,虽浸润被迫转变的艰辛和屈辱,但更饱含主动融入世界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6.
全球性的环境灾难对整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的挑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如果说.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之"附魅",是朴素直观的神性"敬畏".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之"祛魅".是机械论视野下的遮蔽和断裂,那么,生态文明时代应当积极寻求自然之"返魅",这是人类在生态理性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关系的重建,是人类为了拯救自然之"沉沦"的命运所进行的生态思考,也是后现代视野下的"伦理启蒙"和"生态觉悟".  相似文献   

7.
朱海就 《浙江学刊》2004,50(4):54-58
本文区分了三种不同的规制结构:市场、科层和网络,认为每一种规制结构对应于不同的理性人前提假定.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新古典经济学中纯粹的"市场规制"是以个体的"完备理性"为分析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科层规制",对应的理性人前提假定是"机会主义".而表现为多边关系的"网络规制",对应的理性人前提假定是"有限认知".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60年来共经历了三次"美学热".前两次"美学热"分别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自90年代初发端至今方兴未艾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热潮,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继前两次"美学热"之后兴起的又一次"美学热".在前两次"美学热"中,审美文化与纯粹理性、实践理性一直处于复杂微妙的关系,当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热潮对于当今时代审美文化如何与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建立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展示了一种值得期待的良好端倪.  相似文献   

9.
刘晓英 《求是学刊》2004,31(3):31-36
传统哲学将其形上追寻设问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这种设问使哲学陷入必然性之域,从而注定了哲学走向科学理性的命运。"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之所以是哲学问题,是因为它旨在追寻生活的本根,所以它应该转换为"生活的本根是什么"。形上追问的转换蕴涵着哲学的深层革命———跳出必然指向自由。哲学理性正是面对人的生存自由得以确立的。如果说作为世界本原的必然性赋予了科学理性某种"必然性"的话,那么哲学理性则从人的生存自由中获得了相应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在群星璀璨的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素以对西方理性的深刻批判和彻底否定精神著称.他不仅继承了索洛维约夫对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理性文化传统的批判思想,通过"在人类灵魂中漫游"发出警醒世人的"旷野呼告".还把这一思想发展到极致:认为要彻底摆脱抽象理性对思维的桎梏,克服思辨哲学对生命的冷漠就必须以"敢想敢为"的创造精神真正的回到<圣经>,满怀信仰,走向上帝即以信仰取代理性、启示取代思辨、耶路撒冷取代雅典.  相似文献   

11.
<第一哲学沉思集>中出现的"阿尔诺循环"体现了笛卡尔的认识论立场和本体论立场的冲突."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体系的起点,说明认识论立场的优先性,而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问题的探讨则使得"理性/感性"对立的传统得以延续.理性相对于感性的优先性使得审美活动在理性主义的体系中一直不能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集中体现为理性的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不仅是科学知识与认知真理的确定性基础,也是现代意识的源头.然而,由反思哲学所确立起来的理性主体,不仅在自我关涉与自我捍卫中表现为与"他者"的对立与分裂,同时,具有反讽意味的是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又在自身的确定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中,展现出一种自我绝对化的趋势而蜕变为一种理性神话.因此,理性推动了自身定位,同时也迎来了自身否定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18,(2):73-82
康德是近代理性主义的杰出代表。人们一直认为,康德的"自由"概念是从理性的"善良意志"出发的。然而,越到晚年康德自己越发现:人是有情感的动物,理性的"自由"概念需要某种情感作为基础。这种情感便是"敬重"。康德对"敬重"情感的谈论表明,人的道德生存也即人的自由的现实运作,归根结底是在"敬重"情感中进行的。将"理性""情感"对立起来的思维定式(在康德研究界格外流行)必须接受根本性的批判反思。  相似文献   

14.
思议与觉解     
思议与觉解陈战国按照康德的说法,人的认识有三种形式: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指感觉、知觉及时空直观,知性指理知、理解及逻辑判断,理性指在知性概念基础上所进行的三段式推理。感性产生经验,知性决定科学,理性则产生形上学。按照另外一些哲学家的说法,人的认识形...  相似文献   

15.
尚杰 《浙江学刊》2008,(3):28-37
"悖谬"的思想属于一直被哲学所排斥的另类,在古希腊哲学中被称作"诡辩".但是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在欧洲思想界反形而上学浪潮中,"悖谬"的微妙精神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启蒙理性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悖谬"不属于"矛盾辩证法"的精神层次,它延伸到哲学所能理解的界限之外,像是"他者的智慧"."悖谬"试图以更为开放的问题置换或消解围绕being的封闭式哲学提问方式,解放了一种哲学之外的智慧,这种智慧模糊了理性与非理性、精神与心情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6.
"理性置业"不是人来疯的追涨和追停,不是人云亦云的无主见,它是基于论据的搜集和判断。"理性置业"没有犹豫,只有推理;没有彷徨,只有坚定,只有市场和业主双方共同搭建的"理性置业"平台,房地产行业才有可能向"理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中,国家理性是具有统摄性的概念,是"绝对的神物"和"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国家理性通过中介环节即等级要素统摄着君王、官僚和市民社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国家理性的实质:黑格尔的政治国家是从概念推演而来的,是作为主观实体性的政治信念;黑格尔为国家理性所做的概念推演,主要目的在于为现实的普鲁士王国寻找哲学根据.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方法对黑格尔的国家观展开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迈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一步.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理性的批判,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是以"无知之幕"为逻辑起点来构建"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的;进而以"公共知识"为中介将"无知之幕"与自由相融合,最后以"重叠共识"来实现"无知之幕"状态下的正义选择。但从博弈论的观点来看,在有限理性到完全理性的发展中,博弈各方可以实现长远的稳定的均衡状态:要实现正义原则的强稳定性就必须摒除"无知"而以"有知"为逻辑起点;在"有知"状态下为己利他才是合乎现实的理性行为机理;"有知"状态下的公平正义更有利于个体善与共同善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万东 《求是学刊》2013,40(4):31-38
休谟法则是哲学史上的一个疑难问题,它不仅抽空了价值判断的理性基础,而且质疑理性对行动的指导作用,从而对人类的理性行动或实践构成严峻挑战。从述谓或判断的分类入手,可以揭示在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传统二分的基础上不足以对理性行动进行有效辩护,并提出比较性述谓和归属性述谓的区分来替代传统二分。以"好"为谓词的价值判断固然不能还原为事实判断,但是可以还原为比较性述谓,比较性述谓所蕴含的"知好选好"结构则表明了价值判断的理性特征以及理性和选择的内在统一,由此理性行动得到了更为有效的辩护。从比较性述谓到归属性述谓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不是从"是"推出"应该",而是从"应该"推出"是"。  相似文献   

20.
伦理的开端与公共伦理的理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兴 《浙江学刊》2004,(6):161-165
每个人都是首先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保存自我是每个人的自然权利,因此"我是我"是个体生存的最初原则.然而,由于这一原则的主观性和非社会性,使得它与人类的现实本质--社会性相悖谬.因此,它必然要上升为"我是人".正是由于"我是人",使人类开始了伦理的生活,也使公共伦理有了现实基础和基本原则.本文通过"我是我"到"我是人"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概念推演,从"感性的人"到"理性的人"、"从个体理性"到"公共理性",从"抽象理性"到"现实理性",揭示了伦理的内在原点和公共伦理的理性实质,彰显了埋藏在人类公共生活和历史发展中的逻辑线索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