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化,社会已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变量。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各种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总体关联,它侧重于各种社会生态环境及构成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和教育主体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研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要重视政府主导性的充分发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植和学校角色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祖国后,政治体制从行政吸纳转变为高度自治。基于个人权利优先的民主观念及其背后的身份政治偏离了政治的基本属性,冲击着政治共同体的完整性。只有立基于“政治共同体”,搭建并落实“一体双权三维度四功能”统合性框架,才能进一步丰富国家认同和民主观念,确立起香港人的身份秩序,推动香港的善政良治,实现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有机结合,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3.
政治生态折射的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的大环境和大趋势,政治生态优化和良性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社会良性治理的基础和保障。优化政治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应重点抓好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体制机制建设、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赋予农民生态权可以使农民成为农村生态维护的权利主体,为农民在生态立法上争取话语权奠定制度基础。然而,生态资源的公共性导致农民生态权权益主体的权利不明晰、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引发生态权利冲突,这使得农民生态权在农村生态保护中遭遇实施困境。为了使作为抽象人权的农民生态权在农村生态保护中得以落实,在理论上应明确生态权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在立法上需要具体规定作为农民生态权权能的生态知情权、生态参与权、生态公益诉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和政治防卫权(含盖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核心,也是基本人权。公民运用这些权利,不但经由人大、政协等国家机构来表达民意,行使人民权力;而且要能以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的身份,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并从中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6.
赋予农民生态权可以使农民成为农村生态维护的权利主体,为农民在生态立法上争取话语权奠定制度基础。然而,生态资源的公共性导致农民生态权权益主体的权利不明晰、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引发生态权利冲突,这使得农民生态权在农村生态保护中遭遇实施困境。为了使作为抽象人权的农民生态权在农村生态保护中得以落实,在理论上应明确生态权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在立法上需要具体规定作为农民生态权权能的生态知情权、生态参与权、生态公益诉权。  相似文献   

7.
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相辅相成,耦合互动,政治文化的变迁和形塑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生态的演化和重构对政治文化具有能动作用。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构成了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四重维度,其中政治生活的维度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三个维度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优良政治生活的追求是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基点;政治制度维度则考察优良政治生活的现实性,勾勒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制度逻辑;政治文明维度探究优良政治生活的理想性,阐释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文明内核;政治发展维度探讨优良政治生活的恒久性,揭示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发展规律。对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问题的考察,既能在理论上推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知识体系,也能在实践上为探究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形态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面临的压力;提出了生态政治是解决生态危机和促进环境友好的必然选择,是优化生态政治及建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内政治生态系统属于多要素的开放性系统。从党内政治生态的系统特征出发,考察政治生态系统主体关系、运行调控机制以及外部环境互动,是深入研究政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优化的重要方法和路径。党内政治生态功能的演进优化,应遵从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打造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应遵从系统的结构性原则,规范党内政治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应遵从系统的开放性原则,构建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11.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涉及政治学的诸多领域,其中关于“公意”的阐释,与现代社会的政治合法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我国在新时期解决政治合法性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状况,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育公平产生的影响,对于今后职业教育公平的实现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理论的完善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公共治理理论提出以来,公共行政学界对于"什么是治理"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分歧。因为学界无法在"什么是治理"这一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进一步导致了对"如何进行治理或治理是如何被组织起来"在制度层面的研究更少,如果不解决治理本身如何进行运作这个问题,那么治理只能停留在设想甚至是理论层面。根据哈贝马斯的协商理论,可以认为公共治理本质是一种交往行为,因此,公共治理的各主体应以公共协商为基础,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建立起一种公共治理的网络式合作机制,以达到公共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东北经济振兴必须以资源为基础,资源禀赋状况一定程度决定着东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东北经济区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积极挖掘区域内资源潜力,充分利用国内区域外资源,合理利用东北亚资源优势,构建东北经济振兴的资源支撑体系,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实现东北经济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逐步缩小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区差距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当前检察权监督的内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人大监督流于形式,群众监督无从下手,制度监督不成体系。由此提出了完善检察权监督的相关对策:在保证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前提下,强化权力机关对检察工作的监督;切实落实宪法、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公检法三机关要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精神,加强公安、法院对检察院的监督;强化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权利,尤其要强化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以增强对检察权的对抗能力;真正将群众监督落实到位,避免形式主义;深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实行阳光检务。  相似文献   

16.
从监督、制约的词义解读入手,对我国民事诉讼监督制约机制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界定,并从审判权的产生、审判权的属性以及审判权行使的主体三个方面对我国民事诉讼监督制约机制确立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然后,根据权力制约模式间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我国民事诉讼运行的本质与规律,试图构建一个以当事人监督制约机制为首要机制,法院监督制约机制次之,检察监督制约机制排位最后的呈三维结构的民事诉讼监督制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思维特征、“民胞物与”观念、“为腹不为目”等思想与深生态学的大自我意识、生物中心主义平等及“手段简单、目的丰富”等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生态学机理,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现代价值转换,对消除现代性造成的种种危机、建设社会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与政治一直都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任何行政制度的设定都必须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环境协调发展;行政程序法定化系统工程的启动亦有其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同样要求有特定的行政程序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平台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地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合,转变过去传统的单一模式为混合模式。这既是创造良好教育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必然选择。探讨“互联网+”形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从丰富网络载体、创新话语体系、创造健康校园网络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公众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各界都在为如何强化食品安全努力。文章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角度出发,在考虑信息不对称及有限理性条件下,构建基于消费者反馈机制的食品生产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行为主体间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机制和不同参数变化下各主体策略选择的演化趋势,并运用Matlab 2016b对博弈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各行为主体对消费者反馈机制的敏感性(即对消费者反馈的价值感知)以及检测与监管的成本高低是影响其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消费者反馈机制下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与建议,为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市场秩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