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在古代来说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独特的养生术有关。心胸开阔以养性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的话就是很  相似文献   

2.
必然与自由这一对哲学范畴,最先是由西方哲学家提出来的,并以“认识了的必然”来表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然而,能否因此就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就没有一个人认识到这两者间的关系,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呢?不能.远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就早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论语》中有一段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一生是怎样由必然达到自由的.他通过对个人一生的总结,和对自己的思想认识发展不同阶段的叙述,明确地表达了他关于必然与自由关系的思想.孔子虽未象西方哲学家那样,明确地指出“自由是认识了的必然”,但却用中国独特的表述方式说明了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他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他的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是结合的.他在从政中进行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为政治活动服务的.孔子是中国私学的刨立者,晚年从政失败,于是专事教育.孔子曾自述其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若从其致力于为学的修养看,确是不平凡的一生.如其教育,他经验丰富,观点鲜明,理论深邃,认识和掌握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找到了培养"士"所应教的内容和怎样教的方法,以及如何选"士"的原则.他为培养"士"在建立课程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些理论,有些理论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很可贵.  相似文献   

4.
张良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的一生政治经历,表现为一种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他从“为韩报仇强秦”到助汉击楚,为刘邦夺天下,但是后来又消极引退。长期以来,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对这种情况作过不少评论,有的赞誉他的才能和权变,也有的认为他是奴隶主贵族政治立场的转变,还有的说他一生始终坚持本阶级的立场。而笔者认为,无论是权变还是阶级立场的坚持和转变,都与张良一生的价值观的取向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忽略了这一点,便难以把握住这个历史人物的政治命运。价值取向即价值目标的选择,它实质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问题,它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一定的价值目标的追求,是历史主体把自身的需要转换成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功利目标。张良对价值目标的追求是极其复杂的。他不但有物质的价值追求,而且有精  相似文献   

5.
坚赞,是深受藏民爱戴的一位卓越的民族宗教领袖。他的一牛,是为维护祖国统而奋斗不息的一生,是为国家的富强和昆族繁荣而辛勤操劳的一生,是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肝胆相照的一生,是弘扬佛法、引导信教群众为人民谋福的一生,也是历经磨难、充满艰辛和坎坷的一生。班禅大师自己曾经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八个字来形容他不平凡的经历。这种曲折和坎坷,早在幼年时代,他被认选为九世班禅的转世灵童时,就表现出来了。转世灵童的认选过程,充满看错综复杂的矛盾,尖锐激烈的斗争。十世班禅就是在这种矛盾斗争的漩涡中成长起来的。过多…  相似文献   

6.
赶“早”     
大凡一生勤劳、有所作为的人都是“赶早”的人。鲁迅先生小时候上私塾时,有一次迟到了,被寿镜吾老先生斥责道:“以后凡事要赶早。”他便从此牢记在心,并在桌上写了一个“早”字自勉。正是他一生勤勤恳恳、  相似文献   

7.
童秀萍 《社区》2012,(14):52-53
我一生只看重三个人:鲁迅、梵高和我的妻子。鲁迅给我方向给我精神,梵高给我性格、给我独特,而妻子则成全我一生的梦想.平凡,善良,美。——吴冠中 金手镯和红毛衣 1942年,吴冠中从艺专毕业时,正赶上日本人打进国土,他到重庆沙坪坝的一所大学任助教。在这里,吴冠中认识了他一生的情感归宿朱碧琴。但两人的恋情,遭到了朱碧琴家人的反对。但骨子里深深相爱的他们还是在1946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相似文献   

8.
《新天地》2007,(1)
马国超的父亲是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兼回民支队司令马本斋。父亲的临终遗言:“把整个生命献给中国!”是他一生的座右铭。尽管身为将门之后,其人生却如普通人一样平凡、曲折和坎坷。  相似文献   

9.
<正>人要生存发展,大都有自己的一生事业;而为人为己,或崇高,或卑微,唯有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才有可能作出正确评价.《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的“一生事业”,亦当如此.他那“痴狂病”态的独特心理,集中反映了那个病态社会的阶级、历史与现实的新旧因子的多重关系,呈现出多向、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性格特征.要认识贾宝玉,也就不能不着重剖析他“一生事业”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斗争,是一个战士的天职。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对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以及旧思想、旧文化坚决斗争和彻底批判的一生。鲁迅先生不愧是一名伟大的战士。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在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曾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了“鲁迅精神”。毛主席说“鲁迅精神”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远见。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第二个特点是他的斗  相似文献   

11.
沙格德尔,通称“疯子”沙格德尔,生于1869年,卒于1929年,今年是他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暨逝世六十周年。在纪念他的日子里,笔者为了宣传他的英雄业绩,宏扬他的民族精神,写下这篇纪念文章,以就教于大方之家。沙格德尔是一位杰出的蒙古族民间诗人,是蒙古民族妇孺皆知,人人敬重的硬汉子。他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那同僧俗封建统治阶级斗争的传奇故事及其借以斗争的锐利武器——即兴讽刺诗,迄今还在蒙古族民间辗转流传,成为蒙古族人民喜闻乐道的口碑文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连续几版出版了塔·武力更同志的蒙文版《“疯子”沙格德尔》,收集了  相似文献   

12.
“太岳区杀敌英雄”、“特等功臣”田友义,于去岁8月走完他77年的人生历程,永远离我们而去。但他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并不因其生命的逝去而被人遗忘。 田友义于抗日烽火中的1942年在家乡沁水参加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和平建设年代,将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事业。战争年代,他是人民的功臣;和平年代,他是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13.
生当如吴老     
《成才与就业》2009,(17):4-5
一位朴实无华的老人,一生执著于一件事——为我国的战鹰装上一颗“中国心”,以保卫祖国的万里长空。为了这一目标,他在寂寞而艰难的探索之路上倾尽了全力……他。就是我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  相似文献   

14.
进入古稀之年的我国现代文学泰斗巴金,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十年压抑、十年沉默之后,花了将近八年时间,一字一字写出了五卷《随想录》。老人在该书“新记”中写道:“我写好第一百五十篇‘随想’就声明‘搁笔’,这合订本的‘新记’可能是我的最后一篇文章。”“六十年的写作生活并不使我留恋什么。”“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我们读完这部被他自己称为“一生的总结,一生的收支总帐”的精心巨制,完全被作家那颗滚烫的心、真诚的心打动。他那严于解剖自己的勇气,忏悔自省的意识,深刻探索的精神,顽强奋进的毅力和赤诚坦荡的胸怀,使我们每读一遍,都受到一次灵魂的震撼,不能不在“真话文学”面前陷入深思。  相似文献   

15.
生命清单     
一个叫约翰·戈达德的外国人15岁时,就把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单,称之为“生命清单”,给自己明确了要攻克的127个具体目标。比如探索尼罗河,攀登喜马拉雅山,读完莎士比亚的著作,写一本书等等。44年后,他通过顽强的努力,实现了106个目标。生命清单,其实就是人生计划,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必须付诸努力的目标组合而成。它可以围绕一个主题精心布局,亦可涉及不同的领域和命题,最大程度地丰富生命。路遥的百万字巨著《平凡的世界》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为了写好这部著作,他就曾为前期工作列了一个“清单”。先是大量地读书。一是列了一…  相似文献   

16.
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和我们永别子!他的一生经历了漫长的战斗道路,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一开始就是以战士和诗人的姿态投入战斗的。他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最初诗集就是《女神》。今天,我们重读《女神》,难免会有“风去台空”的惆怅,然而“五四”时代诗  相似文献   

17.
牟庭(1759——1832),初名廷相,字陌人,号默人,清山东栖霞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出众,为乾隆六十年乙卯优贡生,但运蹇不遇,“应乡举者十八次,不得解”①,只做过观城县训导,以病去官,故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阅读古籍,潜心于古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他“家居非应试不出,邑人罕识其面者,精心著作,一贯群书,穷居而不悯,老至而不知,人心反复,不感于心”②,写成的专著和批校的古籍共达五  相似文献   

18.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作为教师应当让作文教学面向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观察、认识、体验,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润物细无声”中悟出作文的真谛一生活的就是精彩的,精彩的习作源自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浮士德》是歌德的最伟大的代表作。《浮士德》悲剧的写作几乎贯穿了歌德的一生。具体说从1774年至1831年间,总共花费了近六十年。歌德曾说他的作品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许多片断”。那么《浮士德》当是其中最伟大的段落。而且是他关于自然(含社会),关于人生,关于哲学的自白,一直响彻在德国与世界上空。《浮士德》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  相似文献   

20.
北宋词人秦观,“古之伤心人”,他的一生充满悲剧性,论者多认为他是北宋残酷党争的牺牲品。试从秦观的心理特质入手,并参照西方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其“伤心”的原因。是秦观“情钟世味,意恋生理”、执着多情而又悲观的人生态度和敏感、脆弱的心理特质决定了他悲剧性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