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的历史性创新发展开创了丰富的团结思想,包括民族团结、党内团结、党群团结、党际团结友好和国际团结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以政治团结为核心和丰富的目标是党的团结思想的理论特质;多样的团结形式,重视加强组织建设、理论教育和学习,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和统一战线制度等实现团结的社会主义制度化是党的团结思想的实践特质。国内国际情境正给我国团结事业带来新挑战,新时代要推进党的团结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习近平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有着深刻鲜明的生成逻辑。这些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团结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团结理念,在历史层面汲取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团结经验,在实践层面扎根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呈现出系统性和辩证性的丰富意涵,在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诸领域追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全方位团结,强调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团结与奋斗、团结与斗争、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团结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创新,在推进新时代的团结实践、绘制未来团结篇章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加强领导班子团结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问题,从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的主要内容、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今天,我们重温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对于增进革命团结,稳定和发展大好形势,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讲团结,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是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同目标下的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起采,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要落实到每个工厂、农村、机关、学校。”  相似文献   

5.
后形而上学既是对"个体主义"和"绝对统一性"的双重拒斥,又是对"诗意栖居"和"社会团结"的双重追求。然而,"社会团结"是一个误解颇深的词汇,人们往往将其与差异性对立起来、与实践性隔离起来,由此遮蔽了社会团结的本真意蕴,文章借鉴现当代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对什么是社会团结,如何实现社会团结、社会团结对充满风险的全球化时代所具有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团结出健康     
托尔斯泰曾说:人类的历史是人性迈向更大团结的运动。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走向全面小康的今天,可以说,团结协作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团结不但出生产力,出政绩,出干部,也出健康。对于团结,无论把它提到什么高度来认识都不过分。“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人的一生也就短短几十年,大家能够在一起合作共事确是难得的缘分,应格外珍惜。如果在团结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人心涣散、内耗严重,工作受阻,事业延误,个人也会身心疲惫。高尔基对团结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社会团结的实践场域、组织形式、资源基础等随之发生显著变迁。农业文明时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具有封闭性,信息获取与传播途径单一化,因而社会团结以同质化的刚性团结为主要特征。工业时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具有了流动性,信息与知识的形式趋于异质化,社会团结以各式各样的组织为载体,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功能互赖。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为个体成员赋权与增能,使个体的主体意识与自主能力迅速增长,社会团结愈来愈建立在主体的选择意志与主观认同的基础上;社会团结的刚性、固定性、稳定性在持续减弱,而呈现出弹性、高自由度、弱联结性的团结形态。因而,需要高度关注社会团结发生的现实与互联网络并在的空间场域、社会成员自组织而形成的社会团结载体、公共意识与集体精神的培育等,促进社会整体团结水平与层次的提升,更好地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有赖于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对探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分。文章吸收这一思想中"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核心观点,探讨社会团结与社会治理的契合性。按照社会团结的意识特征、分工特征、规范特征、组织特征四个要素,考察了当下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现况,认为其具有"机械团结型"治理模式特征,还需要从强化服务意识、深化主体分工、完善治理规范、发展社会组织等方面,实现向"有机团结型"治理模式的治理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高度重视党的团结问题。本文从党的团结内涵、加强党的团结建设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一步简要地讨论了江泽民关于党的团结的思想观点。同时,结合我党建党九十周年的现实实际,指出了今天进一步学习、研究和贯彻实践江泽民这些思想观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团结的重要性 ,他在党的八大时就说过 :“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建设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他还讲“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 ,首先要加强全党的团结 ,特别是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的团结。”这说明团结问题至关重要 ,并特别强调要加强领导核心的团结。一个党、一个国家是这样 ,一个单位也是这样。特别是领导班子团结与否 ,直接决定着事业的成败。没有一个团结协调的领导班子 ,整个单位就不可能存在团结一致的局面 ,任何工作也干不好。要搞好领导班子的团结 ,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确立共同的目标。目标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埃利亚斯在《个体的社会》中指出,个人与社会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必须实现从传统的实体思维转向关系思维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个人具有社会性与个体性的两大面向,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个人认同经历了传统的“我们认同”向现代的“个人认同”,再向更高层次的“我们一自我平衡”的认同变迁。  相似文献   

12.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是社会权威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权威力量,起着不同的社会作用。同时,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制度权威和社会权威对立统一的基础在于现实社会的物质关系。社会权威关系的历史发展呈现出制度权威日益成为社会权威主导形式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最美现象"美在朴实无华的道德关切、美在真挚无悔的无私奉献、美在勇于担当的崇高品格。当今社会出现的"最美"现象,折射出国人道德审美取向的生活实践转向。这种转向所表征的道德文化现象其实是人向自身回归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社会常态化道德生活的反映。这种转向的内在机理在于人的理性本质与社会本质与当前社会道德实践的契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应坚持立足现实与科学引导相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积极倡导与典型示范相结合以及制度保障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利益观是历史实践的产物和时代的产物,也是对晚年毛泽东片面强调道德精神价值和意识形态利益观的超越和突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即它是物质利益与道德精神的统一、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及功利与正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提出、实施和推进,是在教育观念特别是教育价值观念转变的条件下,在新的教育价值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精神.素质教育所主张和坚持的价值理念、价值精神,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解析调控教育场中诸多教育要素及相互关系,提出了坚持适应社会与引导潮流的和谐统一、社会教育目标与个人成才目标的和谐统一、尊重价值取向多样化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和谐统一、教育继承与创新的和谐统一、教育者"言教"与"行教"的和谐统一等5个方面要求,探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和谐教育方式,以达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团结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变迁特别是思想观念的变化,既有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文章以高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为例,以教育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作为视角,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思想、过程、模式、手段、结果等进行审视,提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应重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统一的观点,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应成为民族团结教育不容忽视的途径和手段,初步探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非智力因素理念的研究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认为幸福的社会属性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二个方面,前者是人的本质决定的,后者是个人幸福的必要条件。历代思想家们都认为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幸福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社会幸福与个人幸福的统一,社会生活是幸福的现实基础,劳动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手段,社会制度对人的幸福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总生产是商品生产和生态生产的统一,社会总生产速度应是商品(或产品,即货物和劳务)生产速度与生态生产速度、生态效率的统一。经济增长的百分比,归根到底应取决于商品生产的生态成本增比、生态生产决定的生态财富增比和生态效率增比三个因素。两种生产平衡协调的目的和标准是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要科学界定生态生产、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等概念。要把握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与生态的均衡条件,社会生态可接受阈值,当前生态不平衡时期经济发展速度的生态约束条件,生态文明发展的条件,尤其是生态制约下商品经济最佳发展速度的基本均衡条件。  相似文献   

20.
自从第一个规制国际航空责任赔偿的国际公约——《华沙公约》问世以来,关于国际航空责任赔偿的争议就没有平息过,最近发生的马航事件和2013年悬而未决的韩亚空难又把国际航空责任赔偿问题推向高潮.契约下的特殊侵权关系是国际航空责任赔偿的法律基础,同时,国际航空责任赔偿的制度应当追求损害赔偿功能与威慑功能的协调和统一、公平正义与效率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人身损害赔偿归责制度,以及国际航空责任赔偿案件管辖的立法倾向由开始的偏向承运人,到逐步偏向消费者.文章通过对国际航空责任赔偿的法理依据的分析,认为国际公约应突出国际航空责任赔偿法的惩罚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