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世纪60年代在书法界发起的“兰亭论争”,一直围绕着《兰亭序》的真伪展开。1990年施蛰存先生《批〈兰亭序〉》一文从文章结构及语意角度对《兰亭序》做了彻底的否定,从而有意无意地从文学作品评价的角度否定了《兰亭序》的真实性。兹从东晋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王羲之的思想与人生观入手对《兰亭序》一文详加剖析,反驳施文在对《兰亭序》文理分析中的种种错误观点,以期给《兰亭序》这篇名文以一个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云门寺与王氏书法传承渊源极深,晋时为王献之故宅,陈隋间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居云门寺,藏<兰亭序>真本并授法于虞世南,唐贞观中,唐太宗于云门寺赚得<兰亭序>并大加推崇,从此确立了<兰亭序>"古今法帖第一"的地位.云门寺自东晋至唐以来一直是王氏书法的重要传承之地.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长期流传的王羲之醉后写<兰亭序>提出质疑,认为<兰亭序>的风格"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这种风格不是醉后所能书之,并从历史文献记载和<兰亭序>的书写风格、行笔要求、点划特征等多方面,说明王羲之创作<兰亭序>时心态平和,没有醉意.  相似文献   

4.
《临河叙》最末比《兰亭序》多出的四十二字,是学者们考证《兰亭序》真伪性的一个关键点。从序文自身的发生发展及本身的文体特征来看,《兰亭序》缺失的这四十二字是保持序文完整性、突出其说明叙事特征的重要部分,由此笔者对《兰亭序》的真实性也有所质疑   相似文献   

5.
唐宋以来,各种名目的<兰亭序>版本层见叠出,真伪杂糅,反映出<兰亭序>在当时的流传盛况.本文将宋人桑世昌<兰亭考>中所提及的所有本子一一析出,试从美术鉴藏史的角度对<兰亭序>版本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现代及其之前书法名家临写《兰亭序》现象进行梳理,发现很多书法名家都视《兰亭序》为珍宝,表现为雅玩和如痴如醉地临写。有的一生、半生临写,有的终日、半日临写,以此享受笔墨与生活乐趣。同时名家们还临写《兰亭序》馈赠宾客,以此来维系友谊。无论是雅玩性质的缩临还是游戏性质的扩临,都是经意的优秀之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兰亭序》真伪论辨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亭序》传为王羲之的千古书法名作.宋人开始对传世《兰亭序》是否为右军所作表示怀疑,但因缺乏出土文物的印证而不得深入.清代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学者对此进行考证,主要立场是否定此帖为王羲之所作.20世纪60年代,南京近郊出土的东晋墓志为《兰亭序》真伪之辨提供新线索,中国大陆学界开始进行比较严肃的学术争论,史称"兰亭论辨".这场论辨继承了明末清初兴起的实学思想和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围绕隶书笔意、文字出入、文章风格、智永依托《兰亭序》等焦点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20世纪80年代的论辨呈现出一种维护传统、驳论否定论者的走向,学者们不仅考证兰亭真伪,而且把反思的视角投向前期论辨,使学术研究趋于客观冷静的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出土的《高崧墓志》为全面认识六朝书法提供实物资料,"《兰亭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对兰亭现象作了综合探讨,真伪之辨日益深入.《兰亭序》真伪是关系到书法史、汉字发展史的问题,意义重大.围绕此帖展开的真伪论辨涉及了社会科学学术探讨的种种层域,对已成定论的学术观点进行新的探讨,体现了学术的开放性和独立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8.
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书法名帖,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历来为书法界和文学界所器重。唐宋以来,人们对这篇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就存在着分歧。至清光绪年同,李文田又对它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文尚难信,何有于字”(《文物》1965年6期郭沫若文引)。到了本世纪60年代中期,郭沫若同志再次提出《兰亭序》的真伪问题,学术界对此曾有过一场辩论。今天,《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无人重提。事实上,人们是把它作为王羲之的作品来临摹、诵读的,承认了它的真实性。对这篇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也基本是众口一词,无有歧义。可是,当前这种基本一致的认识,是建立在对王羲之和《兰亭序》误解的基础上的。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以便按《兰亭序》的本来面目认识它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羲之被中国书法界誉为──“书圣”。他的行书作品《兰亭序》照耀了整个书史,本文从“刚”与“柔”、“均”与“势”、“形”与“神”等方面对《兰亭序》作品进行了分析、探讨,为学习王羲之书法艺术提供一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晋书》的编纂看《兰亭序》的真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唐修《晋书·王羲之传》与《世说新语》及注所载的有关王羲之事迹和《兰亭序》的异同之后,指出唐修《晋书·王羲之传》是唐初修史馆臣为了迎合李世民偏好王氏书法的心意的产物,《传》中对《世说》所记有关的故事作了从塑造“书圣”形象为目的的修改,而《兰亭序》的后部分文字也是经“摹学”王氏书法的高手伪造后传入宫廷为太宗所得由褚遂良鉴定而入正史的。因此,《兰亭序》是伪作而非真品。  相似文献   

11.
王羲之《兰亭序》不入选问题的研究清水凯夫一历来论“不入选”理由有关《昭明文选》不收王羲之《兰亭序》一事,在唐代,它的“不入选”问题并未引起争论,但有宋一代,争论却炎然兴起,一时出现了种种假说。首先,宋·范(陈)正敏赞成季父虚中所说“《兰亭序》暮春而有...  相似文献   

12.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他所书的《兰亭序》心手欢畅,毫无凝滞,天人融合,一气呵成。笔笔跳荡随性,倚斜偏正,一任自然。本文就他的笔法参差使转纵横、字型变化自然、同中有异、美丑兼备、整幅作品和谐统一、变化多端等方面做了探讨;同时,还对《兰亭序》中用笔方圆互用、藏露巧拙相参、横有俯仰、竖有相背等艺术境界做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3.
《兰亭序》写成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墨迹长期秘而不出.唐太宗在贞观十三年(639年)购求二王书翰,"四方妙迹,靡不毕至"(张怀瓘《二王等书录》),唯独未见《兰亭序》,"营于寤寐",乃有遣萧翼向收藏者辩才老僧赚取之说(何延之《兰亭记》).大约在贞观十四、五年间获得了这一稀世之珍.唐太宗将《兰亭序》帖收入府内以后,曾命弘文馆榻书人冯承素、汤普彻等人临写若  相似文献   

14.
兰亭学述略     
研究中国书法,王羲之及其著名法书作品<兰亭序>历来是相关研究中的一个焦点内容.有关该内容的相关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延伸问题的可能性,延伸的过程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时能逐渐形成某一专门学问.本文即从<兰亭序>的相关研究入手,落笔到对"兰亭学"的有关思考.  相似文献   

15.
晋代王羲之撰文并书写的<兰亭序>、<黄庭经>真迹早佚,后世所传皆乃当时摹拓各种副本.其中<兰亭序>除<定武刻本>为最早外,唐摹系列推<褚遂良临本>为第二,然<褚本>中又以<颖井思古斋本>为最佳.或云<颖本>乃宋米芾临褚翻刻,历代争议颇多."颖井<兰亭序>、<黄庭经>刻石"系唐褚临本,于万历年间出于古井,后虽毁于兵燹,但尚有残块存世,辗转千年流传,现归藏安徽省博物馆.校之新旧拓片数种,可见该石之沧桑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兰亭序》论战廿五年综析与辨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代书法大师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在历代曾被摹刻成千百种化身,荣膺“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产生“禊帖学”的专门学问,也引起过历史上不断的真伪之辩。自1965年起至今已历二十五年的《兰亭序帖》真伪问题的大论战,是中国现代书学史上的一件人事。今天重温论战双方的主要论点,反思得失,对今后书论和书学史的研究,也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王羲之及其法书<兰亭序>自唐宋以来,在日本文化领域中被广泛接受.本文主要记述了"曲水之宴"传入日本的情况及其在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闫学英的第一幅十字绣是心爱的兰花,由此她在新浪微博上就用了"幽兰草堂"这个名字. 首次踏入她15平方米长形的独居室,居家用品环墙而放,墙上醒目的镜框镶嵌着王羲之的《兰亭序》.起身仰读《兰亭序》,发现那俊美的字和大大小小的红章,竟是十字针绣的作品.惊喜的我与闫姐四目相对.闫姐看出了我的喜爱,翻出了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十字绣作品,在床上铺开,一沓沓大大小小的绣布像五颜六色的花朵……  相似文献   

19.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法书褚摹本<兰亭序>,是一件流传有绪的古代书法作品.此文仅撷取其上的诸多印章加以考证,对其流传过程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0.
行书四条屏临王羲之《兰亭序》隶书立轴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草书毛泽东《沁园春·雪》郭诚文书法选@姚国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