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推动实现农业集约化、绿色化和资源再生化,构建资源节约型、绿色低碳型、生态循环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8年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刻画资源消耗、农业产出、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东部农业"碳达峰"节点出现较早,东北、西部相对较晚;2018年农业碳排放居前三的省份为湖南、黑龙江、河南,居后三的为北京、天津、上海;(2)资源消耗和农业产出之间呈现"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集约化生产模式,但影响力微弱;农业产出和农业碳排放之间"高产出高排放"的情形长期面临农业绿色化的严峻考验;农业碳排放与资源消耗之间呈现"低排放低投入"的资源再生化现象,影响力短期微弱长期较强;(3)推动实现农业集约化、绿色化、资源再生化的关键在于探索降低农业碳排放的多重路径。因此,应强化农业集约化生产,充分发展资源再生化模式,探索形成农业绿色化格局新路径,以此来加快实现碳减排目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一种新的收敛性检验方法和俱乐部收敛的识别算法,对世界112个国家和地区1971-2010年人均CO2排放的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就全样本112个国家和地区而言,人均CO2排放不存在收敛;(2)存在"高排放高增长""中排放中增长"和"低排放低增长"3个收敛俱乐部;(3)收入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向"高排放高增长"俱乐部收敛,能源价格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向"低排放低增长"俱乐部收敛,而产业结构、国家和地区规模和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江苏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4年江苏省和2014年江苏13个地级市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经济发展和能源低碳利用2个分类指标的评价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对江苏低碳农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评价值曲线呈"U"字型变化态势,资源环境安全指标评价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两者成为江苏省低碳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苏南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资源环境安全问题成为该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苏中地区低碳农业发展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资源减量投入因素是制约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苏北地区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偏低,但资源环境安全指标评价值较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碳产业园区是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武进高新区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实践的分析,总结了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和框架,指出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应在低碳化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排放等层面系统展开,才能实现低碳产业园区的生态低碳化,同时对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提高粮食生产韧性对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粮食生产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水平测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其时空动态演进并展开趋势预测。研究表明:第一,考察期内中国粮食生产韧性水平总体呈现逐年提升态势,但近些年增速有所放缓。第二,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且总体差距在考察期内逐步扩大; 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但2017年后区域间差异逐渐下降,区域内差异逐步成为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严峻,区域内省际差异明显。第三,中国粮食生产韧性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即高水平省份多与一个或多个高水平省份相邻,而低水平省份邻域多为低水平省份。第四,各省份粮食生产韧性在短期内较难实现层级跨越;而在引入空间地理因素后,粮食生产韧性的稳定状态有动摇趋势,易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6.
如何衡量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行业外资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对高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通过选取各地区及行业内外资工业企业的财务数据,利用双基点评价方法对这些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了排名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从地区来看,外商投资比重较大的省份,其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绩效在全国的排名并不绝对靠前,有些外商投资比重较小的省份,排名反而靠前;总体而言,东部沿海利用外商投资较多的省份排名相对靠前且较稳定,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绩效不够理想,大部分居于全国下游,中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绩效位居全国中游;广东、福建两省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产比重很大,但经营绩效的名次仅居全国中游;部分中西部省份如青海等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经营绩效排名居全国上游;东部上海、天津、辽宁三省市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绩效较差.从行业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绩效排名居于各行业前列且比较稳定;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名次处于末位.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产出效率的区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各省域高等教育产出效率进行相对评价和对比分析,有助于丰富区域高等教育评价内容和方法,走出"重投入、轻效益"的区域高教管理误区,为高教资源区域及区域之间统筹规划和优化配置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本文依据高等教育产出与投入之比,即高等教育产出效率对我国31个省域作出排序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某些高等教育实力强的省(市)如上海、天津、辽宁,产出效率排名靠后;而实力并不很强的广西、湖北、江西、湖南的产出效率依次排名前四位.我国高等教育产出效率区域分布呈中部高、东部和西部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国家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中心,也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中心。西方发达国家低碳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与项目管理齐头并进;中央布局、地方主导、企业公众参与的低碳管理模式;加大低碳投入,加快低碳经济转型,培育新增长点;能源、交通、建筑和生活低碳化,以及采取低碳标准、碳税和碳权交易体系等手段。  相似文献   

9.
秦岭陕西段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与低碳化发展水平对我国如期完成“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秦岭陕西段6市农业作为研究单元,首先,从农作物耕作活动碳排放、畜牧养殖碳排放和农田土壤碳排放3个维度构建农业碳排放衍生指标体系,以此测算秦岭陕西段6市的农业碳排放量;其次,对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TOPSIS法对各地农业低碳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秦岭陕西段农业碳排放量时间上呈上升趋向,空间上分为4个区域,即商洛与安康处于轻型区域,汉中、西安属于中型区域,宝鸡属于重型区域,渭南处于超重型区域。2003-2022年间各地农业低碳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的是渭南,较高水平是商洛、安康与汉中。  相似文献   

10.
利用规模报酬可变假设的DEA-BCC模型测算2003—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物流业能源效率,基于我国2003—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通过DEA-Tobit两阶段回归计算,从全国总体和东、中、西部分地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我国物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业能源效率较低,地区差异明显;全国和三大地区的物流业能源效率都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贸易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物流业的能源效率;研发投入尚未能够显著提升物流业的能源效率;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较大的政府干预程度和过度的物流业投入水平都不利于促进物流业能源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