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二叶亭四迷的名字对于我国读者来说,是不大陌生的,六十年代初,我国曾出版过他的小说集。与此同时,也有人撰稿介绍“作为文学翻译家的二叶亭四迷”。可以说,这一阶段是建国以来对二叶亭四迷介绍研究工作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背景,二叶亭的介绍研究中断了一个时期。近几年来,一些文章曾涉足于二叶亭四迷的创作领域,对他的创作活动作了一些概括性的评介,《二叶亭四迷小说集》也于今年再版。  相似文献   

2.
日本近代文学与“言文一致”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明治时期展开的"言文一致"运动包含了众多复杂的侧面,二叶亭四迷等日本近代作家所进行的文体实验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日本近代文学与"言文一致"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会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言文一致"运动以及二叶亭四迷等近代作家的文体实验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典范化"是近代国民国家在文化统合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浮云》曾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近代小说的盛誉,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叶亭四迷以及他的《浮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对于此种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作品"典范化"的过程和实质。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语境理论视角,以加葛里亚蒂《孙子兵法》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林戊荪译本为参照,通过宏观语境分析和自下而上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译者如何根据翻译目的进行文化语境还原;探究译者如何通过语场、语旨、语式的具体配置进行情景语境重构;发掘译文在上下文语境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译者会根据文化语境界定翻译基调;根据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布局和模态运用。具体体现在视角转换、情态表达、语法结构、衔接手段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成事性言语行为”与文化语境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研究和实践中 ,如何进行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文化语境的转换和再现至今仍是译者的一大难题。在翻译实践中言语语境和情景语境往往能得以成功转换 ,而文化语境经常转化不恰当甚至被译者所忽略。本文指出 ,引入语用学机制 ,尤其是“言语行为三分说”中的“成事性言语行为”理论 ,不失为跨越文化语境翻译屏障的一项颇有意义的尝试工作。  相似文献   

6.
译者主体性有五种外在体现:一、译者通常选择与自己专业相近、熟悉或与其精神气质相似的作品进行翻译;二、译者通常选择各种方法、策略和技巧处理原文和译文的语境差异;三、译者通常选择翻译的目的;四、译者通常选用具有时代气息的翻译风格;五、译者通常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法。这些特征背后,无不体现着关联理论的思想,在关联概念光照下得以解释。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语境下的译者研究是新时期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由于文化的异质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对原语的文化进行挪用、改造与同化。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原则"与"视界融合"的观点为译者的文化阐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译者的文化过滤行为不仅体现在对译本对象的选择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翻译过程中。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过滤的现象更为突出,这种过滤现象从意象、内容以及形式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翻译与选择     
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引入翻译研究领域,运用其相关的理论模式描述和解释一些翻译现象和成因是目前我国翻译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尝试运用韩礼德(Halliday)[1]的功能语言学中"选择就是意义"的原则,对翻译中译者的选择行为,以及这种选择行为是如何实现的,哪些因素在起作用,译者的选择在翻译中具有什么意义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一、翻译与选择的关系;二、选择就是意义;三、有意识选择与无意识选择;四、选择与语境;五、选择与文化。希望所运用的功能语言学理论能解释翻译中的一些现象及其"对等"与"非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译者惯习”理论体现了翻译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学视野,其主要探讨特定社会语境如何塑造译者知识与个性以及形成的知识总和如何影响翻译活动。目前,“译者惯习”研究发展迅速,但相关研究在其结构化影响的对象和方式上仍没有达成共识,也缺乏实证对比研究。通过分析林语堂所译的《浮生六记》可以发现,译者惯习的结构化功能存在于原文本选择、翻译策略、译文的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并对翻译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当代译学对翻译进行外部研究的趋势出发,分析了文化学派、后殖民主义译论和权力话语理论的共同特征,即都是从文化或政治语境这一宏观视角切入翻译研究,关注目的语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强大操纵能力,还具体探讨了目的语语境中的政治因素、意识形态和文化地位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从当代译学对翻译进行外部研究的趋势出发,分析了文化学派、后殖民主义译论和权力话语理论的共同特征,即都是从文化或政治语境这一宏观视角切入翻译研究,关注目的语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强大操纵能力,还具体探讨了目的语语境中的政治因素、意识形态和文化地位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任何话语都是具有关联性的。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活动。因此,译者诠释原文的时候必须在分析选择语境翻译的过程中调整翻译策略,寻求原文与译文语篇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元功能”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应该把各项元功能细分为若干子功能;进而从语类、翻译目的、语境和词汇语法四个方面分析原文各种元功能及其子功能在译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并指出译者要根据这四个制约因素来确定译文的表达,而不是一味追求“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原文中的隐含信息。译者可能明示隐含的意义,也可能对等翻译,但如不考虑原文和译文语境的话,这两种策略都存在风险。关联理论揭示,成功的翻译关键在于原文和译文具有解释相似性,翻译的最高标准是达到受众期望于译者所传达的语境效果,而不是符合具体的翻译范式。本文根据关联理论的启示探讨了翻译隐含信息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语境中理解把握全文。三维语境观认为可从三个角度来考察语篇的语境:交际、语用和语符层面.交际层面的分析主要是用Halliday的语域理论分析源语篇的语言特点,并以此来比较两篇译文;语用研究语言如何在真实场景中被使用,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等都可以用在对译作的分析里;语符层面的处理即把一个交际项目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内的一个符号来处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语境分析来确定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翻译研究中对译者的心理研究一直是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对译者主体性的进一步挖掘 ,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构建的认知语境决定其理解认知 ,并重点探讨了翻译的理解认知过程 ,及认知语境是如何构建的。它是翻译心理研究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翻译生态学和翻译伦理学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这使得两种理论在对译者定位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两种理论论述的都是职业译者,都认为译者受翻译环境的制约,都认为译者处于翻译活动的中心,译文是译者权衡选择的产物。不同之处体现在两种理论从不同视角论述职业译者,此外,在译者受翻译环境制约的程度、译者与翻译"诸者"的关系以及译文的产出方式上两种理论也持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译者的主体性。本文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来关注和考察《浮生六记》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译者主体性是如何通过对于译本的选择来体现,并影响译者翻译的目的以及翻译策略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对研究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翻译过程带来了启示。说明了阐释,理解与翻译三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理解的主体是译者,理解的客体是文本,要对文本的内容进行阐释,需要理解,理解就是翻译,理解的过程就是翻译的过程。在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副文本的合理运用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安乐哲在《道德经》译本中将其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研究发现:正文本翻译前,通过副文本阐述译者重译典籍的因由、目的、底本的选择以及哲学语境的建构;翻译中,阐明译者“中国式叙述”的翻译策略、语言和文化语境的建构以及读者服务意识;翻译后,再现道家哲学语境,并彰显译者的翻译惯习。译者发挥主体性利用副文本建构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多重语境,不仅使读者加深了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也为中国典籍的翻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