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祈越 《西藏研究》2023,(5):97-104+162
李梦皋自称《拉萨厅志》成书于道光二十五年。事实上,该书主要抄撮自光绪三十四年刊行之日本人山县初男所编撰《西藏通览》,时间当在1908年以后。《拉萨厅志》全文共11目,其中9目都与《西藏通览》有密切联系;其抄录以内容截取为主,难以自成体系;又因编纂粗疏,文字讹夺衍倒现象较为严重,文献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2.
关于<卫藏通志>的作者,藏学前辈吴丰培先生认为是松筠所作;张羽新先生认为其著者应为和宁.笔者通过对<卫藏通志>编纂时间及作者的综合考察,认为<卫藏通志>是受朝廷之命而编作,属官修志书,作者不敢自署其名,所以该志自成书之时,一直未署作者名.应当说和琳、松筠、和宁均参与了该志书的资料收集、撰写工作.  相似文献   

3.
毕瑞 《西藏研究》2008,(4):42-47
学界普遍认为扎塘寺壁画为波罗--中亚风格,但其中也有较典型的波罗风格.通过和福特藏<绿度母>唐卡从图像学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扎塘寺壁画中波罗风格绿度母图像与11世纪在卫藏传教的印度高僧阿底峡有直接联系,应是源于以印度波罗图像为范本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孔子和坛记>是中古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产生的一部道家俗文学著作,其汉文原本已佚,唯西夏译本尚存.前人已经发现该书的叙述线索套用了<庄子·渔父>,本文则进一步指出其汉文原本的撰成时间应在唐代中叶以后,内容为佛、道两家思想的杂糅,且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这是唐宋西夏时代佛教与道教世俗化的反映.文章最后利用西夏译本对相应的汉文底本进行了构拟,希望能为西夏学和古代河西俗文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随着格鲁派的建立,15世纪上半叶又掀起了一次寺庙修建活动的小高潮.宗喀巴大师和他的弟子们,先后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建立了一系列的寺庙,后世最著名的有四座——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它们也被合称为"西藏四大寺".本文选择了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来作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两座寺庙修建于同一时期,都是在15世纪上半叶,创建者也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具有相似的宗教历史背景;其次,两座寺庙修建的地点分别位于前、后藏的中心——拉萨和日喀则,具有不同的地域背景;第三,两座寺庙具有相似的政治背景,作为西藏宗教政治双重领袖的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都有自己固定的驻锡寺,分别是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这一点也是与甘丹寺、色拉寺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邓锐龄 《中国藏学》2005,5(2):18-25
<西藏志>是清早期一份关于西藏史地民俗的全面记录,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向为学术界所公认.本文在介绍<西藏志>抄本、成书时间、文献价值之基础上,推定为此书乃驻藏大臣衙门内某一名(或数名)官员所编,并就其与<西藏记>、<西藏考>、<西宁府新志>、<西藏见闻录>之异同详加分析.  相似文献   

7.
霍巍 《西藏研究》2002,(3):52-60
佛教传入吐蕃之后 ,佛教石窟寺艺术也随之在西藏高原兴起。开凿石窟、雕刻塑造佛像之风在当时的政治、宗教、文化、经济中心拉萨初开其端 ,被称之为“吐蕃第一窟”的拉萨药王山查那路甫石窟 ,便是其中的一处重要的早期石窟寺遗存。① 但由于田野考古工作的局限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西藏高原这一佛教艺术重要的表现形式并未能够从文献与考古材料两方面加以认真的识别与研究 ,西藏一直被认为是佛教石窟寺艺术分布图上一个几乎是空白的地区。近年来 ,随着西藏西部以皮央、东嘎石窟遗址为代表的一批石窟遗址的考古发现 ,② 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8.
徐明旭<雪山下的丑行--西藏暴乱的来龙去脉>一书,最近已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论述中国西藏历史和现状的读物,侧重点在近现代部分.作者开宗明义交代了撰写此书的目的:"2008年'3·14'拉萨骚乱像晴天霹雳一样震动了全世界,使西藏问题重新成为国际政治热点.  相似文献   

9.
童话<小王子>中文字纯净,形式简洁,却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这源于文中蕴含作者生命哲思的一系列动物意象.文章针对童话中涉及的两个主要动物意象进行分析,分别探讨绵羊与狐狸两个意象在童话中的特定内涵:绵羊,约束力的体现;狐狸,智者的代表,以期揭示童话中这两个动物意象形成的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挖掘<小王子>在当下的阅读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宣统<盐井乡土志>在汉文史志中最早记载了在西藏盐井定居的么些人及其来源和迁入时间,文章对此作了介绍并考证其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宣统<盐井乡土志>的记载,对于纳西族历史研究和滇藏毗邻地区地方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仅就一起群发性的鸡眼部疾患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以及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起鸡病的病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是单纯性眼型葡萄球菌病.疾病的发生与鸡舍卫生恶劣以及曾因罹患过传染性法氏囊炎而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十三世纪至十九世纪印度东北部的历史当属阿洪王国的历史.阿洪王国是十三世纪上半叶由侗台语民族之一支的阿洪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区建立的国家.阿洪人的先民属中国古代"百越"族群,与云南傣族、缅甸的掸族有直接的族源关系.与周边的山地民族相比,阿洪人拥有先进的稻耕农业技术,并由于文字、宗教、政治、军事体制等因素,使其得以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人口比例、交流与融合方面的变迁以及内部斗争的消耗,加上英、缅等外部势力的入侵,终于让延续了六百年的王国灭亡了.本文在探求阿洪王国历史的同时也对阿洪人的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进行分析,审视他们是融入还是脱离印度的主流文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乡土社会中,“风水景观”是最难以辨析的,简单地将它置于“迷信”而剔除之,粗暴而办不到.科学并不是绝然的非此即彼,而是一个渐进的、不断发展,又具有包容的,探求事物规律的过程.更何况,风水观念和风水术事实上早已融化在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其中不乏独特的认知、经验、知识和智慧,是传统乡土社会中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14.
15.
在犹太—基督教的宇宙观图式中,存在着一位全能的、至善的上帝,他是世界的创造者和护理者。然而,信徒们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世界上的恶从何而来?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位上帝,那么恶就不应该存在。但是很显然,恶的确存在,并且还具有某种令人畏惧的力量,所以,上帝的至善或全能就遭到了质疑。或者上帝不是完全的善,所以他允许恶,甚至他本身就是恶的始作俑者;或者虽然上帝是至善的,并且会竭尽所能地防止恶,但他不是全能的,没有力量制止它。第一个问题指向的是上帝的本质,第二个问题怀疑上帝防范恶的可能性。要反驳前者,必须阐明恶的来源,并证明这…  相似文献   

16.
仪式与宗教学派研究聚焦于宗教的起源与仪式的本质问题,而仪式与社会学派则重视仪式的角色和功能的问题,即仪式的社会功能.他们关注仪式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而存在,并如何去影响社会组织.他们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学仪式,把高度参与观察的田野工作作为人类学安身立命的独门绝技,使人类学仪式研究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人类学仪式研究在荒谬中寻找逻辑的岁月一去而不复返.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乌德盖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德盖人自称乌德 (Удэ)、乌德赫、乌迪赫 ,是俄罗斯远东地区人数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邻族对乌德盖人的称呼各不相同 :那乃 (赫哲 )人称之为那门喀 (Намунка)、拉门喀 (Ламунка) ,奥罗奇人称之为奇亚喀 (Кяка) ,埃文克人称之为拉姆喀 (Ламка) ,满人称之为恰喀拉(Квякала) ,涅吉达尔人称之为奥勒昌 (Олчан) ,汉人称之为长毛鞑子、老蛮子 ,朝鲜人称之为乌奇喀 (Учика)。目前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 ,乌德盖人共有 2 0 11人 ,其中分布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6 97人 ,在滨海边疆区为 76 6人 ,其余 5 0 0…  相似文献   

18.
尽管本文的评述对象是莫里斯·古德利尔所著的<礼物之谜>一书,但我想侧重讨论的依然是莫斯的"礼物".因为<礼物之谜>的立论,即基于古德利尔对莫斯"礼物"的理解与阐释,我们又如何能脱开莫斯的"礼物"不述,而直论古德利尔的<礼物之谜>呢?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Rohingya refugee crisis, especially in the aftermath of August 2017 violence which led to the exodus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across the border to Bangladesh. It analyzes the three-stage-plan proposed by China and the repatriation agreement between Myanmar and Bangladesh and argues that ethnic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issues are fundamental to the Rohingya conundrum. Without addressing these core issues, which thus far have been paid little or no serious consideration, there is a danger of recurrence of violence. While the Myanmar authorities are ready to address some of the immediate concerns, such as providing accommodation and food, evidences suggest that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have the political will, at least at the moment, to address the core issue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as well as the related security concerns.  相似文献   

20.
Whether a society encompasses few people or multitudes , whether its landhold is remote and its records without letters or its reach global and its renown etched in ink , disaster con-tradicts its 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