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斯·韦伯和科尔曼都是社会学界的伟大人物,他们在社会行动理论层面都颇有研究,马克斯·韦伯是古典理论的代表人物,而科尔曼则无疑是现代社会行动理论的代表。两个时代的人及其理论都具有典型性。对古代和现代理论的比较,可以发现理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法是一套系统有序的方法,以精神分析法中的无意识理论、梦的解析和镜像理论,主体结构理论分析电影《画皮2》,探究其中人物心理成因和电影哲学层面美学层面的理解有着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猎杀者们》,作为其"冰山理论"运用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品,以其精练、简洁的人物对话模式而著称于世。本文将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本视角,分析小说第一场景中的语篇连贯形式,突出人物对白中的言外行为对语篇连贯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笑汀 《老年人》2010,(12):50-50
湖湘联坛的大师级人物,主要有两个认定标准:一是作品的质量或数量能够征服读者;二是在保存有关楹联创作的人物、作品、理论资料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宋铖铖 《现代交际》2013,(10):65-65
“扁平人物”是作家按照一个单纯的意念或特征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具有单一性、固定性、夸张化和漫画化的特点。自E·M·福斯特在其理论著作《小说面面观》中首次提出以来,其在不同文学类型中都有独特表现。系统分析“扁平人物”在不同文学类型中的叙事表现,发掘其在作品中的文本价值及结构功能意义,是对经典理论的重新审视,亦是对现实创作的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6.
袁元  彭家海 《现代交际》2012,(10):70-71
用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天后赫拉作为人物原型,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小说《冰与火之歌》中在权力的游戏中一步步迷失人格的悲剧人物——瑟曦王后。并试图通过瑟曦和赫拉的比较,从她们的身份地位、性格以及各自儿子的性格三点出发,来分析瑟曦悲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语言的新方法。为了使对话更成功更有效,说话者有时不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本文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分析了特定背景下角色之间对话的言外之意,以求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黎黎 《现代交际》2014,(11):29+28-29
凭借其讽刺性的语言,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爱玛》一直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本文尝试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小说《爱玛》中的人物对话,揭示了人物对话在发展小说情节、展现人物性格方面的重要性,加深对小说讽刺语言的深刻认识,从而证实运用语用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先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发表,这充分展现了卢卡奇的伟大之处。卢卡奇物化理论内容十分丰富,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当今时代,物化现象依旧普遍存在,研究学习卢卡奇物化理论,对于中国甚至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又称“人本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罗杰斯(C.R.Rogeres)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布劳和达伦多夫分别是社会学中的交换理论和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理论并非全然相互排斥。文章认为,由于存在着内容上的相互包容、相互衔接和相互重叠,我们可以在引入新的学术概念——社会圈子的基础上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而成为一个包含有交换和冲突在内的社会互动理论,以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人们社会行动的全貌。  相似文献   

12.
默顿是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超越帕森斯的宏大理论范式,开创了该理论流派的"中层"传统,成为二战以来世界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默顿开创的中层理论范式充分体现了他的理论创新能力,其中层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此理论,本文将做大概论述。  相似文献   

13.
作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观点已受到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和重视。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贡献在于人格的自我实现理论、心理科学观以及该理论在具体领域中的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4.
美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斯坦利·费什以独创的读者理论闻名,其读者理论建立在对读者阅读经验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文本的历时性阅读、文本意义的反思与探寻、文本阅读的结果三个方面阐释费什的文本阅读理论。  相似文献   

15.
佩珀作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论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其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其理论精髓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有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小红帽进行新的解读。首先,用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原理去分析小红帽的心理活动,从而揭示小红帽和其他人物的关系。然后,根据人格的三重结构来阐释小红帽是如何压制本我,展现自我,最终达到一种超我的境界的,生动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过程,对以后解读作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以一种独特的认知话语和思维方式展开叙述,继承了复调抒写的艺术特征。她将多种声音、多种立场、多种思想一一呈现,将人物的内在挣扎,矛盾心情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他们进行了共时性的描写。本文将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出发,从人物关系、语言技巧、时空安排等方面具体对其复调理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合作原则理论,对莎士比亚的喜剧《维洛那二绅士》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对话,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探究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研究发现,《维洛那二绅士》中有大量违反合作原则的对话,作者通过隐含的会话含义来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继而传达戏剧中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本框架,分析了英国著名小说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并深度解读了其中三位关键人物的行动与心理。小说中三位男主人公和弗洛伊德所阐释的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三个层次存在着契合关系。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小说从微观的视角展示和论证了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20.
自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理论以来,各国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褒贬各半。本综述立足于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从国内外学者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生成语境以及对文化工业理论的评判进行探析,以期通过对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的梳理,为今后继续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