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康的《儿女英雄传》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广受争议。论文从\  相似文献   

2.
《儿女英雄传》大部分副词重叠式与基式在文中同现,这是其特色,便于比较两者的异同。与它创作前后的作品相比,重叠式副词数量多且用法独特,对研究副词的重叠很有价值。《儿女英雄传》副词重叠式与基式相比,主要表现为重叠式在构成上儿化较多,语义上义项偏少,与否定副词及其他副词,与结构助词“的”的组合功能上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3.
《儿女英雄传》及其序文揭示了文康的小说创作理论。斯理论具有较充实的内蕴:"其旨少远、词近微、文可观、事足鉴者"方为上乘小说;提倡塑造既具"英雄至性",又有"儿女真情"的复合式人物性格;严格区分"正附、主宾、伏应、虚实",潜心设置"闲笔闲墨"的结构法则。文康的小说创作理论表现了重视反映社会现实,强调文学的讽谕作用,着意发挥章回体小说的艺术功能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采用的是19世纪中叶的北京话,在近代汉语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运用现代语言学中的分布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考察分析了<儿女英雄传>中的动结式.  相似文献   

5.
0.1 《儿女英雄传》是近代清人所著的白话小说,以通畅的北京口语写成。小说中的语言,与近代汉语的特点非常一致,其中的叠词尤为丰富,曾有学者为此专门作过论述。本文将就形容词重叠的问题作一些探索,而不涉及其他词类的重叠。所收例句均引自上海书店1981年2月版《儿女英雄传》(以下简称《儿传》)。 0.2 寻求一些构词形式的发展轨迹,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和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虽然不直接考证这个问题,但希图通过《儿传》中形容词重叠现象的考察,能为  相似文献   

6.
《儿女英雄传》的叙述技巧非常出色。其最特别的,是文本中作者频频现身。这种“作者现身”有违小说发展为一个成熟文体之后“作者隐退”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说书人”对作者的指涉以及书中人物对作者及小说本身的评论。这一技巧神似后现代文学中的“元小说”。但是,小说中一次次的“作者现身”,只不过是作者个人情绪的一种宣泄,意在赢得读者对作者的认同;元小说恰恰相反,它是要解构作者权威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数据库数据对《儿女英雄传》中副词“很”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并与现代汉语中的“很”相比较。  相似文献   

8.
9.
近几年再版的清代满族作家文康的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我们见到的有三个版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本(名为《侠女奇缘》),西湖书社1981年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松颐校注本。三种版本不尽相同,各有长短,无疑为我们今天研究这部颇具民族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方便。更令人欣喜  相似文献   

10.
论《伤逝》中的涓生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鲁迅的“手记”为入角,以乐黛云的评述为契机,按涓生婚前、婚后、求生三个阶段及子君感情的变化重新认识涓生形象;通过对这场爱情悲剧内涵的分析,明确指出小说的意义在于“用病态的观念去反抗封建传统会导致失败”;涓生的性格是鲁迅所鄙视的,但遭遇则是鲁迅所同情的。同时指出“沉郁”是作品的特色,《伤逝》是对当时流行思潮给青年学生带来的某些迷惘的揭示,作品的深度达到了当时的高峰。  相似文献   

11.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凉山地区旅游的发展有许多依托条件,而民族服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彝族服饰对凉山地区旅游形象具有强化作用,凉山地区旅游形象的构建离不开彝族服饰;通过彝族服饰可以加强凉山地区旅游形象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心理成长历程的分析,探讨并阐述了青年在战争中成长,获得男子气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服装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不同状况。近年来,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与其他服饰文化不断的融合,在世界服装文化舞台上大放异彩,服装作为一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产业,不可能也不可以脱离其他文化而单独存在和发展,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特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得以充分运用,既能传递民族文化内涵,又能传递现代时尚信息。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将我国传统的服装款式、色彩、布局特点、面料、图案等特点和各种配饰元素完美结合在一起,就能使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重新演绎出现代时尚气息。  相似文献   

14.
《儿女英雄传》中的比况助词共有"一般"、"似的"、"一样"、"般"、"也似价"、"也似的"、"价"、"相似"、"似价"、"也价"等10个。每个比况助词的形式、附着对象的词性、搭配动词的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比况短语的句法功能、语法意义等均各有特点。较之于现代汉语中的比况助词,《儿女英雄传》中的比况助词在数量上更为丰富,所能搭配的动词也更加广泛,附着对象的类型也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15.
有着浓厚民族情感和家国同构意识的中国作家,通过小说叙事自然地将家族兴衰史与国家命运历程紧密相连.在他们创作的中国现代家族背景小说中,通过展示叛逆者形象对封建家长制度和礼教规范强烈不满的情绪和追求自由与民主的愿望,启悟人们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对个体生命本真价值和精神家园终极意义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原因 ,整个清代满族贵族有使用家奴的习俗 ,家奴的地位和处境不同于奴隶制度下的奴隶。在《儿女英雄传》中的安家就有许多家奴 ,对安家的家奴进行分析研究 ,可从一个侧面了解满族的社会制度和习俗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儿女英雄传》“盖定稿道光中”;最近广西人民出版社再版《侠女奇缘》重印说明中也说:“成书时间约在道光中叶,距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我尚不清楚所以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但是我以为“定稿道光中”的论断是不准确的。谈及成书的年代,我们首先必需了解文康其人,然而关于作者文康,我们知道的很少。据我了解: 文康字铁仙,号晋三,《儿女英雄传》署名燕北闲人。姓费莫氏,隶满洲镶红旗人。曾祖父温福,官拜工部尚书,军机行走。祖父勒保,做过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平苗有功封威勤侯,嘉庆年间与永保先后出任过两江总督。勒保生五子,文康之父英绶二次做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由此可见文康生于簪缨世家,  相似文献   

18.
《儿女英雄传》是清代文康所作,反映的基本是十九世纪中叶的北京话,龚千炎先生认为:“《儿女英雄传》处于近代汉语发展为现代汉语的最后阶段。”“研究《儿女英雄传》可以上窥《红楼梦》的语言,下探当代的北京话,从中看出近代汉语(北京话)发展的脉络。”①基于此,本文以《(儿女英雄传)虚词例汇》(龚干炎主编)为材料,以近代汉语复音虚词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对近代汉语最后阶段的复音虚词的使用特点、结构特点试加以分析。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过程早在六朝时期就开始了。在复音化过程中,受汉译佛经等因素影响,实词由单音节发展为复…  相似文献   

19.
从《浮生六记》女性的爱、美、聪慧、反叛等同中有异的方面对女性形象加以比较,展示其独特的形象,为人们立体化地分析、理解、欣赏封建时代的女性提供多元的审美视角,进而对其悲剧性命运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上海报刊中的服饰时尚信息是民国史和服装史研究的重要素材,但是存在如何准确取得信息和正确运用的方法论问题.就民国上海服装史研究而言,当时上海报刊中的服饰信息既显重要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此类信息可以基于由资料收集、指向归类、信息提取和图景构建等四部分构成的模式加以选取.它们主要有服饰时尚的描述型、评价型以及外来服饰流行信息等三大类别,且对于当时的衣着风尚以及服装史研究各有不同的作用.根据服装史研究的相关目的和内容,依据信息选取模式和信息分类,合理、有效、科学地应用当时报刊中的服饰时尚信息,可以真实地展现民国上海服装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