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宏观调控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力度,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在辨析区域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定位与区域经济调控法的关系,就我国宏观调控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调整所涉及的合理确定宏观调控法与区域经济调控法的界限,合理确认区域经济协调中宏观调控与区域调控的职责范围,将跨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纳入宏观调控法的范畴,以及确认与规范区域经济调控中的地方利益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方向与主要策略;其次,对宏观调控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进行了剖析;最后对房地产的信贷投向与风险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致力于研究土地供给量对我国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本文采用1999年--2009年我国30个省市土地供给量、房地产价格等相关数据,建立Panel Data计量模型,研究了我国房地产价格区域差异,旨在土地供给量对我国区域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土地供给量的确是影响我国区域房地产价格重要因素,土地供给量对我国各地区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差异程度各不相同.土地供给量对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影响程度最为显著,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对土地供给量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浙江和陕西为东西部代表省份,测算了1997-2017年间两省及省内各市域的经济密度、变差系数及相对发展率,对东西部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浙、陕两省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浙、陕两省的经济密度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两省之间差异明显;陕西的变差系数变化较大,省内不同城市相对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浙江省的变差系数比较平缓;省内各城市相对发展速度相对均衡.究其原因,浙、陕两省经济发展差异主要受制度性约束与政府行为、经济结构与经济类型以及地域文化心理等因素影响.面对这一差距,陕西省应大力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非公经济,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继续深化市场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业市场机制失灵,政府调控房价应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通过扩大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调整结构性减税政策,降低房地产业税费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政府应按照市场需求加大居住房供应量,控制购房信贷投放。相关政策实施后,必将使房价在平稳中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实际购房能力逐步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杠杆率过高被认为是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杠杆效应表现为,杠杆率越高,房地产价格的波动越大,越有可能出现“价量齐升”的局面.我国三类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波动都表现出“杠杆效应”,但各不相同.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杠杆率均较高.其中,一线城市的高杠杆率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比重最高,二线城市的高杠杆率主要表现为个人消费者的个人贷款比例最高.由此可预期,政策调控对一线城市的房价影响最深,但是房价的表现并非单边的;对二线城市房价的单边影响最大,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都将导致二线城市的房价有所下调;对三线城市的房价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2002-2012年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市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竞争力指标对房地产价格均具有正向作用,但是作用大小具有差异性.其中,经济发展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大,生态环境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最小;分区域而言,东部城市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要大于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竞争力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大于全国和中部地区.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央近三年来对房地产业实行了越来越严厉的整顿与规范,目前宏观调控效果已开始显现。但是阻碍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宏观调控的进一步推进仍有不少阻力。文章从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金融市场、地方政府行为等角度分析了阻碍房地产宏观调控顺利推进的主要原因,并得出了生产者主权是阻碍房地产宏观调控实施的关键性因素,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管理目标的差异是影响宏观调控推进的重要因素。而国内投资渠道的狭窄和外资的大量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调控效果。最后根据相关分析提出了减轻房地产宏观调控阻力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土地、金融、税收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将2009-2011年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发量、销售量、房价、保障性住房建设变化与2003-2007年间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当前房地产业虽然仍保持较快发展,但是商品房销售量和房价的增幅都明显回落,说明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房地产投资作为房地产业投资水平的代表变量,代表土地控制变量的为土地供应量,代表信贷控制变量的为银行对房地产业的国内贷款总额,代表间接金融控制变量的为M2与各期利率,使用2003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多变量协整方程对我国房地产投资宏观调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土地供应量、房地产信贷总量、货币供应量都对房地产投资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其中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土地供应次之,信贷供应量的影响最小,同时土地供应量、信贷供给水平与货币供应量均为房地产业投资水平的格兰杰因。由此可见,我国现阶段的房地产投资与货币政策与土地政策关系极为紧密,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与土地政策可以有效地控制房地产业的投资水平,从而对房地产投资进行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来我国大陆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及区域间房地产价格的差异,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大陆房地产价格的因素,指出形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差异的原因,即东部较高的房地产价格是由过量的投资需求引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逐年增长,而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如果不能均等地在各地区之间分配,则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相对指数和绝对指数测算了安徽的区域经济差异,并运用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对安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分析,认为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处在增速不断的扩大的增长过程中,且造成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各个区域内部差异构成.因此建议政府采取措施降低经济差异的增长速度,并以降低组内经济差异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宏观调控的过程。调控的目标是“三个基本”: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以2003~2009年的数据分析,上述三个目标均没能实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不足、部门利益和集团利益的掣肘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自然属性等。完善房地产调控机制的基本着眼点是优化房地产政策过程,防范房地产市场变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波动与宏观调控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建立马尔可夫转换模型并应用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分析,发现1998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上升周期,但增长快慢程度经常改变,宏观调控政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惯性和宏观调控的时滞、调控政策多元化目标的冲突及着力点不当、执行力度和贯彻落实不彻底等导致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不佳。为此,要从明确调控目标、完善调控手段、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做出努力,使房地产宏观调控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域差异的房地产价格波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2008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研究各地区房价波动的成因。结果如下:从全国范围来看,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价的上升、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是推动全国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其中,东部地区房价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土地价格的影响;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是中西部地区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同时,西部地区房价的上升还受地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房价的疯狂上涨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国家干预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增加有效供给、区别信贷政策和灵活税收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帮助普通居民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同时也可以保证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就刚刚出台的 "新国十条"政策的规定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其中的创新点,表达自己的对策建议,希望对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低迷的现状,地方政府纷纷采取救市措施,中央政府以及相关组织对这些措施表示肯定.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导向目标以及福利保障目标,我国现阶段采取的是经济增长导向目标优先.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次序的确定依据是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实国情.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生存需求为主的阶段,而房价收入比高于世行标准的国情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我国现阶段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目标以福利保障为优先.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分布因素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地理位置、市场规模、开放水平、劳动力素质和政策优惠水平相似的条件下,江苏、浙江两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均有较大差异,而利用当前的研究理论却无法解释这种差异。设置国有资本要素并将其引入实证后发现,江苏、浙江两省在FDI存量和流量上的差异是由于二者国有资本存量差异而导致的,即国有资本额度对促进FDI流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1978‐2012年的有关数据,结合多元统计多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建立统计学模型,分析福建省区域经济存在的差异,探寻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30个省、直辖市的18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区域间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高,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低。总体来看,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之上的,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