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健任 《中国扶贫》2016,(16):46-49
“互联网+”众人皆知,“构树+”你听过吗?构树,是标准的先驱植物,民间称其为恶树。所谓“恶”是指其适应性强,分布广,能耐北方的干冷和南方的温热气候,耐干旱、耐盐碱、耐潮湿,从海南的田间地头到甘肃的荒山野岭都能生长。  相似文献   

2.
构树扶贫     
2015年,浙江金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到贵州省务川县参与构树扶贫试点,投入资金3700万元,建成年产4000万株杂交构树育苗基地、年产3万吨构树饲料加工厂、5000只"构树羊"示范养殖场各1个,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两年来出售种苗4000万株,生产饲料3万吨,出栏构树羊3000多只,实现利润1600多万元.目前,务川县已有3家企业参与构树扶贫,种植杂交构树2万多亩,组建了53个农民构树专业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农户1721户6845人,户均增收1800元.截至2016年底,贵州、安徽等11个省区市的35个县开展了构树扶贫工程,构树种植面积15万亩,带动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  相似文献   

3.
谢冰 《中国扶贫》2017,(16):76-77
山西临汾市蒲县黎掌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364户,1200余人,有耕地1800余亩,人均耕地1.5亩,而且多为坡耕地,是典型的山多地少村.村民过去传统以种植玉米为主,每亩收入不足300元,大部分村民处于贫困线以下. 去年春天,驻村第一书记郭伟来到黎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姚金城家,给他讲解了杂交构树的特点和功能,详细给他算了一笔账:种植10亩玉米,养5头猪,每亩玉米收入300元,每头猪收入1000元,全家一年收入也就是8000元左右,郭书记鼓励他转种杂交构树,用构树作饲料,多养几头猪,收入会有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水学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应用相当普遍.植物造景是把我们所需要的植物材料在发挥园林综合功能的需要、满足植物生态习性及符合园林艺术审美要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创作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它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还可以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植物造景过程中以植物为设计素材,要考虑到植物是一种有机体.植物可以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通过科学研究表明植物还会产生负氧离子及抗生素等各类物质,这与风水学植物会产生气场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使得植物在风水学中有着趋吉化煞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植物造景方面主要有树木、植物的合理栽植的方位,如何合理表现植物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植物的形态、色彩之间的搭配与和谐均衡,及植物在不同季相中的配置.  相似文献   

5.
石墙是山地城市中的独特景观,其作为一类受干扰较弱的城市残存近自然生境,对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石墙景观上的植物为对象,调查研究其物种组成及特征,并揭示物种的传播机制和繁殖策略。结果显示,重庆主城区共有石墙植物221种,分属于8 0科175属;乔木优势种为黄葛树(Ficus virens),灌木优势种为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和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草本优势种为蜈蚣草(Pteris vittata)、蒲儿根(Sinosenecio oldhamianus)、贯众(Cyrtomium fortunei)、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和假粗毛鳞盖蕨(Microlepia pseudostrigosa)。石墙植物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共有158种,占物种总数的71.49%,其中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分别占42.53%和28.96%;其次为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常绿和落叶木质藤本较少。石墙植物繁殖方式主要为种子繁殖和兼性繁殖,繁殖体传播方式主要为风力传播和鸟类传播,分别有119种和60种。石墙植物以乡土植物占优势,约占物种总数的81.0%。本研究结果可加深公众对石墙景观植被的正确认识,并为山地城市近自然垂直绿化和立体景观构建提质提供物种资源和配置参照。  相似文献   

6.
王建廷  李旸 《城市》2009,(8):22-26
一、生态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一)生态城市的产生 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eco-city)是由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相似文献   

7.
1930年5月,《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了陈封怀教授的《吉敦路线间植物生态的初步观察》.根据文献学上的考证,这可能是中国首篇生态学论文.此后,中国生态文化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曾经长期处于蛰伏状态,但最终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兴起.80年代以后,有关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精神的言说迅速增殖.经过此后30多年的发展,人文领域的汉语生态学已经繁衍出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涉及政治、城乡规划、法律、文学批评、历史、教育等众多领域,升级为引人瞩目的思潮和社会实践.它既深刻地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和政府层面的运作,也规范着各种经济-社会实体的发展,更渗透到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8.
国家环保总局曾经在2003年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等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到现在,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早已远不止这些,它们对我国的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最有影响里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黑人社会中女权的申辩者。我国学术界最早开始研究她的文学著作始于1980年,主要关注她的著作中的妇女主义问题。其中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结合,将生态恶化与女性附属地位联系在一起,认为二者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发生恶性循环。本文通过剖析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来了解生态女性主义其中期望构建一种平等、互助、友爱的社会制度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0.
一、生态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一般是增加人文景观,减少自然景观.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工环境的无序膨胀使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在享用城市的便利条件与优越经济文化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本世纪初召开的第五次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与第三届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主题都是要建设生态城市、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着重提出生态城市建设五个层面: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设计与规划界探讨最多的词汇,也成为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生态的城市不仅维护了植物及动物的生存环境,同样,也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渴望:在一种不被干扰、生态的条件下享受城市便利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矿业开发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严峻,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述了恢复生态学在废弃地治理方面的应用,介绍了地球化学治理、植物修复技术,探索将地球化学技术与植物修复技术,结合"3S"技术多学科协同立体式的恢复金属矿山废弃地,及时有效的动态管理,监测预测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进展,为我国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工作设想了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已知的3万多种植物中,有354种植物受到国家保护,其中属于“国宝”级的一级保护植物有8种,它们是:1、水杉。杉科,落叶大乔木,为我国珍贵的孑遗树种之一。其树史可追溯至白垩纪,被世界生物界誉为活化石。产于我国重庆的万县、湖北利川、湖南龙山和桑植等地。1941年发现,1948年命名。2、银杉。松科,常绿乔木,也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树种之一。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西南地区被发现,存世量极少。3、珙桐。珙桐科,落叶乔木,亦称“鸽子树”、“水梨子”。属我国独有,分布于湖北西部、四川、贵州及云南北部。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4、桫椤。木本,桫…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为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和世界范围内频频显现生态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核,是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微妙平衡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上的伟大开拓,有利于我国实现社会建设各方面的转型升级,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张志 《老人世界》2014,(11):64-64
黑木耳,又名云耳,是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朽木树上的一种食用菌,并因其颜色淡褐,形似人耳而得名。中国是木耳的主要生产国之一,产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陕西等地。远在公元前73年的《礼记》中,就有“食所加庶,羞有芝柿”的记载,并在苏恭等人写的《唐本草注》一书中,记有“桑、槐、楮、柳、榆,此为五木耳……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栽培方法。而以上提到的芝柄、蕈,指的就是菇和木耳,可见我国采食、利用黑木耳的历史十分悠久。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来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连同我们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同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充分表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部分,为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良好的生态意识来指导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民生态意识提升问题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为未来农民生态意识的改善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6.
袁刚  魏建 《职业》2009,(11)
中职生态德育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德育课程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与德育模式.它是教育工作者针对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培养目标,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与互惠互利的生态道德观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生态德育目的、内容、方法、途径、要求、注意问题等方面的指导、教育的一种生态德育模式.其目的是引导人们为人类的持续发展与长远利益,以应有的道德理念与实际行动去保护自然环境、维系生态平衡,自觉养成保护自然界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一些天然植物,如迷迭香、白千层、刺桧木、丝柏等都有治疗头皮屑的作用。头皮产生皮屑的同时还常伴随发痒及发炎,而鼠尾草等植物萃取成分,有抗炎止痒的功效。材料:迷迭香3株,鼠尾草1株,白醋1瓶(约600毫升)。做法:香草洗净晾干后,浸在白醋中约1个月,然后把这种香草醋倒入热水中,浸泡头部并同时按摩头皮。除了使用香草治疗之外,还应多摄取各种矿物质与维生素A、维生素B 2、维生素B 6等,同时要注意睡眠质量和保持精神愉快。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正向发展(PYD)把青少年看作有待开发的资产,认为所有青少年都能够顺利过渡到成年,最终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个体.PYD以恢复力和发展系统理论模型为理论基础,在研究过程中遵循普遍性、力量为基础、有意义的青少年参与以及社会生态四个原则.PYD的目标在于赋予青少年各方面素质,以利于其顺利进入成年期.PYD理论既充实了我国传统青少年发展理论,也为国内青少年发展实践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早期功能主义理论对后来的帕森斯(T.Parsons)和默顿(R.Merton)的结构功能主义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但严格说来,后者并不是前者发展的新的阶段,因为早期功能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固有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以实证主义为特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后来为另外的一些社会学者和社会人类学者所发展,这个学说的代表人物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 Brown)和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aski)所创立的功能人类学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风靡全球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功能人类学与中国社会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它对中国社会学发展有过重要影响。“1936年,英国功能  相似文献   

20.
太阳是把“双刃剑” 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通过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吸收阳光中的能量茁壮生长.植物叶绿体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三类,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含有前两类,藻胆素仅存在于藻类植物中.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一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最重要的色素,实际上存在于所有能营造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原核的蓝绿藻(蓝菌)和真核的藻类等生物体中.光合作用是通过合成一些有机化合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叶绿素从光中吸收能量,然后能量被用来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