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地处鄂西北山区,因境内有云雾山、马鞍山、邱家山、白日山、李家山五座大山而得名.五山钟灵毓秀,山奇水美,素有"湖北十大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全镇版图面积250平方公里,辖20个村,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2007年GDP3.98亿元,财政收入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28元.  相似文献   

2.
华阳镇位于成都市南郊.长1 3公里、宽80米的天府大道(南延线)直通天府广场.成都市城市向南发展和市行政中心南迁以及本镇的区位、资源、交通、人居环境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这里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片热土.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111265人(其中城镇人口65527人),辖1 3个社区,1 4个村.城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按照成都市城市规划修编,华阳到2020年城区面积为27平方公里,人口35万).200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8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亿元.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南漳县巡检镇福利院,承担着全镇24个村,3.56万人的敬老养老重任.多年来,该院不仅用真情与汗水把福利院精心筑造成老年人的幸福港湾,而且先后12次被市、县民政局和镇党委评为"模范福利院"和"敬老养老先进单位".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打造敬老平台.  相似文献   

4.
华阳镇位于成都市南郊。长13公里、宽80米的天府大道(南延线)直通天府广场。成都市城市向南发展和市行政中心南迁以及本镇的区位、资源、交通、人居环境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这里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片热土。全镇幅员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111265人(其中城镇人口65527人),辖13个社区,14个村。城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按照成都市城市规划修编,华阳到2020年城区面积为27平方公里,人口35万)。200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8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亿元。  相似文献   

5.
信息汇报     
《老年人》2000,(12)
桃源县龙潭镇老干部争当税法宣传员 桃源县龙潭镇今年有 27名老干部受聘,义务宣传税法知识,足迹遍布全镇 35个村,促进了税款的缴纳。至 6月底,全镇仅车辆税就上解税款 6. 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6%。 (谌兴昌、覃辉 )退休干部刘震与村民联营发展水果生产 桃源县水电局退休高级工程师刘震,去年回原籍陬市镇塞水村桃子湾组,帮助村民发展水果生产。今年初自筹资金 3万元购买果苗,与该村 30多个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共种优质水蜜桃 100亩,成活率达 95%, 3年后将挂果受益。  (麻小和 )湘潭县老科协为社会发展献智出力 湘潭县老科技工…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兴国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截至2014年底,全县仍有重点扶贫村16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54.27%;有贫困人口10. 83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1.6%.  相似文献   

7.
《中国扶贫》2017,(21):16-19
农民代表:乐开了花 土地承包期延长、脱真贫真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项项好政策让党的十九大代表、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农民毕腊英乐开了花.他介绍,高平市12个贫困村、9000多名贫困群众中,已有10个村、7000多人脱贫."不少贫困村都确立了特色产业,村集体有了收入,贫困户也有了靠山.我们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找准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脱贫攻坚更有信心了!"毕腊英说.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泰兴市河失镇大力发展老年体育事业,至目前为止,全镇用于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投入达40万元,60%的村(居)依托老年活动中心,成立了村(居)老年体育活动队,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已达3000人,占老年人口的30%。  相似文献   

9.
2016年3月,西藏首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曲水县达嘎乡三有村动工.按照"有房子、有产业、有健康"的三有要求,统一规划,配套建设了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村委会、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了奶牛和藏鸡养殖、药材种植等产业.2016年7月,来自曲水县3个乡10个村的184户712名贫困群众,陆续搬进了三有村新家,产业项目也同步投产,10月开始盈利.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鲁甸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是昭通市的南大门,国土面积1484平方公里,辖10镇2乡,94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5.39万人,居住着回、彝、苗、布依等13个少数民族9.27万人,占总人口的20.47%.鲁甸自然灾害频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县有8个贫困乡镇、66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3.8%,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长寿区属市定插花贫困非重点区,目前有脱贫村10个,脱贫户5733户,脱贫人口16330人.在脱贫攻坚中,长寿区积极探索,创新思维,首创扶贫项目前期审批"五个简化",扶贫项目建设管理"四步工作法"以及扶贫培训"六个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2.
邱海鹰 《中国扶贫》2017,(17):45-48
川东革命老区华蓥市是四川省首批"摘帽"的5个贫困地区之一,全市有2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6394户17397人,79%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地质灾害区、采煤沉陷区、旱山区、渠江洪灾淹没区"四大特殊贫困类区".面对脱贫奔小康最难啃的"硬骨头",华蓥市政协号召全市政协委员、工商界人士参与"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 在"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中,该市政协委员、工商界人士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3.
许锐 《中国扶贫》2016,(21):69-71
为进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江西省瑞金市制定了"两年实现脱贫攻坚、绝对贫困基本消除、贫困村全部退出"的目标,笔者实地调研的瑞林镇上芫村就是市"十三五"贫困村之一. 上芫村位于瑞金市西北部,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距市区75公里,全村11个村小组, 312户1588人,党员14人,有耕地面积1068亩,林地面积14405亩.目前全村尚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49户、贫困人口181人,占总人口的11.4%.  相似文献   

14.
幸福密码     
河南省新郑市具茨山位于新郑市西南部,属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具茨山管委会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其中省级贫困村10个、郑州市级贫困村2个,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2016年1月22日,河南省新郑市具茨山管委会搬迁仪式在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内举行.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项目位于新郑市新市镇、辛店镇镇区,总投资10亿元,社区按照"六通十一有两集中"的标准建设,计划安置具茨山管委会全部12个行政村.此前,经过一年多建设,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大槐树村185户村民和柿树行村277户村民相继领到新居钥匙,即将搬入新社区,其余10个村的村民有望今年年底实现入住.  相似文献   

15.
应当充分肯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广大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绝大部分群众过上了温饱生活,一部分人正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然而,在总体形势大好的同时,农村中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值得重视的问题──返贫。据江苏省盐城市农调队对该市10个村的两次抽样调查,1992年底,这10个村4200户中,有贫困户504户,占12%,主要是人多地少的农户和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时隔两年,又对这10个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却大不一样。这10个村户数已增至4315户,共有贫困户366户,占8.5%,贫困率下降了3.5个百分点。在366户中,上次调…  相似文献   

16.
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28省、市、自治区抽取了280个农区村庄作为了解农村社会经济运动情况的固定观察点。山西省有10个,即应县的小临河村、灵丘县的道八村、平定县的立壁村、太谷县的武家庄村、平顺县的小赛村、高平县的谷口村、临猗县的黄斗景村、乡宁县的西廒村、柳林县的李家凹村和定襄县的镇安寨村。这10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06,(31):48-49
安徽合肥长丰县三十头乡吕面坊村的孩子,比一般的村子要多出一倍来.因为村里的28户人家,有21户寄养了残障儿童,村里寄养的残障儿童有50多个.而在三十头乡像吕面坊村这样的村庄有很多,寄养的孩子有250多人.那些寄养家庭,有的已经有30多年的寄养史,有的同时寄养三四个儿童,有的一家母女婆媳几代都寄养儿童……这些村庄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寄养村".  相似文献   

18.
胡胜华 《中国扶贫》2017,(22):29-31
武汉市黄陂区蔡家榨街凤凰寨村,是一个有3个自然村、224户、739人的小山村.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支柱产业缺乏,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土地大量抛荒,村塆一片萧条.2014年,凤凰寨村被列为武汉市271个贫困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80人.  相似文献   

19.
森林 《现代交际》2007,(12):55-56
这次的问题,是如何分辨谁的话是真话。以前有个著名问题:诚实村跟谎话村在相邻的地方,每个村门口都有一个守卫,你不知道哪个是诚实人,哪个是谎话人。守诚实村的不一定是诚实人。守谎话村的不一定是谎话人。诚实人只会说实话。谎话人只会说  相似文献   

20.
十八洞村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的一个纯苗族村.2013年,有225户、939人,人均耕地仅有八分.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县平均水平4903元的41%.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贫困人口542人,贫困发生率高达百分之57.7%.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全村35岁以上光棍汉就有4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