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重阳节慰问惹哭女支书,豁出命要让荒村富起来 2015年重阳节,河南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支部书记郁林英和驻村书记陈军等人登门看望村里的老人.一行人来到刘明生老人家里,这位老党员握着陈书记的手,颤声问:"陈书记,你说咱们庙荒村能富起来不?"  相似文献   

2.
苇笛 《老年世界》2009,(2):22-22
身边不少老人,包括我父母,最忌讳别人说他们老了不中用了。有的老人还“有志不在乎年高”,不顾体弱和反应迟缓,遇事勉为其难,结果不尽人意,甚至酿成了悲剧,让人惋惜。  相似文献   

3.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有多久了,人们把近邻变成了陌生人。如今,有人打破了这堵墙。他们彼此在生活和精神上互助、欢乐"度老",让晚年生活不再只依赖子女,让"近邻"成了空巢生活里最温暖的人。据中国老人及空巢老人数量增长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比例的5倍,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其中49.7%的老年人为空巢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原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了,可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多的子女却不能"承欢膝下"。空巢老人该如何快乐"度老",成为时下最严峻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界头村是位于赣湘边界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仅2600余人的村子里却有373名老年人,其中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占了绝大部分,加之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如何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一直都是难题. 老吾老的"界头模式" 2009年,界头村针对本地老年人群体较大且绝大多数存在养老困难的现状,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村里的老年协会为依托,率先建立起了一家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  相似文献   

5.
人老了,没事喜欢到处走走,看到好镜头,就拍下来上上报刊。这天去晨练,我向儿子借了台数码相机。在社区公园一角,见一群老人在引吭高歌,一个个神采奕奕的样子,实在让人感动。这不是现代老人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吗?我飞快掏出相机把这个场景拍了下来。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内某媒体刊登了一篇题为<乡村孝道让我忧心如焚>的文章,报导了一位人大代表对农村养老状况的调查.对全国31个省1万多人的调查显示,有53%的子女对老人感情麻木.报告中所披露的众多农村家庭亲情冷漠和老无所养的残酷现实,的确令人震惊与叹息.  相似文献   

7.
李黄珍  樊明茹  杨清清 《职业》2011,(19):12-14
护理老人的工作,数月如一的重复生活,要的不只是耐心,更是爱心、用心和真心。当你走近这些特别的家政服务员,你会发现,原来这些家政阿姨个个都是"全能冠军",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老人安心,是她们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失能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群体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已经超过3700万人,预计到2015年将接近4000万人.如何让失能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如今,老年人持卡可以免费乘坐公共汽车,这一举措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爱与体贴。但每当老年人上公交车刷卡时,得到的提示音是“老年卡”,这种直白的声音让老人感受温暖的同时又会莫名地有些失落感—人老了,搭车也要人照顾了。  相似文献   

10.
又到冬令进补时,邻居王大伯的几个子女送来了各种药酒、补膏之类,唯独小儿子别出心裁,送来一份2002年度《老年人》杂志预订分送单,最适合王大伯的口味。由此想到,“精神赡养”尽管已不是什么时髦的话题,但现实生活中有意识这样做的人还不是太多。对老人,儿女一般只考虑“常回家看看”,而对如何提高老人闲暇时间的生活质量,让老人精神上有所寄托,确保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则往往被忽视了。给老人订一份报刊,送点精神食粮,让老人在充裕的闲暇中开阔眼界,获得知识,对于老人安度晚年可真是再好不过的事儿。给父辈订份《老…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会像片中的桃姐一样徐徐老去,面临死亡;每个人也都会像Roger一样,看着身边的老人缓缓步‘入暮年,不得不接受生离死别的伤痛".电影《桃姐》的导演许鞍华曾这样说. 在全国近2亿的老年人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单身老人.据黄岩区老龄委调查,该区共有居家养老的无配偶(或丧失配偶)、无子女(或丧失子女)的单身老人1070多人,虽然他们多数享受低保、衣食无忧,但大多比较孤独,且部分单身老人由于年老久病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存在着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生活环境安全等问题.单身老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居家养老的单身老人独自生活更有诸多不便,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要为77岁的邹城农村老人王计兰养老的,不是她外出打工的子女,而是同样年迈的78岁的黄兴梅、80岁的张召娥.自今年4月以来,这种"互助养老"模式在山东省邹城市100多个村庄落地开花,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内陆县级市邹城的人口结构犹如全国老龄化的一个缩影.据2013年一季度统计,当地60岁以上老人17.9万人(其中城市老人5.53万人、农村老人12.3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49%.严峻的养老形势下,"互助养老"模式也就更显珍贵.  相似文献   

13.
“吃老广告”摸准老年人心理 安享晚年是老人和子女的共同愿望.可是人老了,病痛总是难免。老年人求医问药的迫切心态.恰好被一些不法商家“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为老人生产药品.为老人做广告.千方百计为老人提供“方便”:一些老人难免为之心动,想试一试;不仅买药,医疗仪器也买了一大堆。  相似文献   

14.
我今年71岁,退休前是名小学教师,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学了中医,常给老邻居、老同事做调理。我总想用所学知识减轻他人痛苦,也想让更多的人为老年人服务。2001年我走进北京市石景山社会福利院,看到几位老人精神萎靡,我边和他们聊天,边给他们做按摩,他们连连说真舒服。  相似文献   

15.
隔代教育是当今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许多忙于工作的年轻父母没时间带孩子,抚养和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实际落在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上.但是,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都与现代社会有所差别.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比较传统,要承担教育好孙辈的责任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寻求教育好孩子的方法途径,因此成立隔代家庭教育学校是极为必要的.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老协把辖区内老人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这些老人离岗不离职,参与到隔代教育中.  相似文献   

16.
马三立老了,已有几年不参加演出了。没有特殊需要,他很少出门了.平时就在马三立公寓和马三立老人园轮流住着。 虽是说相声出身,可生活中的马老喜欢静,读书、写字、思索是他晚年的三大爱好。无人造访,他能静静坐上半天。 他难得有这样的清闲,想见他的人太多,编辑记者老板伙计社会名流男女老幼,各色人等,不一而足。都想领略一下马老生活中的风采和幽默。 马老近两年心脏功能欠佳,医嘱要保证休息,不宜应酬过多。几个儿女一商量,决定让马老的二公子马志良作马老的监护人,全权负责马老的饮食起居,志良若不点头,想见马老就难了. 好在笔…  相似文献   

17.
清埙 《当代老年》2007,(10):35-35
世人大多认为:人老了自然也就返璞归真了,所以民间对老人有所谓“老小孩”之称。然而,现今的老人“出场”却越来越“虚伪”了,生活得越来越累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些老人的生活,与他们来一番全方位的接触。  相似文献   

18.
在新浪微博里有一个名为“社区百老惠”的微博,上面有一段备注“我们专注于关爱社区空巢老人,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尊严,让社区这个百老汇’能够成为‘百老惠”’。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的老人有两种:一种是觉得自己曾经奋斗过,退了下来,就心安理得地去研究长寿之道,美美地颐养天年了;一种是人老心不老,年高志更高,一如既往地为社会做事.这两种人向我们昭示一个人生的问题:老了应该怎样生活?  相似文献   

20.
最美不过夕阳红,江西省万载县建设局的离退休老党员,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却仍然过着有序的组织生活,晚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老人们说,这要归功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段旭. 身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段旭没有忽视这个"闲职"的意义.通过研究,他发现,老同志离退休后,心理和周边的生活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如何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作用,把分散的老伙伴们召集起来,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