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威 《城市》2014,(2):76-78
正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示范生态城市项目,对区域的绿色建筑标准做出了统一要求,"土建与装修一体化"作为节材和环保的重要措施被纳入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标准。天和园一期工程作为中新天津生态城首批开发建设的商品房项目,实施了全装修。  相似文献   

2.
孙晓峰  黄雅贤  尹波  范靓 《城市》2012,(10):37-41
一、项目背景生态城是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建设生态、环保和节能为主题,积极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最新尝试。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成立之初,中新两国技术团队联合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指标体系,其核心思想是节约能源。指标体系中有代表性的指标,如绿色建筑比例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小于20%、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为150吨二氧化碳/百万美元GDP以及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约50%等,都超过了国内标准,甚至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持平。  相似文献   

3.
杨彩霞  尹波  周海珠 《城市》2012,(11):53-57
一、前言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两国合作的新亮点。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方面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规划控制性指标,中新生态城的绿色建筑比例  相似文献   

4.
河北雄安新区建设模式既可以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模式和瑞典哈玛碧生态城区模式,又可以借鉴中新天津生态城模式.中新天津生态城与河北雄安新区在建设定位和建设理念等方面高度契合,使模式借鉴存在可能性.河北雄安新区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新天津生态城有必要将已积累的能复制、 可推广、 国际先进、 中国特色的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经验,供雄安建设绿色智慧新区借鉴或复制.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的7项重点任务,均可以从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模式中获得经验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工作的推进依赖于相关专业人员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执行,根据评价标准制定建筑设计策略可以有效控制绿色建筑的实施效果。通过对传统建筑设计流程的梳理,分析绿色建筑设计各阶段的过程文件,结合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条款要求,对绿色建筑的前期设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阶段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解研究,探讨每个阶段的具体设计原则及策略,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具有各专业在统一流程框架内互相配合协同完成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晓娟  王建廷 《城市》2013,(1):65-68
一、引言2012年4月,财政部和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高星级绿色建筑提出奖励标准,并针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指出今后我国绿色建筑工作的发展方向。《实施意见》的出台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郑福居  魏慧娇  孙晓峰  杜涛 《城市》2012,(11):46-49
一、项目概况2011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公屋项目将首次在中国落脚,今后天津将会参考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公屋建设模式,在生态城建设一批绿色节能并且舒适的住宅建筑来满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在公屋的管理过程中也将充分参考新加坡的管理制度,对最低居住年限进行规定并对住房空置的情况进行处罚,杜绝投机炒作的行为,公屋实际上属于一种新型廉租房。  相似文献   

8.
张智 《城市》2008,(9):27-30
2007年11月,中国政府与新加坡政府签署了有关在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2008年5月,《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对外发布,9月底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9.
雷鸣 《城市》2013,(9):21-25
近20年来,我国生态城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较大发展,已建成有规模的生态城市26个,2012年底政府对这26个生态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有8个生态城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名列其中。一、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现状(一)人口现状人口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城市规模的重要标志。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2012年,随着生态城建设的不断完善,人口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从开发之前3个自然村总计不到2000人的规模增长到现在的暂时性工作人口3  相似文献   

10.
韩培俊 《城市》2012,(10):8-10
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决定了城市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绿色建筑将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必将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结构性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在住建部强有力的领导下,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建设绿色建筑发展的大好局面即将展开。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在天津的成立,必将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在这一区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吉准  卢嘉  吴平 《城市》2013,(4):52-54
一、引言20世纪50年代,《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了建筑要与生态相结合的理念,特别是《寂静的春天》问世以后,人们逐渐开始关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3年,斯图加特生态建筑展览会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各种设想和模型;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上通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天津市继续深入贯彻国家推进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把建筑节能作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改善民计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以市场为基础、 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节能工作长效机制,有效推进天津市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快速发展,使天津市在推进绿色建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笔者从研究绿色建筑的发展机理入手,分析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天津市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框架,提出天津市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措施和对策建议,为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陆小成  冯刚 《城市观察》2015,(3):185-192
生态文明建设凸显了城市经济新常态下的执政新思维、新理念、新战略。城市绿色发展是遵循绿色、生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的城市经济增长来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生态化、持续化发展。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的现状、问题、国内外经验比较、评价、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未来研究需要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的内在关系,全面阐释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问题与成因,建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体系和选择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太湖生态岛是太湖健康生态系统维护的关键节点和生态屏障,也是长三角核心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地。《太湖生态岛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将太湖生态岛建设成为低碳、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示范岛。其中,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是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该研究以国内外生态岛规划建设先进经验为借鉴,从入岛通道供需分析、公交走廊建构、配套交通网络设施建设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情景研判、公交引领、多点转换、需求管控”策略建议,为生态岛打造绿色交通发展新范式“苏州样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寒地气候严酷,室外环境季节波动大,夏季热岛效应严重、冬季日照时长短,建筑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且室内环境品质改善难。同时,我国寒地人口稠密、面积广袤。寒地建筑与城镇建设在节能保温、耐候抗寒等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和产业动能。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大报告倡导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更是将人居环境品质要求推向了新高度。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国家重大需求导向下,在人工智能技术语境支撑下,我国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寒地建筑与城镇建设的新成果与新探索。本期专辑遴选了四篇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尺度探讨了寒地建筑与城镇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向,为我们构筑了一幅从城乡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寒地建筑与城镇建设研究与实践图景。  相似文献   

16.
王真 《职业时空》2012,(2):82-8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概念已经从生物学发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科学,近10年,图书馆也开始研究如何建筑生态图书馆的问题。图书馆人也应该立足于人类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保持,建设"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生态图书馆。文章从图书馆的建筑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人文生态等诸多方面分析了如何建设生态图书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夏勇  张彩云  朱欢 《城市》2021,(5):27-40
笔者通过分析生态城建设的绩效和难点,试图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发.从理论上将生态城凝练为绿色发展型、增长极限型和增长衰退型三类,并选取经济驱动力、环境效率、人力资本和民生福利4个维度以及相应的15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创新性地将这些指标凝结为城市文明指数,作为评估生态城建设绩效的指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案例,运...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赵书记、宋省长:您们好!百忙之中相扰了。早在2001年,绿色中国建设工程(绿盟)便瞄准了西宁城南新区,以启动绿色(循环)经济为内涵的“绿色西宁建设工程”(已入编《绿色经济导论》一书);2004年曾经向赵书记和有关省领导提交了《绿色青海建设工程策划纲要》[并已录入绿色中国建设工程(绿盟)大事记]。纲要重点提出:“世界屋脊”的生态安危,是关系江河源(中华水塔)生态安危、中国生态安危、亚洲生态安危、地球生态安危之头等大事,必须引起全  相似文献   

19.
生态翻译学是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其把生态理论的概念与翻译学结合起来,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展开研究。从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评价标准四个方面来具体阐释生态翻译学概念。选取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切入点,主要从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三维"的转换说明生态翻译学在《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使用,最后对生态翻译学研究现状作出概述。  相似文献   

20.
何继新  纪章然 《城市》2022,(8):54-63
绿色建筑是新时代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作为建筑业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绿色建筑的发展逻辑可以从生态性、文化性、认同性及技术性4个层面进行探析。具体来看,生态性决定了绿色建筑双重文化契合的价值逻辑,政府是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文化契合的核心动力,通过绿色化手段推动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文化契合的实现;文化性规划了绿色建筑发展的内容逻辑,文化是传统建筑到绿色建筑发展的深层次基础,文化契合突出传统建筑到绿色建筑供需匹配的关键任务;认同性描绘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行动逻辑,文化和消费共生推动传统建筑到绿色建筑消费文化转型的同时,应重视多维主体的协作;技术性影响了绿色建筑发展的创新逻辑,文化互动体验模式创新推动绿色建筑参与分享,文化价值评估是提升绿色建筑文化认同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