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版《牡丹亭》在原著的基础上成功地发掘和创新“花意象”群,在人物塑造上以“花”装点人物外形,更以“花”描摹人物内心;在剧情建构上,该剧将“花”渗透到情节主线,使重要关目之间形成勾连和呼应;在舞台上该剧以“花”表现语言的诗性美,并营造空灵、绚烂的舞台情境。总之,青春版《牡丹亭》通过“花意象”建构了一个丽花幽情的青春世界。  相似文献   

2.
政治魅力与大众传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魅力是政治人物具有的超凡的、或超自然的品质及由此产生的能够吸引社会大众的魔力。政治魅力由来于政治人物的魅力品质,而这种品质是由其内在条件、外在条件和政治行为所决定的。在当今社会,政治魅力能产生巨大的社会能量,其光环作用有助于政治家赢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而魅力的形成、传播与大众媒介是分不开的。大众媒介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压缩时空,聚焦政治人物,从而拉近民众与政治领袖的距离;能发掘、放大、张扬政治人物自身的魅力因素;能通过与普通人或对立性指标人物的比较,彰显政治人物的政治个性;能通过巧妙的包装,掩饰政治人物的弱点。只有充分地利用大众传媒,政治人物才能有效地塑造、传扬自身的政治魅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叙事学、心理学理论考察《红与黑》中的心理分析手法,认为《红与黑》心理分析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视角模式,从而将外部描写心灵化;二是主要运用独白手法展现人物剧烈的内心冲突;三是揭示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层动因等。  相似文献   

4.
尼尔·西蒙是美国戏剧史上最负盛名的喜剧家之一,被誉为“百老汇喜剧之王”,M.H.艾布拉姆斯称其作品标志着20世纪下半叶风俗喜剧的复兴。西蒙的喜剧创作在题材选取、人物塑造、情节架构和喜剧意识四个层面承袭米南德开创的新喜剧传统。题材上倾向都市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日常,尤其是家庭成员关系;人物刻画上独爱以性格为中心塑造癖性人物,凸显由性格差异而造成的喜剧冲突;情节上沿袭“男女邂逅”的基本程式,钟情中年“夫妻情侣分离又和好”的情节架构;作品在处理个体欲望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上恪守克制和妥协的中庸之道,强调个体对共同体需求和社会规范的遵守。因此,西蒙的喜剧艺术体现了一种复归世俗生活和重视社会秩序的喜剧精神,与米南德新喜剧传统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写作学的角度着重论述了《红楼梦》的色彩描写的深度和创造性。这主要表现在对人物居住环境和服饰的色彩描写与人物思想性格的高度切合上;表现在景物描写的色彩调配对悲剧气氛的烘托和渲染上;也表现在色彩描写与情感拧发的高度融会上。全文通过色彩描写这个侧面探究了《红楼梦》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指出其可供借鉴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贝克特小说《莫菲》中,国际象棋具有不容忽视的叙事功能,影响了人物、空间及叙事进程三个叙事核心要素。《莫菲》的核心是困境意识,表现为三个方面:身体困境、空间困境及交流困境,其中又以交流困境最为关键。贝克特创造性地采用了国际象棋来建构小说的困境意识,包括三个层面:身体层面上,莫菲与“镜像自我”安东先生通过下棋交流,二人的对局具有自我搏斗的含义;空间层面上,国际象棋游戏的封闭空间与莫菲的生存空间都有一种异质性,且故事空间的冲突表征了人物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矛盾存在;交流层面上,小说以一局棋谱解释了主要人物无法交流的困境,引导读者对人物及事件做出判断。小说中的国际象棋既是人物在无法交流之处的交流,也暗含理性与非理性对话的无法达成。  相似文献   

7.
开眼     
《人生与伴侣》2006,(9):60-60
调查显示,逾55%民众认为“广告会使博客变味”;母亲提鸡汤上法庭为受审儿子补身子;两遇车祸 一次失明一次复明;准港姐不识中国知名人物,对历史缺乏了解;周杰伦顶替蔡依林做代言与“过气情人”争广告。  相似文献   

8.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对死亡进行了深入独特的思考。本文旨在论述庄子对死亡问题的基本思想:从本体论上看,死为气之消散;从认识论上看,死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向;从现实性上看,死是天命之死。  相似文献   

9.
谢灵运年谱     
谢灵运是南朝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人物,为其撰写年谱者甚众。本谱特色有二:一是尽可能把谱主 的行事细化;二是注意谱主与时事、与当时重要人物的关系,便于读者了解谱主在时代坐标中的创作与行事。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特点在于:既通过传统手段表现人物的心理,又通过现代手法揭示人物的无意识;既纵向表现人物的心理流程,又通过参差对照的手法横向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既描绘人物的种种变态心理,又刻画人物的性格分裂。其文学史意义在于:丰富了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揭示了人性之恶和人的生存困境,透视出传统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所背负的沉重精神负荷。  相似文献   

1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创作技巧的革新方面充分体现了一个现代主义者的实验精神和革新意识。在诸多作品中她巧妙地运用镜像,使之成为她塑造人物和读者了解人物的一种独特手段。文章分析了镜像的使用在人物塑造方面所达到的作用和效果。首先,通过镜像小说中的人物获得了自我认知;其次,用镜像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第三,从镜像反映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胡学文是当代一位有成就的作家,其作品主要关照乡村及草根人物的命运.本文就主要围绕胡学文小说中的草根人物展开.笔者首先简要分析了胡学文作品及其主要特色.其次,重点探讨了小说中草根人物的整体形象,即变幻无常的人生境遇,突出草根人物的无力感;进而探讨在艰难生活中的草根人物的人性美;最后点明了草根人物不甘心命运,在屈辱中抗争.结论部分则简要概括了胡学文的文学创造源泉.  相似文献   

13.
内心独白是最基本、使用最多、作用最大的意识流技巧。通过对乔伊斯与伍尔夫三部代表性的意识流作品中的主要内心独白使用方法的分析比较,我们了解到乔伊斯更多地采用直接的人物内心独白,语言上不拘语法、传统的限制;伍尔夫则采用间接的方式记叙人物的感受,语言风格上较为清丽、典雅。  相似文献   

14.
人物形象的类模式特征显示了该类形象性格的全部要点,也是我们研究该类形象的切入点。丁玲小说中知识女性形象的类模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物性格内在组合方式和人物结局上。从性格内在组合方式上看:性格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狂放不羁的“酒神”精神;从性格全貌上看,呈现为一个处于冲突状态的矛盾体。人物的结局是开放性的,它只是人物在某一阶段奋斗成果的显现,而不是人物一生命运的裁夺。这结局又是充满辩证意味的。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在西方文坛上一向被誉为反传统的小说家,但实际上,劳伦斯在小说的内容及方法上,一直遵婚从现实生活到人物真实感受表述的道路.在内容上,他从自传体的记实逐渐过渡到使小说人物直面生活中的冲突、死亡、爱情及生存的含义;在表现方法上,他汲取了19世纪小说艺术中的主要手法,又发展了现代小说的方法,用极其形象的语言,或描述、或暗示,把现实融进人物意识,给读者以真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遗山碑志文以记叙事情为依托刻画人物,每一篇碑志文都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传记。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多角度叙事手法,撷取传主个性特征的主要方面品议人物;选择典型的材料,详略得当地品题人物,叙写事情;在叙事的同时,辅之以议论,出语精警,见解独到,议论和叙述紧密结合而互相印证;选取具有奇异色彩的传说状写人物,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人物心灵的辩证法,再现出人的心灵的真实,托尔斯泰经常采用以下几种艺术描写方法:把人物的生活经历划分为几个阶段,通过不同生活阶段的不同心理活动,写出他们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过程;运用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式的内心语言,创造人物的内心独自;通过一连串的心理细节,反映人物心灵发展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将现实主义的描写与对角色最隐秘的杂乱无章的思想记录融为一体。小说的故事是在几个意义不同的层次上展开,缺乏连贯的情节;主人公的思想任意流动,读者几乎看不到人物的行为而只是在读人物的思想,窥测人物瞬息万变的内心。文章从自由联想与内心独自出发来分析作者如何采用意识流手法,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潜流,以一种彻底革新的艺术方式表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精神失落和价值危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聊斋志异聂小倩》中的多种艺术手法,评赏了聂小倩主人公这一美丽聪慧艺术形象的鲜明特征,并介绍了蒲松龄是如何刻画宁采臣、宁母及燕生等一些次要人物的形象;从而归纳了其写作技巧是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突现出了人物内在的特征,使人物形象生动,最后,从思想上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诗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的诗词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成为小说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红楼梦》诗词在表现艺术上着重于写实,与小说中散文描写的曲折隐晦的虚笔相交映,在诗歌写实的艺术上,小说吸取了前人的大量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