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广告作品最常见的表达内容,同时也对广告题材、广告技巧以及其中的广告元素产生着重要影响。在民国时期都市民俗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民俗文化对月份牌广告的影响表现在绘画题材、绘画形式、绘画技巧、人物形象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幅清新质朴的民俗画——论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艺民俗学的角度,以饮食文化和婚俗文化为突破口来研究苏青作品中独特的民俗题材,并进一步论述民俗文化对苏青创作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3.
布依族节日文化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依族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日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之一。了解这些节日的基本内容、形成发展、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认识和对待这些节日活动的社会功能,对我们了解布依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性格特征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作品主要受中国俗文化、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俗”的审美韵味;汪曾祺作品主要受中国雅文化、地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雅”的审美韵味。“俗”、“雅”是不同的特色,但它们都是通过作品结构、人物描写、语言运用等艺术方法来显现的  相似文献   

5.
乡村社会转型与民俗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历来以农立国,至今中国社会结构的基础仍然是乡村,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所以,乡村民俗文化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我国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篷勃兴起。这些都给乡村民俗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变迁的几个重要方面  乡村民俗文化变迁的范围很广,可以说,由于乡村社会的转型,乡村民俗文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变迁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俗文化的影响,本命年系列产品逐步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本命年系列产品不仅体现了人们崇红的民俗,同时也是人们借以相互传达爱意和祝福的物品.本命年系列产品需要结合民俗文化特色以及市场需求特点来进行包装设计,以使本命年这一传统民俗文化得到很好的诠释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是地藏信仰,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九华山佛教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要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树理和汪曾祺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中国味,但其中国味的内涵却迥然不同。赵作品以传统文化中的俗文化为主导,以民俗文化和地理文化为辅,从而形成多元整合的以“俗”为主的入俗美。而汪作品以传统文化中的雅文化为主,以民俗文化、地理文化和外国文化为辅,从而融合为以“雅”为主的素朴美。  相似文献   

9.
土家民俗风清的一面镜子——记田泰斗的《五峰竹枝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泰斗的 五峰竹枝词 是土家族作家采用本民族的文学表现形式描写本民族生活的风情画卷,民族特色十分鲜明,也有着丰厚的民俗文化意蕴和宝贵的认识价值。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广泛,主要体现了土家族婚嫁习俗、节令习俗和生产劳动习俗三个大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文艺民俗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与民俗具有远古孪生、现代同构的特质.文艺对民俗的审美化,使民俗事象所特有的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意蕴和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得以强化与张扬,并使文艺民俗作品显示出独特的社会批判力量.本文从文艺民俗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社会批判性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1.
徽州民俗现象是徽州社会的原生文化形态,徽州方言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徽州方言词语与民俗并不同步,它并不伴随着民俗的消失而消失,这些遗留的方言词语是研究徽州民俗新的突破口。而徽州方言的形成深受特定地区民俗文化影响,二者的关系凸显了徽州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立足民俗文化与徽州方言语汇,在具体的徽州民俗现象中探究徽州方言词汇与徽州民俗内部关系,寻找形成徽州方言语汇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是继承徽州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市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及主要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承是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上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民俗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大都市,在民俗文化的传承机制上存在着家族性传承、行业性传承、社会性传承等多种模式。当前,由于传承人的递减现象非常严重,使得上海城市中许多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处于后继乏人,难以延续的状况。必须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民俗文化传承机制,加大对民俗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提高社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民俗文化事业的认同程度,以有效改变目前这种民俗文化后继乏人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黄济人的<重庆谈判>与重庆民俗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重庆谈判>的纪实性与虚构性为重庆民俗文化的呈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具体而言,<重庆谈判>中的重庆民俗文化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丰富的重庆城市意象书写;第二,立体的重庆居民衣食住行描写;第三,广阔的重庆地域文化空间展示;第四,经典的"独白"式叙述方式背后雄浑的"重庆腔".重庆民俗文化内容使作品具有鲜明的重庆特色和城市风格,为重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丰富的重庆民俗文化内容也使得小说既客观真实,又非常个人化和个性化,成就了黄济人和他的<重庆谈判>.  相似文献   

14.
十七十八世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尼时期,受当地政府政策和华侨社会自身发展,以及华侨自身心态等原因的影响,华侨在移居地生存繁衍过程中,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又与当地土著文化相融合。而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珍珠,折射出华侨在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民俗文化的迁移与融合也表现了中国和印尼在文化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语言与民俗文化的关系至为密切 ,语言中积淀着大量的民俗文化信息。对外汉语教学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活动 ,民俗文化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 ,在对留学生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传播民俗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的选择是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价值思维判断。最初的一些民俗文化选择缘起于人类的本能选择,是由原始基本生活需求推动,从自然走向文化的选择。作为民俗文化核心观念的群体功利观念影响着民俗文化的选择。“仿效”具有文化选择的意义。前民俗行为经群体选择而成为民俗行为。一般情况下,民俗文化的群体选择由众多成员的选择逐渐集合而成。移风易俗要从俗民个体的自由选择开始,让更多的人具有相应的科学精神和文化觉悟,让众多理智的个体选择集合成我们时代群体的民俗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其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大背景下,对其展开译介工作成为了一种必需,这对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扩大本民族的影响力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主要探讨译介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迫切性、可行性以及规范性,并以武陵地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译介为例。  相似文献   

18.
旅游开发改善了开发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但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外来文化的入侵也给当地民俗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文中就旅游开发对泸沽湖地区摩梭民俗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旅游开发对摩梭民俗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撷取现代小说中的名家名作,分析归纳了民俗文化对小说的民族风格、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写、主题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民俗事象在作品中的职权范围,既不能疏忽也不得超越其位,不然就会削弱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会馆的社会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异地同乡人活动的场所——会馆,存在了500年,其社会影响也是明显的,它不仅汇聚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且传播了宗教,带来了人口的迁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