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过多地、直接地参与经济活动,二是城市化加速导致地方政府举债。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总体判断仍为风险可控。一是地方政府加上中央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例在40%以内,远低于60%的债务率标准。二是中央政府有非常强的控制能力,在各级政府间平衡债权债务,使得中国加总的净债务率较低。三是中国整体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健康,尤其是中央政府保持相当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体制性的解决办法是治本之道。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地方政府不规范借债问题,须建立规范化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3.
4.
5.
6.
7.
1月8日,由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选拔结果面世,江西省万载县“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新模式”等10个地方政府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最高奖——优胜奖。
本届创新奖参选单位共200多个,初选入围25个项目,经过项目负责人现场陈述、答辩和选拔委员会投票等评选环节,最终万载“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新模式”等l0个地方政府创新项目入选优胜奖。 相似文献
8.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3)
首先从时间、空间和参与者三个维度对后郊区化概念进行解析,简略介绍了中外研究进展。继而以南京市为例,从人口、收入和土地非农化三个方面出发,指出南京市江宁区呈现出了较为典型的后郊区化特征。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企业化和地方自治是中国地方政府影响后郊区化进程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有别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治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参与时代,地方政府与公众互动的能力是地方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我国地方政府面对公民参与时能力不足的表现有:左躲右闪、打退堂鼓、束手无策。公民参与中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应以最大化公民参与积极功能和最小化消极功能、保障政府的帮助者和伙伴者及服务者角色、维护和增进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为依据。公民参与中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围绕制度能力、参与网络管理能力、政府人员胜任力三个层面,包括信息公开制度、参与制度、政府回应制度、识别和整合利益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维护参与网络能力、尊重公民权利能力、选择参与策略能力等八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0.
12.
中国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化改革的策略: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理论假说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和逻辑分析,论证了1980年以后,中国地方政府在决定其工作重心(即发展战略)的行为上,具有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之特征。这种行为特征的表现之一,是1992年至2000年间,地方政府为应对中央政府的市场化改革所采取的战略转型之举措:即地方政府由原来经营一家一户企业,转向把所辖区域当作一家企业来经营;相应地,其控制地区经济的方式也由抓住办企业的权利转向抓住土地开发权。上述结论的意义是,揭示了在中国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演变方向不是单纯的公共服务政府,而是凭借其对地区性生产要素的控制权,转向从整体上控制和经营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3.
从宁波市海曙区老龄委近日传出好消息,该区首创并波及全国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入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并人选前20强,该项目是从全国数百个候选项目中层层筛选出来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