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正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4):546-548
错案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落后的刑事司法理念和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缺陷。强化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完善诉讼制度,改善司法环境,加大理论研究指导和创新力度,建立长效机制,是避免冤错案件发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办理刑事案件是复杂的智力活动,任何司法模式和司法制度都不能避免错案的发生,最近媒体频频曝光的刑事错案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探讨和反思.从刑事错案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刑事错案的两种不同类型——冤错和疑错.为了实现刑事案件错误定罪最小化,实践中应该严格贯彻疑罪从无的规则,其重点就在于疑罪的认定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3.
无论多么先进的诉讼制度,都可能发生错案。基于刑事案件的特殊性,一旦发生错案,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引发刑事错案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仅有侦查中的失误、程序上的失灵等因素,甚至带有造化弄人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无论多么先进的诉讼制度,都可能发生错案.基于刑事案件的特殊性,一旦发生错案,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引发刑事错案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仅有侦查中的失误、程序上的失灵等因素,甚至带有造化弄人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错案追究制中的“错案”界定为造成错案的行为,主张在建立和完善错案行为监督体系过程中,关键要解决好制度实施和实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把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可靠的司法干部队伍作为监督制度实现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6.
将侦查阶段刑事错案的形成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求为在刑事侦查阶段减少、避免刑事错案的发生提供对策借鉴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8.
吴四江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98-102
在当今刑事错案时有发生的情况下,为实现司法人员增强责任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刑事司法的正义与公平的目的,采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国内外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提出建立中国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议:制定统一法典、界定责任要件、改进追究组织。 相似文献
9.
刑事错案产生于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刑讯逼供、鉴定错误和鉴定意见运用不当、外界压力是其中重要因素。检察机关负有审查起诉职能,又是我国法律监督机关,是预防刑事错案的重要角色。就检察工作而言,检察机关应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刑事错案的发生:加大证据审查力度、构建证据链条,提高鉴定意见的审查和运用能力,开展错案预防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有效化解外界压力等。
相似文献
10.
胡志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0-54
在我国,刑事错案的发生与侦查程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基于遏制刑事错案发生之目的,对刑事错案的侦查程序进行研究成为必要。在厘定刑事错案范畴的前提下,确定选取研究对象的标准以及范围,以30起刑事错案为样本。以侦查程序为视角,通过对选取的样本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刑事错案的发生从根本上讲与侦查理念相关,并通过侦查制度以及违法侦查行为予以表现。因此遏制刑事错案的关键在于转变侦查理念,改革完善侦查制度,规范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11.
赵培显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4-67
研究刑事错案,离不开对错案范围的界定,错案范围的界定必须考虑到对被判刑人的权利保障,因此无罪错判有罪和轻罪错判重罪的案件才属于应当纠正的错案。刑事错案发生与口供密不可分,刑事错案往往伴随着口供的收集与运用问题,表现为取供手段上的刑讯逼供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口供中心主义的证据审查机制。防范刑事错案,除了遏制刑讯逼供之外,更应注重证据审查机制的转变。确立客观性证据审查机制是解决刑事错案中口供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胡洋奕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8-33
刑事错案的相继发生使司法公信力和法律权威受到了挑战。错案发现的偶然性远远大于必然性,通过申诉、抗诉启动再审程序纠正的情况少之又少。反观起源于美国的“无辜者计划”,它致力于主动发现无辜者被判有罪的案件并代理无辜者进行诉讼,摆脱了被动接受司法机关纠错的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救济途径为错案救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版“无辜者计划”已开始发展并逐步接手一些错案。由于处于萌芽阶段,中国版“无辜者计划”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如在刑事司法鉴定和错案复查方面。因此需要借鉴域外错案救济经验,从而完善这一错案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李思远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9-55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司法证据制度的核心原则,要求在对证据资格进行审查判断时应当遵循相关性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和意见证据规则,在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审查判断时应当遵循证据补强规则。刑事错案产生的证据原因包括口供本位主义、案卷证据中心主义的盛行以及庭审质证的缺失等。从证据裁判的角度出发,刑事错案的防范应当由口供本位走向物证本位,完善直接言词原则,提高必要证人出庭率,同时还要确立被告人质证权,完善质证规则,证明标准下的疑罪从无应坚持"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法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有助于提升案件裁判质量、防治腐败行为。但现有的错案追究制度也引发诸多质疑,错案概念含混不清,错案认定标准难以确定,单纯以实体结果来评定错案与否,而忽视了法官的主观状态。错案责任应该以法官的过错与重大过失为根据,追究错案责任应做到主观过错、客观行为、危害结果的有机统一。同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法官豁免制度,对无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错案予以责任豁免。这样才能保障审判权的正常行使,维护司法权威,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6.
案件质量终身负责需要以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为依托,而现行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践中的负面形态影响了司法独立,损害了法官的合法职业权益。因此,确立错案标准、错案追究主体及程序,是完善我国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晓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5):127-129
本文通过分析人民法院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现行的司法体制下难以有效推行的原因 ,认为这一制度不仅无助于司法权的正确行使而且具有负面作用 ,因此应予废止 相似文献
18.
司法人员认定案件事实依赖证据,若案件中的证据确实、充分,司法人员就容易得出正确的事实认定结论;若案件中证据短缺,事实就会模糊不清,司法人员则较易出现裁判错误。我国刑事诉讼法把证据的“确实、充分”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明标准,要求定案证据的质和量都要达致很高的水平。证据短缺现象在刑事错案中普遍存在,其特点是:短缺往往出现在司法证明的关键环节,言词证据容易出现证据质的短缺,实物证据容易出现证据量的短缺。导致证据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案件客观条件的因素,也有办案人员的主观因素,研究证据短缺现象对于认识错案发生规律和预防错案皆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错案追究制最先开始适用于法院系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以及中央政法机关的文件都明确了错案追究制度。当前我国刑事错案追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统一明确的"错案"标准和制度规范、责任追究基本上是在本系统内部进行、责任追究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司法规律。科学构建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需要正确把握"错案责任追究"的范围和启动程序、切实遵循司法规律、确保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既判力。 相似文献
20.
刑事错案产生的原因与制度防范——以张氏叔侄案为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氏叔侄案为标本观察,错案产生具有理念和制度层面的原因。其中,破坏罪刑法定原则、违背无罪推定原则,公、检、法机关相互制约观念弱化,这是错案产生的理念原因;法治理念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错案中一系列的违法行为具有制度上的渊源;权力监督与制约规范缺失,诉讼监督机制不健全,司法地方化等是错案产生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