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余华在创作之初审美风格深受川端康成的影响,在文学评论界,余华和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审美风格经常被相提并论。余华早期作品的审美风格有浓厚的模仿川端康成的痕迹,但随着余华的文学创作走向成熟,他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不同于川端康成的阴柔美,余华的审美风格为悲壮美。两个来自不同国度,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其审美风格必然存在着差异。同中求异这才是作家比较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寻找"作为现代主义重要的文学母题之一,卡夫卡和余华均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叙事.笔者就以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卡夫卡的<城堡>为例,从寻找主体、寻找原因、寻找过程、寻找结果等方面,分析这两位作家在相同主题下创作的异同,深入挖掘其"寻找"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寻找"作为现代主义重要的文学母题之一,卡夫卡和余华均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叙事。笔者就以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与卡夫卡的《城堡》为例,从寻找主体、寻找原因、寻找过程、寻找结果等方面,分析这两位作家在相同主题下创作的异同,深入挖掘其"寻找"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余华前后期小说中比喻的变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小说提供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最为新奇、怪异的一批比喻,开辟了比喻新的空间和新的视野。同时,以1989年为界,他的创作也实现了从现代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型;两个时期的比喻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认真分析余华小说前后两期比喻的差异,一方面可以深入考察余华小说比喻使用的根本特点,另一方面,通过两个时期的比较,也可以更深入研究余华比喻创新的原因与基本理据。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与海明威的创作具有两两对立的总体特点,本文结合他们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实践,对两人的创作试作平行比较研究。卡夫卡视文学为生命,他的人物人格模糊,担任的角色具有社会制度化倾向,人物与世界的关系是"我与它"的关系;海明威视文学为生命价值的表现,他的人物人格鲜明,所任角色具有个性化倾向,人物与世界的关系既是"我与它"的关系,也是"我与你"的关系。卡夫卡与海明威小说的叙事模式也迥然不同,卡夫卡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梦魇的世界,海明威创造了一个现实的醒觉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卡夫卡与中国新时期荒诞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诞小说是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新秀.本文采用比较文学视角,对卡夫卡和中国新时期的荒诞小说创作从求同与辨异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并深入到东、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去寻根探源.  相似文献   

7.
川端康成是196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创作道路、美学思想和重要作品已为大量研究者所阐释。但对其小说创作总体特征的研究却稍有欠缺,本文拟从川端康成小说创作特征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以填补川端小说研究这一空白。 作为东方作家,川端康成重视东方文学的传统意识,将自己的创作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学传统美的世界里;作为新感觉派的一员,他又借用西方文学中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心理主义、象征主义等表现手法,开创了自己的文学新路。纵观他的多部小说创作,我们可发现四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与中国文化及文学有着内在的渊源。他研读过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学说,创作上也受到中国文化、文学特别是《聊斋志异》的影响,从他的书信及作品可以证明这一点。同时,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的创作及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新时期文学。这种双向的接受与影响,反映了全球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文学的碰撞与交融。它们是个性的,又是共性的,本质上都出自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关注和揭示。  相似文献   

9.
余华自以先锋作家身份登上文学前台以来,一直将苦难、死亡做为主题追求。《第七天》也正延续了这种策略,但与余华前作不同的是,余华在新时期显示了对现实主义叙事策略的偏重,同时又体现着对新东方主义叙事策略的有意为之。本文从余华新作《第七天》入手,在后先锋视域大背景下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得、失进行了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10.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小说依然是读者和文学批评家所津津乐道的对象。基于后现代话语支配下余华写作思路的起承转合,从消解人物和暴力叙述两个角度回顾了他在先锋小说创作时期对文本结构和内容的突破,并从暴力与温情的张力中彰显余华小说写作的当代魅力。  相似文献   

11.
"荒诞"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也是卡夫卡小说最显著的特征.区别于其他荒诞文学的哲理表达,卡夫卡在小说创作中体现的荒诞感更多地与他的个人生活、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在表现手法上,他采用"变形"手法来凸现陌生感和隔离感,用漫画手法来凸现世界的无生命状态和机械性.  相似文献   

12.
普遍的观点认为余华的转型以《活着》为标志。但其实余华的转型要早得多,标志着这种转型的两个关键性文本是《夏季台风》和《在细雨中呼喊》,这是余华创作中的两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它们甚至是开启余华之门的两把金钥匙。其中前者是余华先锋时期"绝望与美"的集大成之作。这一部作品展示了两种确信在余华世界中的堕落。它表明余华在即将迈入"以美克服暴力"的拯救之门前抽身而去。而后者则是世界意义在余华世界里失落后,自大地上发出的第一声呼喊。这一声呼喊则直接源自于"坚韧活着"的欲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细雨中呼喊》才是余华转型后的开辟之作。  相似文献   

13.
余华被不少人认为是“跟鲁迅走得最近的人。”从余华的小说中探寻鲁迅因子,探寻余华在文化精神和创作上对鲁迅的继承。余华在对弱势群体中的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儿童的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上,在“批判国民性”和“反思历史”的两大启蒙文学主题上,都体现出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文城》由两个故事组成,其各自形成心理层面上不同的“U”型结构。两个叙事结构因相似对称而成的“U”型图式又反映了余华创作的走向:从“残忍”和“温情”的身份书写获得社会认同到《兄弟》的“争议”和《第七天》的“滑铁卢”,形成余华的创作与被评价的“共振”历程。这个“共振”的“U”型结构中可以看到余华的写作历程和构成“创作共振”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管窥余华在未来文学写作情感上的转向。  相似文献   

15.
“神话回归”是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尤为普遍。其中卡夫卡的小说创作有着丰富的神话原型和鲜明的宗教色彩,极具独创性,同时也很能代表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这一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小说创作从"先锋"到"世俗"的转型是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余华从沉溺于叙事迷宫到用朴素的文字讲述中国人的生存苦难,从"无我"的"零度叙述"到"有我"的介入,从而使他的小说有了文学应有的力量和深度.但他又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他小说的内核仍是对人的命运的寓言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的文学已走过了整整十年,这是由复苏走向兴盛的十年,是发展变革的十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的出现,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心态小说、心理小说、感觉小说的出现,一层比一层深入地冲击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又一次比一次坚定地打下了新的文学观念的基础。无论作品的主题、创作方法和结构,还是审美趣味,都显示出与传统文学迥异的艺术风貌。本文试图联系新时期小说创作,对我国文学观念的变革作一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8.
在现当代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中,方言写作现象越来越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存在.方言写作并不是新时期才出现的,而是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中一直存在并逐渐发展的;方言写作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备受青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种种原因合力下的结果;方言写作在新时期的创作中既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也有所创新,屣现出新的特点;新时期的方言写作发展与危机并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明显的转型,即由先锋叙事转向现实言说。通过对其先锋小说的透析,把握他从抽象精神层面所展开的对于人存在的本质性探询,肯定其创作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又通过对其现实力作的观照,指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文本内容相左的悖论情境,从而表明余华的小说创作转型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文学在很大程度上走在文学反映理念和文本形式实验之中,造成了某些创作场域的单一和极端.在反思和创新的视阈中,从可能产生新价值的文学现场去观照,可以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小说创作在文学观念、言说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反思与调整,并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