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窦娥与蔡婆婆在婚姻观念上存在着极大差异,窦娥坚守贞节不再嫁,蔡婆婆选择再嫁并劝说窦娥再嫁,这种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婚姻观是《窦娥冤》基本的矛盾冲突,是窦娥被斩的根本原因,可以说,窦娥之冤屈实质不在于她没有杀人而偿命。同时,在同样文化背景之下,蔡婆婆再嫁而窦娥坚持不再嫁,这就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则正是关汉卿对妇女再嫁的否定态度的生动体现,其男权思想的本质由此表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2.
明代传奇作家袁于令的<金锁记>是元杂剧<窦娥冤>的改写本.二者的主题存在明显的差异:在<窦娥冤>中,天性善良、守节守孝的窦娥遭遇了巨大人生不幸,作品对黑暗的社会制度给予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金锁记>则通过窦娥历尽艰辛,恪守节孝,最终获得幸福团圆,作品表彰了至贞至孝的美德.主题思想的改变折射出元明两个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小娥子是我家的小保姆。 在小娥子之前,我家用过十二个小保姆,小娥子是第十三个。 小娥子来我家的那天,下着雪。她披着一身的雪花,出现在我的面前。事先,我已经从推荐她的人那儿,了解了一点她的情况,知道她家挺贫困。我打量小娥子,看到她的头上扎着红头绳,可以想到,这是为了出门,特意扎上的。黑黑的头发,洁白的雪花,鲜亮的红头绳给我的印象十分强烈。接着,我注意到了她的衣服,上衣好点,裤子上有几块醒目的补丁。她站在我的面前,脸上的神情局促不安,连手脚也显得慌张。 小娥子来到我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我把小娥子领到卫生间,打开热水器,让她洗。然后,给她从里到外换了身衣服。如此,我面前的小娥子一下子变得清清爽爽,利利索索。从这个时候起,自然而然地我喜欢上了她。 小娥子心细。她的这个长处,我很快就发现了。小娥  相似文献   

4.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惊世之作.它的出版"震惊了英国文坛"[1],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破天荒地把个社会地位低下、相貌平平的女家庭教师推上了文学殿堂的中心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平等的平民妇女形象,从而使简·爱这个艺术形象在世界名著人物长廊中熠熠生辉.简·爱是个孤女,出身低微,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她却有着睿智的头脑,深刻而独特的见解,善良的心灵.在她的心底深处燃烧着团熊熊的生命之火.透过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那坚强不屈的反抗性格;超越自卑的个人奋斗历程以及在爱情上要求平等真诚,在经济上要求独立的新型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5.
正传说,上古明君尧帝伊放勋,生有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姐妹俩自小心灵手巧、聪明伶俐,而且感情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整天出双入对,形影不离。人们谈起姐妹俩时,往往合称"皇英",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尧帝只有一位名叫"皇英"的公主呢。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刘姥姥的人物设置不容忽视.作为贾府的特殊"座上宾",她既是众人的"开心果",也起着"醉醒石"的重要作用.不仅她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红楼男女们也因她的介入变得绚烂多姿,而这在"醉卧怡红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方可 《民族论坛》2014,(6):40-42
正胡彬彬,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中国村落文化研究已有20余年,被称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拓荒者"。胡彬彬和他的团队迄今去过全国4000余个传统村落,平均下来每年有120余天呆在村里。胡彬彬说:"要是哪天死在她的怀里,是死得其所,应当是幸福的。"这个"她",就是他爱了一辈子的传统村落,他把"她"比喻为"母亲"。  相似文献   

8.
探讨越南诗人胡春香诗歌中的汉文化基因,揭示其背后隐含的中越文化交流的特点、意义.认为胡春香诗歌中的汉文化基因来自于对中国俗文学的接受,而春香诗的稽古用典与"桃源"意象的生成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她对世俗社会和封建名教礼法的厌弃和对黑暗的反抗.在女诗人对汉文化的接纳和容摄过程中,明显对中国诗歌的诗情酒意钟爱有加.  相似文献   

9.
一位高考落榜乡下妹,只身来到大武汉圆"大学梦",频频遭遇"农转非"、失业、家庭暴力、失婚……一连串的打击没有使她退缩,十年来她两获武汉市"十佳外来妹"称号,而且成为江城闻名的"打工作家",还填补了我国巴文化的一项空白……2004年三八妇女节,"打工作家"柯文翔荣获武汉市"华夏银行丽人杯"暨首届"武汉市十佳外来女员工"大奖,她因此再次成为武汉市百万"外来妹"的幸运儿。"梦中的路是充满希冀的路,也是通往成功探索的路……"这是柯文翔的真心告白。  相似文献   

10.
中村桃子是日本"语言与男女社会性差异"研究的开创者。她在《被制作的"女性话语"》一书中用构筑主义方法论来研究日本的"女性话语",探究了日本女性话语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并将其与日本的男性话语进行对比,探讨了从高雅走向通俗的"太太词"和男性霸权下女性话语的走势,进而在更深层面上探析了日本的语言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邹高峰 《民族论坛》2012,(17):16-17
<正>"莫老师就是我们的好妈妈!"听到孩子们如此形容她,莫露香心里香香甜甜的。莫露香是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刘家村三小的一名不平凡的女教师。说她不平凡,是因为她1980年从师范毕业后就回到本村任教,不离不弃;说她不平凡,是因为她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她成了这些孩子们的贴心"妈妈"。刘家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人口不多,经济落后,但山清水秀,在外人看来,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好地方。莫露香32年如一日扎根这里,并不是眷恋这"世外桃源",而是为了这瑶  相似文献   

12.
许鑫 《中国民族》2012,(9):8-13
她是中国最前卫的艺术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凭借一本名为《你别无选择》的小说在崭露头角;她出身于革命之家,其父是我党先驱刘志丹的胞弟,特殊的家庭环境却造就了她特立独行的叛逆性格;她远赴英美学习,将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元素结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新音乐",只为寻找内心真实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通常艺术歌曲共有两个部分组成,即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共同表现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艺术歌曲的确立是根据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定的,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歌曲体裁。本篇论文选择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例,将从声部中的旋律重叠、旋律对位、旋律呼应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声部特点,旨在为声乐表演者以及学者们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4.
<正>"萨"又叫"萨岁",即始祖母,她是侗族宗教信仰中至高无上的神。她的作用就是对内掌管生死祸福,消除灾难,对外驱妖逐邪,保境安民。侗族由于对"萨"的尊崇、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形成人们尊老爱幼、勤劳节俭、诚实善  相似文献   

15.
杜剑 《中国民族》2015,(2):24-27
绿树红墙,树影婆娑,鸟儿啾鸣,在北京一处宁静的小区里住着一位童话天使。她,就是被称作"童话公主"的童话作家味道。在文学作品粗制滥造、人心浮躁的年代,味道却花8年时间潜心创作了味道童话系列作品,其童趣盎然、赤子情怀和耐人寻味的"味道",深受读者和听众喜爱。  相似文献   

16.
白扬 《民族论坛》2007,(1):12-13
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借鉴而来的,是指一切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下来的东西.然而,坊间人士知道它,却主要得益于那位用舞蹈与天地对话的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以及她的大型歌舞集《云南映象》,2003年,正是她提出和展示了那让无数人为之"震撼"的"原生态歌舞".3年过去了,原生态,跋涉过寂寞、崎岖的山水,终于在2006这个"双春"的大好年份走到了"中央",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7.
通常艺术歌曲共有两个部分组成,即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共同表现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艺术歌曲的确立是根据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定的,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歌曲体裁。本篇论文选择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为例,将从声部中的旋律重叠、旋律对位、旋律呼应三个角度出发分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声部特点,旨在为声乐表演者以及学者们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8.
苗瑶先民的"马郎妇"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以后的学者如李复言、黄庭坚、钱钟书等都认为,把遍淫众男子的"金沙滩头马郎妇"称为"观音",是因为她"以淫止淫,令入佛智",恐误."马郎"应为"麻栏",是古代西南、华南苗瑶先民"阿注"幽会情郎之所,"马郎妇"当即"阿注",是苗瑶先民实行族外群婚制的产物."马郎房"和"马郎妇"并非苗瑶先民特有的风俗,而曾经是全球各种族原始先民"同夫共妻"阶段的共同现象.明白了这一点,关于各种族先妣神的许多神话和迄今尚存的很多民俗就很容易解释了.  相似文献   

19.
据专家介绍,"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借鉴而来的,是指一切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下来的东西.然而,坊间人士知道它,却主要得益于那位用舞蹈与天地对话的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以及她的大型歌舞集《云南映象》,2003年,正是她提出和展示了那让无数人为之"震撼"的"原生态歌舞".3年过去了,原生态,跋涉过寂寞、崎岖的山水,终于在2006这个"双春"的大好年份走到了"中央",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20.
<正>1942年,青海省化隆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皇后",天生就有一副"蓝宝石"般的好嗓子——她就是"花儿皇后"苏平。幼年时,她就在"花儿"优美的旋律中接受民间音乐的熏陶。苏平说:"花儿是我的灵魂。花儿会是传统的,是去祭祀、祭庙,求神拜佛的聚会。回汉人家一堆堆、一片片在花儿堆里唱花儿,撒拉人漫少年,藏族人唱拉伊。我经常到青海沟里、洼里,再小的舞台都去。我热爱花儿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