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受众"地位提高之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新闻受众"地位提高的原因:其一,"新闻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受众最终决定了"新闻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其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的选择呈主动性,形成了"新闻消费自觉"的特殊心理;其三,关注受众心理选择,是新闻传播由"纯意识形态行为"转入"市场行为"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新闻受众心理存在着自身的张力,其张力影响着相关图书的出版与接受。图书正可以借助新闻受众心理的张力,实现自己的出版营销策略,使新闻受众心理在出版物中得以延伸。文章以大量的“新闻与出版互动”实例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新闻受众心理在相关图书出版与接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负面报道占有相对较多的注意力资源,其原因不仅有媒体新闻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的提升,更有受众信息选择和接受心理的影响。负面报道与受众接受心理、信息需求的契合度,以及受众基于新闻态度的新闻行为等共同造成了负面报道对受众注意力资源占有的现状。负面报道所形成的"拟态环境"会对受众造成认知上的偏差,形成心理暗示和"培养"。  相似文献   

4.
不良社会新闻像一颗毒瘤影响着健康社会新闻的发展。本文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了不良社会新闻存在的原因 ,认为受众的原始生理需求、道德的高估心态与认同心理、现实中孤独乏味的心境是他们乐于接纳不良社会新闻的潜意识。文章认为 ,从受众心理特点出发 ,利用人的“至善原则”的精神追求 ,提高大众文化素养 ,是提高受众“自我”道德检查能力 ,远离不良社会新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题好一半文”,此言颇有见地.优秀的标题在一篇新闻中确实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以有人干脆称标题制作为“点睛”的艺术.好的新闻标题是名姝之“善眸”.能令受众一见钟情;它是“向导”,能引导受众选择新闻信息;它是“网之纲”,能有助于受众阅读理解新闻内容.那么,新闻标题怎样才能打动受众的心,引起受众的兴趣,令其一旦触目即难舍难分呢?我认为可以视受众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下文,将从受众的注意、情感、需要与兴趣等几方面谈谈制作标题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环境因素与网络新闻传播技术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致使受众接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心理预期呈现快速获取最新信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的特征。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拥有的上述心理预期,促使受众获取网络新闻的行为特征呈现出一些新的明显变化: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形成,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利用搜索引擎寻找阅读内容。为此,网络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也应产生相应的变化,即精心写作新闻标题、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和概要、主体要想方设法突出重点新闻要素、灵活安排新闻背景、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广告术是依照心理学法则的”。好的广告,是在用各种技术提升注意力,并有效地促进受众的“记忆”与“联想”。一则广告如能使人们在引起极大关注的同时,产生适切的联想,并由此而获致长久的品牌印迹,那么,这则广告就必能奏效。事实上,广告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作用过程,也正是如此:诉诸感官、引起注意,创造印象、引起记忆,赋予特色、激发联想,坚定信念、导致行动。因而,有效的广告心理策略就在于:突显自我、唤起注意,使广告顺利进入受众心灵感知领域;制造印象、引导记忆,使广告在受众心智中获致长久印迹;发掘联系、激发想象,使广告在受众心目中拥有自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媒体的竞争中,将娱乐因素融入到节目中成为电视媒体赢得收视率的重要途径,电视新闻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娱乐化的道路。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角度来看,新闻娱乐化一方面使得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把受众的本能欲望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尺;另一方面,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新闻成品又刺激了受众潜意识中的“暗影”。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改革和产业化、集团化背景下逐渐走向市场的中国媒介,虽然在经济上与国家财政“断了奶”,但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其体制上仍然带有浓厚的行政事业色彩,严重阻碍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在行政权力主导下的传媒市场是竞争不充分的垄断和封闭市场,不仅对外开放有限,而且也基本不允许民间和外国资本进入;传媒定性由单一走向多元,回归其本质属性,使受众成为新闻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但同时存在的受众本位观念的建而不立,又为中国传媒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忧。  相似文献   

10.
新闻文化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传播者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与传统的新闻观相比,更重视信源、传递及受众三者间的深层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形成问题;在信息传播中更重视现代化通讯网络对人所产生的双向沟通作用;在受众中,着眼于启动他们的心理因素等。由此,产生了新闻文化的三元结构和其它方面的若干兼具时代性、文化性、新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闻小说化"这个词语是针对虚假新闻而提出来的,我们认为虚假新闻迎合了当前新闻受众心理需求特征:猎奇心理、窥私心理、发泄心理、平淡化心理。受众的文化层次、期待视野、地域分布是虚假新闻存在的群众基础。文化层次的不对称是虚假新闻传播途径的一环;受众的期待视野为虚假新闻提供了"切入点";受众空间的阻隔是虚假新闻存在的独特条件。根治新闻小说化重在受众认清新闻真实性的本质,切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宗倩 《淮海文汇》2007,(3):26-30
新闻娱乐化颠覆了传统的新闻选择标准,而市场经济的推动更加验证了受众中心论在现代商业社会的适用性。在文化帝国主义不断扩张的背景下,新闻娱乐化有其必然性;但须适应中国的国情。要恰当地控制新闻娱乐化的趋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既要将冲击视为一种机遇,又要促使媒介行为自觉肩负起本民族现代化文化建构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一直是报纸媒体的重要内容。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新闻评论成了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时评热”的出现,更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本质,是新闻成了人文思想建设的重要资源。《长江日报》“圆桌”版在把新闻转化为人文思想资源的过程中,引导新闻受众充分开掘新闻的延伸意义,引导受众从一个个新闻事件中观察社会的脉搏,引导受众把新闻作为研究社会的一个窗口和视角,《长江日报》“圆桌”版也因此极大地提高了该报的“媒体思想力”,成为该报的一个品牌。  相似文献   

14.
“新闻策划”在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国勃然兴起 ,确立了传媒崭新的受众文化意识 :通过大众传播把握受众 ,张扬自身的文化优势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引导受众 ,确立文化规范 ;同时 ,依托受众 ,展示自身的文化价值。这成为中国传媒在世纪之交重要的心理调整 ,也是迈向新世纪的必要实战演习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传媒的新闻选择实践作为例证,对西方媒体在新闻选择上表现出的两极化趋势,即软新闻更软、硬新闻更硬,进行了考察和梳理。从传播心理的角度来看,追求受众接受率,注重受众较强层级的视听情绪反应,片面突出非常性、刺激性的内容,是西方传媒这种两极化新闻选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传播媒体的广泛应用,受众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衡量新闻传播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受众地位与新闻媒介的分析,从新的角度阐述了新闻媒介与受众选择的一致性,以及新闻媒介如何利用这些一致性,寻求报道的切入点,完成“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社会重任。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绿色责任”是指企业在环境影响、资源利用方面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博弈论为主要工具,分析了企业“绿色责任”行为效果作为“公共产品”及“私人产品”两种情形下,企业“绿色责任”行为的动因与行为规律。研究发现,在企业“绿色责任”行为效果作为公共产品的假设下,博弈的初始条件对企业的群体行为有关键影响,通过政策干预改变博弈初始条件是防止企业群体败德,使得企业“绿色责任”博弈向健康方向发展的前提;在企业“绿色责任”行为效果作为私人产品的假设下,通过消费者、供应链的区分与选择机制,使得企业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是涵育战略性企业“绿色责任”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既是精神产品的接受者,又是精神产品的传播者。受众选择大众传媒已呈现明显的功利色彩,对大多数传媒所传信息的反应是有选择性地接受,且在接收信息的行为方式上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搜寻。受众在地域分布上表现为大分散,小聚集;人员构成也具有多层次结构,兴趣、爱好和需要更趋于复杂多样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快”和“新”。相同的事物,由于观察点不同,选择的角度也就不同,常常报道各异。如何使新闻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集每一篇稿件时,调整好报道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自 1 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提出之后 ,中国新闻媒介的受众观念不断增强。有人认为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是中国新闻改革的方向。笔者则认为 ,从大众传播的技术特征和传播的社会控制考虑 ,受众中心论只能是一个乌托邦 :无论是传统的“宣传型”观念还是新兴的“市场型”观念 ,都不是以受众为中心 ;即使是第四媒体———计算机网络 ,也不可能带来“受众中心”。中国新闻改革的走向 ,不是“以受众为中心” ,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媒介既要满足受众的需要 ,又要积极引导受众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