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石器中期,在黄河上游地区指仰韶文化时期。在甘肃地区,尤其在甘肃东部地区的泾、渭流域和西汉水流域,分布有相当数量的仰韶文化遗址。在仰韶文化之前,有旧石器中晚期遗存和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在仰韶文化之后,有新石器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和铜石并用时期的齐家文化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涉及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及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仰韶文化在甘肃地区的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关于裴李岗文化的性质和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和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的发现,具有特殊的文化面貌,在年代上早于仰韶文化,对探索中原早期新石器文化开始取得了突破。这两类遗址的发现已达三十余处,前者分布于冀南、豫北,后者则集中在豫中一带。从文化性质上,两者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有相当大的差异,是否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目前尚有不同的意见。如分别称其为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或统称其为磁山-裴李岗文化,而认为两者属于不同的类型,不过它们  相似文献   

3.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清水河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及缓坡山地上,分为山下(河边台地)和山上两部分,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1978年经甘肃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复查后,列为省重点发掘项目之一,同年7月,由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秦安县文化馆组成大地湾发掘组,开始进行大规模发掘,至1984年8月告一段落。总揭露面积达1.37万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的房屋遗址250多座,烧陶窑址40座,墓葬79座,灰炕340个,壕沟8条,共获得出土文物近1万件。大地湾遗址发掘出的木碳标本,经C14测定,其最早年代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长达约3000年的古文化遗存。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五个时期,即大地湾一期(前仰韶,7300——7800年)、仰韶文化早期(6000年)、仰韶文化中期(5600——5900)年、仰韶文化晚  相似文献   

4.
<正> 青海地区原始居民的社会生活状况,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被日益广泛地揭示出来。目前,我省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半山、马厂早晚相接的三个类型和齐家文化。其中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由于见于报道的资料甚少,这里不加论述。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的资料虽局限于墓葬一端,但为我们认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可供分析的资料。本文欲就目前已见于报道的资料,描绘出马家窑和齐家文化时期人们社会生活的大致轮廓,时间大体相当于公元前二千五百年到一千六百年左右。  相似文献   

5.
兰州是我国西北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大约距今四、五千年,这里就有原始人类生活着,他们使用一些简单的石器,木器和骨器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狩猎和采集等生产活动。在兰州四墩坪曾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从遗址中发掘的各种器物来看,兰州是中国先民所创造的仰韶文化遗址之一。到了两干多年前,这里就出现了最早的兰州城,历代古称为金城、五泉、兰泉、皋兰等名。  相似文献   

6.
由墓葬制度看二里头文化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偃师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发现的,自那时以来,已进行了多次发掘,目前,发掘工作尚在进行中。在该遗址约四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宫殿建筑基址、铸铜遗址、各类墓葬及青铜器、精致的玉器、象牙雕刻、石器和大量的陶容器等。特别是两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基址的发现、表明这一遗址的某一阶段是一个已进入阶级社会的都邑废墟。 由二里头的层位关系及其文化内含知,它是晚于河南龙山文化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的一支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遗存,故命其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可分为四个文化期,文化遗迹和遗物较多的是第二期和第三期,宫殿基址和较大的墓葬都在第三期,表明第三期是这一遗址最繁荣发达的阶段。像二里头遗址一样的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地区,这一地区,正是古籍中记载的夏族活动地域。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曾先后发生过由青铜、冶铁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社会变革。青铜革命孕育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推动了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迈进;冶铁革命则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哺育了以战国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封建文化。本文不准备讨论青铜、冶铁革命的兴衰细节,而旨在揭示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一般联系。一、青铜冶炼引起的革命我国迄今已知最早的青铜器,是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距今约五千年,1975年发现于甘肃东乡县的仰韶文化马家窖类型遗址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山西,在全国,在华北,都不过是一个一般的省份,并不突出。但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好几次,山西在全国,至少在黄河流域,占有突出的地位,其重要性有过于今天的山西。首先应该从远古时期说起。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可以证明山西在远古时代是一个很重要的地区。在国内已发现的七八十个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山西占了二十几个。从南边芮城县的匼河遗址,襄汾县的丁村遗址,一直到北边朔县的峙峪遗址,阳高县的许家窑遗址,都是旧石器时代有名的文化遗址。到了新石器时代,山西境内的文化遗址就更  相似文献   

9.
台西与吴城     
台西、吴城都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商代遗址。台西最早发现于1965年,它位于黄河流域冀中平原滹沱河畔藁城县东台西村东北,吴城最初发现于五十年代,在1973年经过发掘后才确定了文化性质,它分布在长江流域江西清江吴城,地处丘陵的萧江沿岸。台西村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它的主要文化堆积集中在西台、北台、南台等三个高大土丘及附近的耕地上,经过1973、1974两年的发掘,共揭露面积1889.75平方米,约占遗址总面积的五十分之一;吴城遗址面积约61万平方米,大于台西遗址约六倍,文化堆积保存较好,主要发掘区在土城内,1973、1974、1974秋、1975年四次发掘  相似文献   

10.
足球     
古代足球游戏源于中国。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掘出的二百多件古物中,“石球……不但数量多,而且磨制光滑而又规则,直径约自1.5——6厘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的发现——西安半坡》)。先后发现石球的地方还有甘肃临洮、山西万泉、河北正定等,这些遗址都属新石器晚期。本世纪二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掘出了许多陶球。球体上有指甲印纹与圆筒印纹。灰土岭遗址属于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发掘出来的这些石球与陶球,很多是在小孩的墓室中发现的。经考证,它们既不是生产工具,也不是装饰品,如为打猎用的弹丸没有这么大,如作装饰品则应有小孔可以串连,它  相似文献   

11.
在上古史中,父系氏族社会这一历史阶段,包括了阶级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家的起源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我国的考古学中,这一历史进程,主要体现在龙山文化时期。自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安阳后岗遗址的发掘中,第一次发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代文化的三迭层后,基本上确定了龙山文化即晚于仰韶文化又早于殷代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特别是解放后的大量考古发掘资料,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关系,并对龙山文化在我国古代史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性质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印证工作。基本说明龙山文化确实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即处于原始社会逐步解体,阶级社会诞生的大变革时期,同时和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代的问世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解决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对于研究我国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伏羲是一个传说人物,他被远古以来历代人们认作中华龙文化的创始人。传说虽然不是历史,但人类最早的历史都是以口头流传即传说的形式被人们记忆转告的,因而传说中无疑包含着历史的成分。本文以伏羲的存在是一个历史的真实为前提,进而用类比的方法,将八卦与考古发现的陶符、图画等看作是同一历史时期出现的符号图形,据以判断伏羲是生活在距今6000~7000年以前仰韶文化氏族部落的首领。同时分析了传说中伏羲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发明创造,从而在中国文化史的源头上,确认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7月6日至9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考古队,对新疆双河市泉水沟、博乐都木都厄布得格两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对附近地区的铜矿和其他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见封二图1)。在泉水沟遗址发现具有特色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在都木都厄布得格遗址发现早期铁器时代的三角形石围聚落(石城)、蒙元时期的方形聚落等,对于研究欧亚草原地带距今约3500年以来的文化谱系、聚落形态、丧葬习俗、经济形态、技术系统、社会状况和人地  相似文献   

14.
拉乙亥原为青海省贵南县所辖的一个乡,位于龙羊峡上游的黄河谷地,此地发现了中石器时代遗址群、马家窑文化遗址、齐家文化遗址及卡约文化遗址,是黄河上游罕见的具有文化连续性特质的远古人类聚居区。结合考古学和人类学关于"文化"的定义,笔者认为应当把这些遗址群及其考古文化统一命名为拉乙亥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汾、洛诸河流域。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50年的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陇东一带。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在黄河中、上长成,二者间有明显的继承性,它们的陶器装饰都以彩绘为主要手法。公元前4400年至公元前3300年的大溪文化、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600年的屈家岭  相似文献   

16.
林县商文化     
以前,对林县商文化遗存只作过一些地面调查。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发展,在林县境内发现了几处商代遗址,并出土几件商代青铜器,引起了考古学界的注目。这对研究殷商文化的发展及分布情况,无疑有重要的帮助。本文着重对林县青铜文化的类型、特征提出某些探索性的看法。 一、林县商文化的发现及分布 林县商文化的发现始于本世纪70年代以后。这些遗址多分布在漳河、淇河、洹河的两岸。漳河流域的有东盘阳遗址。淇河流域的有阳台寺遗址、前寨遗址、荷花遗址。洹河流域的有下陶遗址。  相似文献   

17.
柴克东 《人文杂志》2022,(5):100-109
2021年5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联合咸阳博物院在咸阳共同举办“仰韶玉韵——尹家村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向公众展示了64年前从尹家村遗址征集的多件珍贵文物。其中15件玉钺的再发现,彰显了仰韶玉器深厚的历史底蕴,打破了过去认为仰韶文化不使用玉器的考古学盲区。以玉钺为典型代表的仰韶玉器,直接影响了石峁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神权认同机制的形成,其黑色或墨绿色外观以及强光照射下呈现的渐变嫩绿色特征,催生了古人对“玄”的哲理体认和以黑为尊的颜色崇拜。直到秦王朝“服色尚黑”的治国理念中还能看到仰韶玉器影响的余绪。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博物馆10月12日举办大窑文化遗址发现20周年纪念活动。 为“大窑文化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汪宇平先生对此作了回顾与展望。 大窑文化遗址的发现,把我区古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了距今7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的石器制造场,填补了我国考古学上的一项空白,对研究  相似文献   

19.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湖南高庙遗址中已经有鲜明的凤鸟形象出现.凤鸟形象器物的分布甚广,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等遗址中,人们都能见到各种不同形象的凤鸟.自商周以降,凤鸟凭借其通神的异能,不仅成为青铜器与玉器纹饰的重要主题之一,而且在绘画、诗歌、服饰、建筑、器物造型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令人瞩目的影响.正因为凤凰的影象如此引人关注,许多学术大家都曾对它进行过专门探讨,例如闻一多、郭沫若等根据传统文献对凤凰的概念与起源的考辨,陈梦家、陈公柔、张光直等以考古出土资料为主的研究,还有林巳奈夫等专注于凤鸟纹饰的研究等等.虽然著名学者们已经有珠玉在前,但近些年来,大量的新材料不断被考古学界发掘出土,同时对于凤凰的研究也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整理,一本新的凤凰研究专著仍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继广州市东郊飞鹅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现之后,最近广东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番禺县龙洞乡盆地(距飞鹅岭遗址不到一公里)四周的小山岗上,又发现了与飞鹅岭遗址同属一个文化系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十三处。这些遗址中以铲山遗址、蟹山遗址、林校标本园遗址、西园庄遗址、村底山遗址为最重要。采集得的石器以有肩、有段、梯形、方形的斧、磷和砺石为最多,也有凿、刀、铲、刮削器、(石族)、网坠、敲砸器、压捶、饼、环、磨盘和石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