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文信息》2008,(3):46-49
大唐芙蓉园创下多项纪录,有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拥有全球最大户外香化工程,是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集中国园林及建筑艺术之大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文信息》2008,(3):74-79
拙政园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的古典园林,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这里用借景的方法来充实人的视野,可将三里外北塔寺的塔借到拙政园的景色中来,真是令人拍手叫绝。[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黄冀 《南方论刊》2007,(4):76-77
我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文信息》2008,(3):129-133
清晖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还是广东省唯一入选中国十大名园的古典园林,清晖园的名气,主要源于清晖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清晖园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重要地位它的建筑艺术颇高,蔚为壮观;庭园曲径回廊,景趣盎然;园内幽深清空,布局紧凑,步移景换;建筑形式轻巧灵活,雅致朴素。难怪国内一些古建筑专家极力推荐这一能展示明清代建筑艺术成就之一的清晖园。[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文化和社会两大方面分析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与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尤其是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和中国人特有的山水思想。  相似文献   

6.
坚持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也是我们前进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从以鸦片战争为近代史的推演起点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根本转变,中国道路的形成与开拓历经了艰苦卓绝的求索过程。从被动觉醒到主动探求,从能动选择到经验总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渐进式探索,凸显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文明蒙尘的窘境中破茧而出的主动精神,标志着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爬梳中国道路发展的历史脉络,有助于进一步树立大历史观、增强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伫立凝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伟大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排水系统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存在于城市和农村。古代排水系统主要用于防洪、治河、灌溉、城市供水、废水处理和暴雨排水等,这些排水系统曾被纳入城市建设的早期规划并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城市化以前,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具备包括排水在内的传统水系统。在当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不完善的排水系统导致了诸如暴雨洪涝和水污染等越来越多的问题。这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在城市扩张过程中的排水系统问题,提示我们需要向历史学习借鉴,寻求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从事历史活动的同时,会对人类历史的意义、规律,对人类各种文化体系的价值进行反思,而这种历史发展观与文化价值论又总是有机结合而构成一种统一的观念,即“历史文化观”。“历史文化观”是一种价值判断,各人群因其“社会存在”不同而互有差别,无所谓真伪高下。但是,这种观念对于人们的历史实践却有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振忠1964年10月生于福州。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曾被评为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1986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硕士生,1989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免试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春季毕业,留校任教,当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讲师。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着眼于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地回顾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沿革与基本轨迹。不同于以往,新时期的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21世纪,着眼长远与整体协调发展。文章重点分析了中央国务院最近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燕 《中文信息》2004,(10):4-13
据考证,中国的湖泊旅游历史悠久,始于舜,盛于唐、宋。湖光山色的清新、明媚和婀娜多姿常给人们一种大自然美的享受,但将湖泊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则是近代的事。湖泊旅游的建立与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游览、观光、度假、探险、科学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场所。然而近年来,湖泊旅游与其他旅游项目一样,受到了自身条件与开发利用的冲击。游客们对湖泊旅游也是越来越挑剔,从水质到风光,从配套设施到安全细节,从交通到门票住宿价格,无一不精挑细选。而且,越来越多的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风光观赏,而是需要新的休闲方式,或是要求融入人文历史的内涵,或是追求探险刺激等。目前的湖泊旅游有哪些好去处呢?请看下文—道来。  相似文献   

13.
苏联模式曾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却实现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重大转变。在党的八大前夕,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并在此后带领全国人民对走出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遗憾的是,由于1957年以后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向“左”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的目的并未根本达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跳出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桎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以苏为鉴”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梳理我国现代化历史轨迹,提炼符合中国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时代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观照典型国家现代化的普遍特征,博采发展模式之长,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是新时代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坚持目标导向,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由此五个方面破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正确方向迈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冉 《社会科学》2023,(4):5-12
党的二十大将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一体谋划、一体部署,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历史进程走向了“合流”之势。走通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事关党的事业、民族事业、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深入把握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与战略布局、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这个孩子瑟缩在北风中,穿得显然单薄了些。他不得不站在街角,因为王凤府门El已经被拜年的人和车马包围了。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是中国向西方求知识、求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但全球化概念的背后存在着发源于西方学术的庞大理论群,而西方的理论是西方学者从他们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处境中发现和思考问题,并在他们的利益取向上提出的。中国学者应当保持敏锐的中国问题意识,研究全球化在中国的发生史和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史。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自己的利益判断和思想方向实行改革、推进开放,才能以共同体的力量参与新时代的全球化竞争,而避免文化主体缺损的被"全球化"或后殖民化。  相似文献   

20.
张伦 《中国学术》2001,3(3):247-252
近两年来中国知识界的论争,除了些题外之意,暴露的一些问题似乎还是与一个近代以降中国知识界的老问题相关,即如何理解认识西方的思想理论脉络,导致其产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背景。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支离、断隔、浮躁映显着中国文化现代危机的深刻,解困之道除了艰苦运思之外,大概也就只能靠更系统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了。对现代市场观念的历史及其运作,这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制度更多些深入的了解,少些简单的挞斥或礼赞,无论对学术思想还是社会实践的发展都会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