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淑华 《学术交流》2006,(9):149-151
“寡人”一词在古代注疏中一般都认为是君王用以自称的谦词,含有“少德之人”的含义。“寡人”在先秦典籍《左传》中,并不是一个自谦的词,而是一个能够标明诸侯的等级和特定身份即他的“嫡正”身份的一个词。也不含有“少德”之意,“少德”之意的注疏,是汉以后儒学占统治地位后,一些儒学大师以“温良恭俭让”为思维准则,主观臆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于江 《社科纵横》2005,20(2):159-159
本文从词源上探讨了“庙堂”与“江湖”的文化内涵,分别阐释了道家与儒家对“江湖“一词的理解,揭示了两种迥然不同的处世态度,还着重指出儒家的“岳阳楼精神”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按目前通行的理解,《黔之驴》中的“好事者”是个贬义词,指“喜欢多事的人”,可这样理解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不符。考察“好事者”中的关键语素“事”的意义演变过程,会发现“事”的意义受“物”一词的同化,渐具“物”义,随着词义范围的扩大,既可指物又可指事的“事”渐有指代性,相当于指示代词“是”,此“好事”即“好是”,指喜欢某种特定对象,《辞源》、《汉语大词典》对“好事”一词的解释都有失偏颇,引证有误。据此,《黔之驴》中“好事者”即“好是者”,意思是“喜欢驴这种动物的人”。  相似文献   

4.
周明秀 《社科纵横》2005,20(4):162-163
“诗余”是古代词论中出现率极高的范畴。作为对词的称谓,它包含着对词这种文学体裁的产生过程的认识,凝聚着古代词学家对词体价值地位的思考,也成为词体不断新变、从艳俗走向雅正的理论依据。“词为诗余”的观念显示出中国古代词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相融性。  相似文献   

5.
曲向红 《学术交流》2007,(4):166-168
雅俗之辨贯穿整个词学批评史,它建构了中国词学批评最初的理论框架,是词学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主题,但对何谓俗词研究者们却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俗词的研究对象与边界范围混乱不堪,因此有必要对其概念重新进行界定。俗词的特征集中在俗体、俗语、俗意、俗风四个方面。俗体、俗语侧重于“形”,而俗意、俗风则侧重于“神”。不管沾染上这四点中的任何一点,都可构成俗词。此外,俗词与其他邻近范畴,如俚词、淫词、艳词等,并非简单的等同关系。  相似文献   

6.
原人 《社会》2003,(8):1
按词典的解释,“农民” 是指长期参加 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目前在中 国还有八亿左右。农民多在农村,但“农民”一词城里人却用得很多,最常见的用法有两种,一是名词用作形容词,多出现于父辈已经进了城的年轻人之口,而且用得总是精炼简洁,中午食堂的菜有四块钱一份的红烧肚条和一块钱一份的清炒蚕豆,你买了后者,“农民!”你头发没梳整齐衬衣下摆有半拉子没  相似文献   

7.
"严打"释疑     
王文元 《社会》2001,(5):46
人们对“严打”一词已经耳熟能详 ,闻之拍手称快。在“严打”响遏行云的声威震慑下 ,城狐社鼠、社会渣滓惶惶然如丧家之犬 ,无处藏身 ;受恶人欺凌的百姓再也不至沉冤海底 ,赴诉无门了。大快人心事 ,惟恐“严”得还不够 ,很少会有怀疑者。确实 ,许多大案、要案都是在“严打”期间了结的 ;许多土匪恶霸也都是在“严打”期间落入恢恢法网之中的。不法之徒闻“严打”而胆寒 ,黎民百姓因“严打”而安心。毫不留情地严厉打击各种犯罪 ,应乎天而顺乎民 ,正直善良的人都会举双手赞成。我们可以把这种泛泛而无特指的“严厉打击犯罪”视为“严打”的第…  相似文献   

8.
“忧患”一词源出《易传》,“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性格被徐复观提炼出来后,已经成为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共识。徐复观所意旨的“忧患意识”不仅源自儒家,也基于道家,通过徐复观的诠释,不仅张扬出“忧患意识”中的阳刚之美,而且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结构,从而彰显出“忧患”中的天地精神。  相似文献   

9.
黄大宏 《唐都学刊》2002,18(1):85-87
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1] 一文将宋元商业性娱乐场所“勾栏”一词的语源上溯至汉译佛经的影响 ,持论新颖 ,却欠允切。勾栏从一种建筑式样名称转变为演出场所名 ,当与中国传统杂技百戏等艺术表演的场地特征有关 ,佛教影响是其中介 ,而非本源与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杨倩  柳西鸣 《社会》2001,(8):34-35
在中国 ,曾几何时 ,许多人唯恐沾染了所谓的“小资产阶级”情调。不过 ,今天“小资”却大有市场。今天的人们主要是在文化意义上使用“小资”这个词 ,它指的是在生活方式、情趣爱好上有着一些相同点的特定的人群。小资的标准是流动的 ,常常“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古典诗文中"互文"手法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显根 《浙江学刊》2003,(2):187-190
本文对中国古典诗文中的互文手法在实践中的识别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判定互文有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对文;(二)必须是顺文解时不合情理或文意不足;(三)必须是对举的词意思互为补充。并指出“避复”、“虚词互训”、所谓“倒文”三种手法都不是互文。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现行的经济学教科书中 ,“经济效益”一词有两层含义 :一是反映国民经济全局的宏观经济效益 ;二是反映个别企业或个别单位的微观经济效益。但是 ,如果没有劳动者的劳动投入 ,国民经济全局的宏观经济效益和个别企业或个别单位的微观经济效益都无从谈起。由此可见 ,“经济效益”一词应包含国民经济全局的宏观经济效益、个别企业或个别生产单位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劳动者个人的经济效益三层含义。因此 ,笔者认为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别单位 ,在讲求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应充分重视劳动者个人的经济效益。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  相似文献   

13.
沈金浩 《求是学刊》2006,33(2):109-114
宋人自称“老子”自北宋范仲淹始,至苏轼、黄庭坚而成时尚,至陆游、杨万里而泛滥。宋人自称“老子”的原因一是对老敏感,好言老弱病懒的时代文化心理,而这种心理又有多种成因;二是向往晋人风神;三是几个典故都合宋人口味;四是范仲淹的正面效果;五是宋人好以才学为诗;六是“老子”一词可影响作品风格、显示作者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危机管理与应急机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6月6日,由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危机管理与应急机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据悉,这是上海首次就危机管理问题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学者共计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他们就危机管理与应急机制,特别是“9·11”后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一、“危机”、“危机管理”、“后果管理”等术语的界定在术语界定方面,中美学者的意见不尽相同。就“危机”而言,有的中国学者强调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有“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含义,而与会的美国学者则认为,“危…  相似文献   

15.
唐诗中屡屡出现的与科举制度相关的“先辈”—词 ,起初仅是应试举子对先及第者的尊称 ,逐渐演变为所有应试举子之间的互敬之称 ,后来更推广为科场外的人对举子们的敬称 ,而不仅仅用于“同时考中进士”或“同科及第”者之间 .“先辈”在及第前又可称作“必先” ,用于表达敬意和良好的祝愿  相似文献   

16.
王松涛 《社科纵横》2004,19(5):142-143
本文通过考察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的歌词创作 ,对《后山诗话》中“本色”说的理论内涵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陈后山所谓词之“本色”的提出立足于“艳曲伴娇莺”的社会审美风尚 ,其内涵主要在于肯定艳曲俗词的创作及女音、软舞的表演。  相似文献   

17.
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样式,有它独特的体性。本文按照“循名责实”的原则,从词的三种不同名称——曲子词、诗余和长短句入手,分析和探讨了词“别是一家”的基本特性,认为娱乐性、抒情性和长短句是构成它本质的三大要素,其中“缘情”一项是奠定词体并贯串始终的最基本的规定性。文章还从我国古代诗歌传统中“言志”和“缘情”的不同走向,揭示出词的文学特征所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一词是含意模糊的。面对着“信息”的各种不同意义,我们至少可以采取一种实用的态度,即考察其语用范围,区分出“信息”一词的几组用法。我们本着这种态度区分出“信息”一词的三种主要用法:  相似文献   

19.
<正> 城市化一词,虽然已经诞生80多年,但是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仍然是众说纷纭。就是这一词本身的表述,在我国学术界还有“城镇化”,“城市化”,之分,也有少数人使用“都市化”。本文提出“城市化管理”一词会有人持不赞成的态度。其实,“城市化管理”一词在一些中外文献中屡见不鲜。有计划的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所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清初朱彝尊开创的学人化“雅”词与宋人姜夔、张炎文人化“雅”词的区别,着重从“清空骚雅”与“厚实博雅”上比较了宋、清两代“雅”词的各自异质.本文认为朱的雅词以学问和诗教为核心,分别在形式和内容上指导、规范词体,进而达到“尊体”的目的.由于清代学术发达,儒生经师充斥词坛,此种学人味词风的出现立即吸引了大批学人模仿、追随,从而形成了“学人词”——这一清代词坛重大亮点,清词中兴由此拉开序幕.朱彝尊开创的学人化的“雅”词并非是某个时期、某个群体的共同选择,而是作为清词发展的底色和主要特征,代表了清词的异质,亦是清词中兴的重要表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