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像是一场恶梦,梦中的自己被深深地埋在黑黑的井里,拼命地伸出被黑泥包围着的双手向井口抓去,可是不断地挣扎却不断地下沉,到处都是黑的……我的灵魂就这样被自己深埋,我的事业就这样被自己葬送,我的人生被自己划上了一个不光彩的句号。”  相似文献   

2.
乐祥涛 《百姓生活》2010,(10):26-26
那天,母亲见我回去,很神秘地叫我来到她和父亲的卧室,用手指了指挂在墙上的一幅新照片让我看,并说:“这是我和你父亲刚拍的照片。”我陪着母亲仔细看那张合影,随后又看了看父母在不同时期拍的照片。从照片中又一次重温了父母互敬互爱牵手走过的不平凡人生历程。当我的目光落在母亲那双布满沧桑的双手上时,一种酸楚立刻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3.
杨春云 《社区》2014,(18):58-59
被公司调到日本“轮岗”的那一年几乎是我人生中最阴暗的日子。工作上,压抑而又高强度的工作氛围,感情上又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分手,再加上那种异国他乡的孤独落寞使我整天处于焦虑与压力中,头疼失眠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感觉自己似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可这些,唯一能倾诉的就只有一位在日本定居多年的好友。  相似文献   

4.
回顾我的诗歌创作历程,我深切地感到写作是一种快乐。我把写诗当作一种修炼、一种领悟、一种传达、一种释放的人生体验。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写诗没有半点功利色 彩,我觉得诗歌与我有缘;诗歌能让我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能抒发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能揭示人世间的美与丑、虚伪与真实;能让人从绝望中找到希望。诗歌是一片净土, 是一座能引人洗心革面和忏悔人生的殿堂。于我而言,诗歌是灵魂的栖息地,我坚持按自己的既定方向去写。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吴宀必教授给学生开设了一门题为《文学与人生》的课程。他在教案上列出了这门课程的目标,其第一条是:把我自己的———我的所读所闻,我的所思所感,我的直接和间接人生经验中的———最好的东西给予学生。其实,吴宀必所表达或实践的,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亲爱的同学们:一想起岁月、年龄,我就无限地羡慕你们,而我每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似乎就是昨天。然而,时光匆匆,决不饶人,今天我揽镜自顾,看到霜鬓初染,内心不由得飘过一丝秋风——有些惆怅,有些叹惋。有人劝我:“在学术上和艺术上,您正如日方中。”但是,我永远憧憬人生的清晨,朝露未唏,曙色曦微,一出人生喜剧的迷人的序幕,最令人心往神驰。  相似文献   

7.
“上天让我失去了光明,但是善良的人们却让我在黑暗中看见光明。感谢这群好心人,是他们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便遇到了坎坷,也能挺得过去;即便遇到了危险,也能化险为夷。”24岁的盲校女教师祝艳媚,在自己的日记里,记下对3位好心“的哥”的肺腑感言。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伴侣》2006,(11):62-63
我是一名中学校长,连续两年订阅了《人生与伴侣》,是《人生与伴侣》的忠实读者,因为贵刊每期都能刊载几篇符合我口味的佳作,读后使我受益匪浅。第6期上半月版一到,我一口气读完《一个也不能少,女教师断手助学血沃中原》一文,侯老师的感人事迹,久久在我脑海中激荡。良知驱使我把此作推荐给好几位同事阅读。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文其实是学生的一部成长史,记载着年少的梦想,记载着青春的涌动,记载着少年的智慧。恰同学少年之时,意气奋发之际,作文,能抒写自己的人生轨迹,能感悟自己的人生哲理,能体验自己的独特生活,能张扬自己的个性特征。因此,学生作文应该语言灵动,选材鲜活,结构有致,文思飞扬,情思绵长,展现出少年“真我”。  相似文献   

10.
是金子总会发光。我如果对自己妥协,如果对自己说谎,即使你能原谅,我也不能原谅,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我和我最后的倔强握紧双手绝对不放……五月天的一首《倔  相似文献   

11.
张全珍 《人生与伴侣》2007,(11):M0002-M0002
我现在内退在家,终于有时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写信感谢《人生与伴侣》是我很久以来的心愿。二十年来,此刊给了我和丈夫、儿子难以估量的受益。那一年,我在工行上班,办公室业务员拿着订阅报刊的通知,让大家自选,行里代办。记得在众多的杂志中,我被《人生与伴侣》深深地吸引住了,就这样一直订到现在,  相似文献   

12.
实习了,我顺利地在世纪联华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实习工作……终于可以走上工作岗位、体会工作带来的快乐了,我心里特高兴。 跟着师傅学习了四天,我于第五天独立上岗了。穿上新的工作服,我在心里得意的同时,信誓旦旦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做好第一份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有个好的开头。”  相似文献   

13.
【美美地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儿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每人都有一双手,农民伯伯的手播种下丰收的希望,自衣天使的手能挽回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生命,老师的手描绘出明天的蓝图……而我班学生的手又能制作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大约是在十五年前,由于我是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尽管学习成绩优秀,但还是被取消了报考大学的资格。苦学了多年只为能做个身残志不残的人,就这样我的梦想被击得粉碎,连同我那颗自幼就学会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心。同学怕我一个人胡思乱想,为了安慰我,送给我几本过期的杂志,是《人生与伴侣》。那个年代,能看上几本杂志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即使心里难过,我还是认真地翻阅了那几本杂志。时间一分分过去,我被那些细致而朴实的文章所吸引,看完后,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推开久久关着的窗,蓝夭白云映入眼帘,轻轻的风扫过脸庞,我决定重新振作。杂志中有一篇文章写道,“人生岂可轻易放弃”。是的,人生岂可轻易放弃!我要做一个挺胸抬头的残疾人,对社会、对大家有用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15.
周国平 《社区》2011,(32):7-7
书是人生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路还得自己走。也许有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贞专一的爱情。我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以免受染太深.丧失了自己对书对人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16.
阅读,犹如一种化学反应。“你怎么总是如此精神?”老师常问我。于是,我便骄傲地介绍起自己的美容经验——读书.虽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  相似文献   

17.
只道虞美人     
陶行知爷爷曾经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我的老师就是按照陶爷爷的话来培养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探寻与选择     
多年以来我一直十分庆幸自己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绘画创作与教学。我始终认为,人生是在不停顿的选择与定位之中度过的,能潜心于油画艺术创作,对我而言真可以说是如愿以偿。然而一旦步入艰辛的绘画创作之旅,则又会不断面临种种新的选择。显而易见的是,能否在创作上取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题材与风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人生短短几十年,精彩的人生是要靠自己去编织的,而我正在为自己的人生编织美景,希望能越编越美,越织越精彩。  相似文献   

20.
沈小华 《社区》2013,(17):60-60
欧洲杯上。意大利中场大将皮尔洛透露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如果我不踢球了。我会回到布雷西亚ALG钢铁公司,不再从事与足球有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