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基因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红色基因传播的“情感转向”,旨在通过建构以青年受众情感为本体,以红色基因的情感传播活动为中心的传播范式,实现传承好红色基因的重要任务。借助情感的媒介化、情感叙事的张力释放和情感认同的内在驱动,红色基因传播的“情感转向”具有唤起红色记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身份认同的突出效能。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软性渗透、传播“泛情绪化”风险和情感效用工具化的现实困境。为此,应当从内容、主体、方式三个维度,实现红色基因传播“情感转向”的路径建构,强化效能、防范风险,使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爱党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刻影响着游客的国家认同。基于对江西三个典型红色文化旅游区320份的游客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在旅游体验的中介作用下,游客国家认同中“红色文化旅游—旅游体验—国家认同”的作用路径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红色文化旅游对游客旅游体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在红色文化旅游中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功能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更深入地传播红色文化、重塑红色记忆、建构身份认同、凝聚民族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是学者们需要思考的重大课题。研究认为,信息化和全球化引发了传统认知时空转型和红色文化信仰危机,而媒介变革也促使了文化接受主体变迁。智媒时代,红色文化传承面临新的境遇,红色记忆智能化传承成为必然: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智媒时代红色记忆传承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通过重塑红色记忆空间、智能讲述红色故事、打造人机互动体验等一系列途径,利用智能化再现历史,有助于消解红色记忆传承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红色地铁”将红色文化融入地铁空间,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红色地铁”通过嵌入式“看见”、直陈式“劝服”以及流动式“捕捉”使主流意识形态进入公众日常生活,即通过空间嵌入将主流意识形态置于公众视觉审视的中心,通过空间修辞增强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通过空间延伸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范围。然而地铁空间中消费主义的渗入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以传播消费主义为中心的商业广告与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心的“红色地铁”之间形成空间竞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断通过空间渗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空间争夺。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应不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生活空间转向,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据日常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强化港澳台侨青年对血缘、地域和历史的共同记忆,发挥历史文化的纽带作用,关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稳步推进。有鉴于此,从文化纽带、文化符号、文化情境等多维度探究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认同逻辑与培育路径,使其从历史进程来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既为铸牢港澳台侨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启发,也为推进“一国两制”文化统战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与青年“国风热”现象是互动互促、相辅相成的关系。“国风热”是青年身份认同需求、青年审美心理、商业资本推动、新媒体传播助力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对于“国风热”现象需要采取正确的引导策略,站稳文化立场、落实文化实践、推进文化创新,不忘国风文化,面向国风文化未来,使青年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7.
红色记忆对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主体身份确立、精神家园构筑与实践方向指引的深层价值。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红色记忆的传承遭遇到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制约、社会心理基础上生存焦虑症候的阻碍以及网络媒介技术裂变的消解。朝向美好生活的红色记忆寻绎,需要立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围绕扩充价值共识建构红色文化记忆,以制度嵌入生活并贯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探索激发美好生活共创之力的传承之路。  相似文献   

8.
“红色故事”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传承红色信仰的动力源泉、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涵育时代新人的营养良剂。在新的历史潮流中,历史虚无主义凭借其反动化、虚无化、娱乐化等特征,在否定历史记忆中离散对“红色故事”的理论共识,在调侃革命先烈中解构对“红色故事”的情感认同,在泛娱乐化外衣下消解对“红色故事”的价值传承,逐步实现其政治诉求。为此,我们需认清其反动本质,从其虚无根源、虚假方式、娱乐特点方面出发,坚定唯物史观、恪守客观原则、坚守舆论场域,有针对性地“讲好红色故事”。  相似文献   

9.
图像作为一种叙事手段与记忆媒介,与文本、影像、声像等审美形式在“民族—国家”的认同形塑以及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黄河图像作为中华民族的视觉化表征,参与整个民族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及集体价值的确证。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黄河—母亲”的隐喻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促进民族统一与融合。嗣后,新中国黄河图像作为承载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媒介——记忆场,涵括家国命运、抗争进取、人文情怀等不同意蕴的民族精神。依照“图像叙事—记忆—认同建构”的理论逻辑,黄河图像话语的建构借黄河图像唤起社会个体之集体记忆,增进个体对集体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新中国黄河图像话语的研究,不仅凸显出黄河图像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与意义,而且也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要思潮之一,在社会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精致”人设是当代青年在消费主义观念影响下对美好幸福生活错位的理解、反映和追求。其主要表现为以虚假性伪饰呈现自我“精致”形象、以非理性消费演绎超前“精致”理念、以宣传性伪晒营设高尚“精致”品位、以物质化取向沉迷空幻“精致”之乡等多元表征。这些表征源于消费主义包装下幸福化确证的视角陷阱、消费主义诱导下符号化意义的错觉驱动、消费主义浸染下网络新媒体的价值误导。必须以正确思想引导帮助青年明晰“精致”本质,以主流舆论宣传推动青年挣脱资本逻辑沉重“枷锁”,以自我反思与实践指引青年还原构筑现实本真生活。  相似文献   

11.
推动红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红色文化具有强大的政治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等显著优势,有利于新时代青年“筑根基”“明方向”“强筋骨”,其蕴含的忠于信仰、坚定信念,开拓进取、敢为人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精神内核,与“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培养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新征程上,务必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拓展红色文化体验,以红色文化的时代光芒推进新时代青年夯实思想基础、提升精神素养、增强行动自觉,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相似文献   

12.
由于农村适婚青年男多女少的结构性失衡,导致“天价娶妻”现象在多地农村频发。对冀南农村的实证调查发现:农村富裕家庭和儿子自身条件不足的家庭率先推出婚姻支付的“体面标准”,是婚姻支付暴涨的源头;媒人职业化、消费主义文化在农村婚嫁实践中的渗透,是婚姻支付暴涨的助推力;女方家庭的居奇心理、攀比心理、转嫁心理,是婚姻支付暴涨的强心剂。“天价娶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乡风文明”背道而驰,各地政府特别是农村管理机构应当对此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3.
历史记忆在特定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中产生,存在于叙事和学习等社会互动中,历史记忆蕴含着国家、民族的政治文化体验和共同情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赖以形成的根基。清朝统治者在将清王朝凝聚成地理的、政治的、文化的共同体并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把自己理解为一个涵盖全体(即“中国”)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继承并发展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认同”意识,接受、吸纳域内以汉文化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穿越和打破王朝内各族群文化界限,整合王朝历史记忆,完成清王朝“中国认同”的内涵建构。因此,阐释清朝历史上各民族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现象,探索“中国”作为“国家”的独特生长方式,总结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动因和方式、类型与规律,这对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家认同是基于众多民族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而产生的集体认同意识,展现了各民族对共同历史记忆、国家政治体系、中华文化一体性的认可,对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作为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着与一般青年共有的国家认同感,也有着反映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环境、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因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而使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在国家认同的表达上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与冲突。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构成了国家认同表达的中介形式,对民族、政治和文化场域的共同认同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高度嵌合。所以,以民族、政治、文化等实体要素构成的"场域集合"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由自在走向自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伴随社会工作的全面铺开和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当前青年社工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高于以往研究。从影响因素来看,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的个体特征和包括社工工作年限和所在社工机构的规模的职业特征对青年社工的职业认同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从作用机制来看,个体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青年社工的职业认同。路径分析表明,个人-组织匹配对青年社工职业认同的效用高于公共服务动机。因此,要提升青年社工的职业认同进而提高社工队伍的职业化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引导青年社工投身职业,服务公众的“初心”情怀,另一方更要注重创建与优化工作环境,为青年社工提供职业支持资源,提高个人-职业匹配,实现青年社工个人与机构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波澜壮阔,沈阳作为党史上重要节点城市,其蕴藏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将建党百年沈阳党史红色资源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增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新时代有效运用沈阳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整合用活沈阳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融入校园文化隐性教育、融入新媒体优势和青年接受习惯、融入实践教育大课堂五方面来进行探索推进。  相似文献   

17.
博物馆作为典型的“记忆之场”,依赖特定的路径和运行机制,不仅唤醒与构建当下参观者对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的记忆,同时又以新的视觉空间呈现方式建立新的语言秩序,构建起当前语境下的记忆。本文以“记忆之场”理论为基础,选择吐鲁番国有综合类博物馆和“努尔丁红色记忆收藏馆”等民间特色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记忆之场”所“生产”的记忆都肩负一个重要的政治使命,即构建一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与认同体系。在吐鲁番博物馆中,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记忆的生成、塑造和延续机制有三个层次:一是博物馆陈列展品本身所呈现和塑造的记忆,二是博物馆用文物的新叙事塑造新的记忆,三是博物馆自身的发展历程所表达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网络热词“凡尔赛文学”是社会思潮、媒介技术和网民心理相互作用的产物,背后映射着文化实践方式的时代变迁。“凡尔赛文学”通过貌似谦虚的反向语态,悄然展示个人生活水准的高级优越感,本质上是自我吹捧和自我迷恋的高级话术。“凡尔赛文学”的兴起与社会阶级固化、消费主义盛行、身份认同焦虑和传播技术的推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反映了网民群体精神的空虚和价值取向的偏离,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思潮,误导公众沉迷自恋,破坏人际关系并引发信任危机。应该对“凡尔赛文学”进行纠偏与引导,抵制网络攀比,重塑正确价值观;突破模仿跟风,鼓励创造性表达;践行言行合一,增进社会和谐,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9.
青年是构建未来两岸关系的重要参与者,推动两岸青年深入交流,对于增进两岸共识,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构建“命运共同体”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文化认同内涵及外延的分析,结合目前两岸青年交流工作的现状,分析两岸交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文化认同视域下加强两岸青年交流的路径。未来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应以构建两岸青年“共同体验”为重点,注重交流后续跟踪反馈,着力开发推广两岸青年互联网新媒体交流平台,有效强化两岸青年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0.
青年文化的“差异”特征决定了其在消费社会中与消费主义的共谋。但是,中国的教育与媒介文化使得中国青年的消费主义更具有后殖民的可能性。在权力的霸权压制下,中国当代的青年文化呈现出全球化想像与模仿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