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兹华斯的孤独书写包含了诗人在自然中孤独徜徉的审美体验,也包含了他对于孤独乡村人的审美透视。诗人以一种审美的视角,体味孤独的自然与人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崇高和美丽,把人们带入到一个超越孤独的美学境界。华兹华斯的孤独书写,是其对于近代工业化社会给人性带来破坏性影响的一种回应。他期求通过一种审美教育,重塑人们的审美敏感性,恢复人性的完整。华兹华斯的孤独书写启发我们对待人生的孤独应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华兹华斯的田园书写有别于传统的田园诗,主要在于他融现实、想象和象征为一体,把客观的花儿、羊和贫民等田园主体提升为主观意象,并依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现实的乡村生活进行本土化改造。田园意象是华兹华斯式田园书写的要义,也是诗人的诗心、诗性和地理基因的外在表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与人性的深入思考,寄托了诗人的自然观念和生态思想。华兹华斯式田园书写的主旨思想对当前中国重视生命共同体、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崇尚自然,其诗歌不仅描绘和赞美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包含了他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哲学思考,充满了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继承了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也启发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诗歌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文学史中,很难找到象华兹华斯这样的诗人.他全身心投入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全部才能、智慧和热情,真诚地讴歌大自然,展示它的力量、和谐与美,揭示出作为人类之母的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恩惠以及对人类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华兹华斯为最重要代表的“湖畔派”在我国读者中享有并不美好的名声.很显然,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在两个世纪交替的复杂斗争的形势面前,华兹华斯不象拜伦和雪莱那样参预斗争,发挥诗人的战斗作用,而是隐遁偏僻湖区,将注目的中心投向宗法制的生活及道德感情,政治上也由激进转向保守,并在晚年宣扬宗教思想,依据这些把他划分为消极浪漫主义是不过分的,但从辩证观点分析华氏全部生活与创作,我们会发现,他决非完全是消极的.华兹华斯热爱自然,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置身于自然,从中汲取营养,促发灵感,他用诗人全部的热情歌咏自然,探寻自  相似文献   

5.
华兹华斯的情感论是其诗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观点"诗歌是诗人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给人的印象是诗是诗人情感的直接结果,然而,华兹华斯又说诗人具有一种气质,比别人更容易被不在眼前的事物所感动,言外之意就是诗歌是诗人回忆的结果。前后说法似乎有所矛盾。如果从现象学的角度认识这一问题,它们并不矛盾,因为诗人的回忆也是情感不断积聚的过程,这正像情感现象学所说的,在任何可能的世界图像的形成过程中,该图像的各要素的内涵、结构和联系取决于爱和旨趣行动的建构、方向和联系。像现象学一样,华兹华斯也是在爱的"问询"中,让世界不断"吐露"自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华兹华斯情感论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国18、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大部分诗作都感于自然景色或乡野自然中的人事而发,抒发了他独特的自然观。对他而言,自然就是身体和灵魂共有的家园。在自然与人时时呈现对立关系的今天,人类不得不慎重思考自身和自然的关系并寻找一种最优化的共存状态。在英美方兴未艾的生态批评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文章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了华兹华斯的名诗《丁登寺》,以之作为对自然与人之命题的一次反思。  相似文献   

7.
结合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对华兹华斯诗学中"自然"含义的分析,探讨华兹华斯自然观的丰富内涵。通过将他的自然观与其所处时代的文学精神相联系,挖掘华兹华斯自然观产生的根源在于法国大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特别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实现的工业化给人带来的异化、分裂。华兹华斯认为,只有回归自然,复归人的完美本性,人类才能得到救赎。他给人类指出一条得到救赎的途径:即通过多面自然——大自然、乡村人、自然的语言,回归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类的救赎。  相似文献   

8.
英国桂冠诗人华兹华斯以其新颖质朴的诗歌创作理论开创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华兹华斯把自然看作是神性、理性和人性的结合,而把儿童看作是成人之父,童年时期的经历和回忆是人类重返自然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女性意象,并赋予了她们深刻的寓意和内涵。通过分析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儿童与女性的主题与意象,可以发现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儿童与女性三位一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作为英国湖畔派诗人的领袖人物,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华兹华斯开创了英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代。他以饱蘸感情的诗笔讴歌大自然,咏赞自然界的光景声色对人类心灵的影响,被雪莱誉为“讴歌自然的诗人”。笔者试图从华兹华斯的几首有代表性的诗作入手,分析解读诗人的浪漫主义自然观,揭示这一自然观对英美浪漫主义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抒情诗《丁登寺旁》是著名湖畔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代表作。在这首长诗中,作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自然震慑着他的身体和灵魂。本文主要从诗歌的语言及情感的角度来赏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诗人恬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1.
露西组诗描写了一个远离文明城市、过着简朴的、默默元闻生活的卑微的乡村女孩。在更深一层次上,它体现了华兹华斯一系列的诗学思想:诗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歌应描写人类本质的情感,想象力是诗人创作的灵感中心;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  相似文献   

12.
浪漫主义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华兹华斯的《独自云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名作《独自云游》堪称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本文对这首诗的自然主题、情感与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诗的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发现华兹华斯自然诗歌的一个突出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人与大自然相依相伴,大自然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大自然是人类的羽友、良师和保护者,从而唤醒我们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  相似文献   

13.
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关照,以"露西"组诗等为研究范例,探讨了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与女性的关系:自然与女性在幻境中交融并汇,均作为梦幻中的他者得以呈现,女性之死与自然之生分别代表了诗人梦幻的破灭和希望的续存。由此来看,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仍然浸淫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然而,重回他所生活的时代语境,其自然观仍具不可估量的时代意义,因为他以自己的方式不彻底地拒绝了现代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者提到华兹华斯时,总是把他与英国浪漫主义先驱诗人联系起来,但往往会忽视促使华兹华斯成为浪漫主义先驱诗人背后的重要因素,即他是如何从一个必然性论的信仰者转变成为一个必然性论的背叛者的。法国革命的基本理念使华兹华斯成为必然性论者,但法国革命当中的一些非理性的、充满暴力的骚乱现象又使华兹华斯最终放弃了必然性的信念,从而真正走进了与世无争的大自然。华兹华斯的这段思想历程在《序曲》里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5.
华兹华斯的人地观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认识上。他从自然予人快乐和人性指引以及人予自然“生命的敬畏”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对人的情感、性格、道德、生活和劳作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顺应,表达了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地观。他的人地观既受到孟德斯鸠等人提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也为20世纪的“人地或然论”和“人地和谐论”奠定了基础。其形成既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环境和希伯来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也离不开诗人对自然环境独到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华兹华斯诗歌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诗人不仅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与礼赞中获得欢愉和宁静,更重要的是他着意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重新确立人生的永恒价值。文章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对自然的吟咏,分析诗人淡泊、宁静、追求和谐的自然观以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华兹华斯诗义新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 ,长斯以来 ,华兹华斯一直被视为消极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研究者们一向认为华兹华斯徜徉于山水之间而逃避现实斗争 ,因而是消极的。但在今天 ,我们也许该重新审视华兹华斯的文学成就 ,从他的诗歌的内部挖掘出更加本质的东西 ,看到他对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及美好生活的憧憬。虽然华兹华斯当时不知道该如何真正去实现自己的憧憬 ,但他毕竟有着一种对人类社会中那种崇高而伟大的幸福的的积极与热切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华兹华斯不仅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有着自己独立诗歌观念的诗歌理论家.华兹华斯主张诗歌的情感、题材、语言和创作目的都要以"快乐"为起点和终点,"快乐"成为其诗学中的核心理念,这就构筑了他独具个性与魅力的"快乐"诗学.在这种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一种崇高的自然与人间之爱及其独到的伦理内涵,成就了其诗歌在英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的诗歌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之交,在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作家群里,湖畔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诗学理论开一代诗风,深刻影响了他同时代以及后来的诗人.华兹华斯的诗篇从赞美自然入手宣传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提供了崭新的理论依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华兹华斯以其伟大的诗歌成就,对英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华兹华斯的诗歌是对资本主义进行审美现代性批判的先声。结合现代性理论分析他的诗歌,可以发现其中深刻的反现代性特征。他的自然诗歌具有深厚的生态意识;他的儿童诗歌显示了他对自然人性的渴望;他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表达了他对现代文明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