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瓦伦达家族是一个世界知名的空中飞人马戏班,他们的拿手好戏是在钢索上做叠罗汉表演.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个家族的家长瓦伦达更是一位伟大的绳索平衡家,他走了一辈子的钢索,一直都非常成功,没有发生过生命危险,他对人说起成功的经验是"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  相似文献   

2.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他不幸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决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做事而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执著于工作本身而不患得患失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这种心态有利于做好工作,有利于出成绩,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有一位擅长写作和摄影的同志在某事业单位工作,后来改行到行政机关工作。有人劝他说,以你的年龄,…  相似文献   

3.
华伦达心态     
华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  相似文献   

4.
<正>遭遇坏上司,无疑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其实与上司的交往,就像是一场艰难的踩钢丝表演,冷静、协调与平衡才是成功的关键。这也是职场最重要的生存法则。你从坏上司那里得到的是大把的机会还是无止境的噩梦,全在于你自己能否掌握“人际”钢索的平衡。如何化解坏上司的谎言暗示任何一项职位说明书都不会明确写明要员工撒谎,但是为公司或上司利益而撒  相似文献   

5.
有位艺人在高空钢丝绳上表演。抬脚、转身、倒走…·动作如行云流水。突然,他停止了表演,站在钢丝上不动了。大约10秒,艺人恢复了表演。事后他对助手说:当时,一阵风把灰尘吹进眼中,我以为“今天完了”,但又不甘心,我对自己说:平静、稳住、坚持。刹那之间,泪水来了,把灰尘冲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财     
<正> 几年前,我有一位朋友决定下海经商。说实话,他是属于那种聪明绝顶的人,从不干“使自己吃亏的事”,大事小事总拿别人开涮。在待人处事上,确实表现得既机智又有分寸,因此有人喻他“比猴还精”。他对这个称谓颇有点沾沾自喜。决定下海时,自认为就是经商的料,然而,他踏入商海以后,却一次又一次地落入人家的陷阱,好几次差点血本无归。有次在酒桌上,他私下对我说: “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我真是拍肿了脑袋都没有想通。”我问他: “你是不是总在算计别人?”他不语。后来,我不客气地帮他解题: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太“精明”。别忘了:傻瓜干不了最蠢的事,最蠢的事都是精明的人干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的论点。这一论点同时显示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成功。 本学年我校把研究的目光锁定在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上,研究的目标是帮助教师找到“前进的梯子”——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最终达到自我超越。什么是“梯子”呢?想办法找到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就是“梯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进步的台阶,才会实现自我完善。我校把科研看成是教师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利用科研这个平台促进他们发展。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6,(4):113-113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个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与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就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我会忘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9.
一位名叫戈登的人,最近在全英国“最沉闷男人”的大赛上夺得冠军,其强项是“越令人无聊的事他就知道得越多,面对一张别人用完就扔掉的废包装纸,戈登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连采访他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尽了最大的努力才没有在他面前睡着”。  相似文献   

10.
许禾钢 《领导文萃》2011,(21):41-44
中兴皇帝刘秀个头不高,只有七尺三寸,相对于他那个时代八尺以上的伟男标准,只能算个“轻量级”。但轻量级的他却有着重量级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他是一位无可争议的治国平天下的高手,而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燕翔 《秘书之友》2007,(11):41-41
日前我问一位乡镇领导:最近在忙些什么?他掰着手指数了七八件事:某村支书的孩子结婚,邀他当主事人;省上某厅的副厅长回乡祭祖,他不能不出面陪同;两天参加了三个会议……他说了半天,竞没有一件与发展地方经济有关,这实际上不是工作忙而是工作“盲”。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位设计者,总能为团队勾勒出美好的蓝图;他是一位进取者,总能在逆境中点燃希望的明灯;他是一位开拓者,总能在混乱中建立有序的规则;……他叫牟德彬,他的员工私下里称其为“家长”。这并不代表其宽容和溺爱,他总是不断熔化修正其团队的盲点和缺陷,把一群散漫无目标、软弱、没有战斗力的羊群蜕变为一群坚强、凶猛、团结、有谋略……战无不胜的狼群。这位从才子之乡走出去的川南汉子,用其坚韧与睿智已经在中国的南方把自己的事业点亮。有人说,在他身上看见了新的红学。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秘诀     
《领导文萃》2006,(1):175-175
有人问鲍威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我的成功秘诀是: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应该说他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他成功的一部分原因。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14.
成功之道     
一次电台请了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我非常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道。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个题考考你们吧。” “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走,也人说游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曾说:“我们党内要有200个精通马列主义的人,就等于打倒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我遇到这样一件事:他很想找一位熟悉马列主义理论的人帮他工作。中央党校给他推荐了一位,据介绍,是位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这三十年     
在北京跨国公司圈子里,周伟焜先生历来有所谓“铁腕人物”之称。不过,要是他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人们准会以为他是一名大学教授,谁也不会料到,IBM对华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就是这么一位中等身材、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物。从1968年加入IBM,周伟焜在信息产业界已工作了30年。他的成长与成功之路,相信对所有财经领域的从业人士都有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过世的里根总统,无疑是美国总统中的一位“金牌级”人物,从入主白宫到挥手而去,他拿下了多项第一: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影星”总统,美国历史上宣誓就职时年纪最大的总统.去世时是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总统(于2004年6月5日去世,终年93岁)。他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过离婚经历的总统,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5则     
体检一对恋人在湾仔区街头争论前往铜锣湾的方向,男的说要向东走,女的坚持说向西走。刚好遇到一个朋友,于是男的请他公断。“如果你要铜锣湾,就向东走;如果你要女朋友,就向西走。”朋友说。任君选择丈夫入伍后检查身体,发现肩膀有毛病,双臂无法举过头顶。体检医生束手无策,遂与一位内科医生商量。内科医生说:“让他通过体检吧。我想问题不大,除了不能举手投降。”斯威夫特有很多朋友,其中一个是英格兰驻爱尔兰总督的妻子卡特莱特夫人。一天,他们在一起聊天,无意间,这位夫人赞叹起爱尔兰的一切来。最后她说:“爱尔兰大地上的空气可真好。”一…  相似文献   

19.
詹姆斯&#183;门罗是所谓的“弗吉尼亚王朝”的最后一位总统。他成功地进入白宫得益于开国元老们的一致拥戴,同时和平时代的良好社会局面也为他的上任创造了条件。就他个人来说,“战斗英雄”和“杰出使节”的荣誉也为他赢得了全国的盛赞。一位传记作家曾写过:“门罗的一帆风顺几乎是难以想像的.如果他真的必须要被表现出来,那最好拍成一部电影.就叫做《一帆风顺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20.
国外的成功学家把“进步10%”作为对人们的一种要求,讲的是成功要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道理。从小小成功开始,就是要乐得做“小人物”。拿破仑在少年时,就在他居住的小岛上做起了他未来的将军梦。他每天拿把大尺子在岛上量来量去,嘴里还念念有词:“在哪里布阵,在哪里冲锋”,忙得不亦乐乎。他还把小伙伴组织起来,扮成红、蓝两军,他“亲自”制定“作战方案”和指挥“作战”,就这样坚持了数年之久。后来他那杰出的军事才能与这样的“训练”关系极大。从士兵到将军,拿破仑的成功鼓舞了许多平民出身的青年。而那些成为“大人物”的人,仍然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