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庄严重申我国人良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共核心就是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还提出为保证现代化建设在今后一个长时期(至少到本世纪末)必须抓紧的四件工作,其中列为首要的一件工作,就是必须进行构机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所谓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提法,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  相似文献   

2.
怎样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呕心沥血、殚精竭思考虑的最根本问题。一九七八年,在揭批“四人帮”取得伟大胜利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应该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及时地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建议被党的十一届三中接受并切实付诸实践,从而实现了二十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的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的转变。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接着,于一九七九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149-151页,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三年后,即一九八二年,  相似文献   

3.
人治与法治是两种对立的治国方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走人治之路还是走法治之路?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法治之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是,要正真实现江总书记提出的奋斗目标,建设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实现依法治国道路的探索和研究。一、邓小平…  相似文献   

4.
贯穿《邓小平文选》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其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贡献。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中前进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①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和奋斗目标。 1 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建国后到十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前,邓小平同志作了《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的重要讲话,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就是从现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毛泽东同志提出,周恩来同志宣布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邓小平同志的这一伟大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指针。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首先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要做出伟大理论贡献必须实事求是,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也必须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选》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作的卓越贡献。其经济论著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大纲,而顾全大局保证重点,是小平同志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 一 讲大局,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75年,他受毛泽东同志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时,就以《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题阐述了大局这个战略问题,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和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邓小平文选》第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个设想,后来逐步发展为十二大确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伟大纲领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372页)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二大确定了我国二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重要原则。这一伟大战略部署,就是我们当今的大局。 “核心是经济建设”(第372页),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唯物史观,也是他高度重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原因所在。唯物史观认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政府下放权利,转变职能,机关党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十四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的长期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搞得更好更快,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我们党,在于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这条原则。”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我们党历来所坚持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重要会议的文献中,都强调了这一原则。邓小平同志始终把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一手硬一手软”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廖树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个根本方针,也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邓小平同志反复强...  相似文献   

11.
符锋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研究》1990年第二期撰文指出: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的胆略和气魄,科学地设计了我国新的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明确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行动纲领,并对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①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管理高效能的具有中同特色的经济体制。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原有体制的种种弊端,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根本上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③中国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武器──简论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张兴让邓小平同志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掌握的思想武器。要掌握这一思想武器,必须全面、系统地钻研邓小平同志著作...  相似文献   

13.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的必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经济改革基本上进行得顺利。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向前走了一步之后,就会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成功。”胡耀邦同志说:“现在看来只从经济方面进行改革,有些事情就办不通,必须要同政治体制改革一起来才好办事。”下面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省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地学习《纲要》。邓小平同志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掌握的思想武器。下面,我结合《纲要》,对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谈点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内容:第一,明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文选》发行一周年了,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理论工作的论述,使我们更加明确了理论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深切地感到新时期理论工作者的崇高社会责任,坚定了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心。 坚持理论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在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日,邓小平同志受党中央委托,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深入研究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作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答案,这将是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将他毕生的精力和聪明才智贡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给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经历了50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之后;在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曲折的初创时期;特别是经历了“文革”10年动乱痛苦经历之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的有志之士极需回答的一个基本命题,也自然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精心思索、竭诚探寻,并勇敢实践的基本主题。它象一条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精心设计、精心指导的、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从而成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贯穿于《邓小平文选》三卷之中。这正如邓小平反复指出的:“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6页)邓小平同志正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现在已经提到了研究和探索的日程上来。政治体制改革在全面改革中处于什么地位?政治体制改革将要涉及并需要解决哪些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是目前理论界所关注的。为了推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是我们面临而又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思想认识的深度,制约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发展精神文明也是硬道理,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发展精神文明也是发展现代化事业 \::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才是硬道…  相似文献   

19.
<正>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两手抓”的的重要战略思想,对于我们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多年来反复阐述的一贯思想。 两手抓的具体内容十分丰富,在不同的情况下,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相似文献   

20.
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论述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部分。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既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又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描绘了改革的蓝图,还规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方针、办法等等。所有这些,不仅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具有久远的理论价值。一、政治体制改革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