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国民党违背诺言,东北军内部意见分歧,国内局势紧张,内战阴云又起.为了巩固国内和平,实现全国抗战,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探讨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在于事变的和平解决以及由此促成的国共之间的政治和解。回观这段历史,发现有不少留日士官生出身的国民党高级官员参与其中,除却直接参与军事行动者外,他们对张、杨之扣蒋行为有着不同的反应和表现,或谴责、或质问、或劝解、或主张武力讨伐,最终成为国民党方面"促和"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3.
两广事变的和平解决,具有以下积极的历史作用:它使两广人民避免了一场兵燹灾难,保存了两广的经济实力,为两广后来的抗战提供了物质支持;保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对后来抵抗日本的全面侵略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有关西安事变发动过程中 ,张学良对中共的态度 ,以及对蒋介石的态度 ,究竟如何 ,是张学良率先提出“逼蒋抗日” ,还是共产党影响张学良最终在事实上走向反蒋 ,近十年来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尽管已有学者依据扎实的史料 ,提出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解说 ,但时至今日 ,相当多的西安事变史和张学良生平历史的研究者 ,仍旧因循前说 ,即相信个别当事人并不完全一致的回忆 ,和前西安事变史编辑组组长张魁堂先生对此的解说。面对事隔几十年后的个别当事人的片断回忆史料 ,和历史学家从历史文献档案中发掘出来的史料对比出现明显矛盾的时候 ,我们究竟应当相信前者 ,还是应当相信后者呢 ?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内部的亲英美派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等人在细致分析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真实原因和意图的基础上,率先确定以和平方式解决事变。为此,他们采取各种措施,缓和宁陕局势。同时,为了寻求和平解决事变的途径和方案,他们利用一切力量斡旋于宁陕之间。最后,经过三方谈判,最终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与亲英美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8.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固有的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运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中国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必然的产物。用哲学观点全面认识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爆发的西安事变,是对遵义会议以后基本确立的中共中央应变机制的一次严峻考验,也使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并由此积累了临机决断的丰富经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以后的革命斗争和执政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三十年来“逼蒋抗日”问题的研究随着恩想解放和文献刊布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其中大量回忆录资料的引用使得研究争议频频,回忆资料既有在一些问题上的众说纷纭,也有在个别问题上的高度一致,但都不能保证其真实性。近年来该研究中的一些争论突出了档案文献的重要性,强调对回忆资料利用的谨慎态度,这些都是值得深刻总结的。 相似文献
11.
秦陵铜车马是青铜文化和车马文化的杰出体现.它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秦铜车马是青铜器发展和青铜文化积累的必然结果,是青铜文化的集大成者;秦陵铜车马的产生是车马文化积累和车制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车的产生发展及车马文化的演变角度考察,秦陵铜车马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秦陵铜车马的产生与秦代卤簿制度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同黑格尔的历史必然性的区别在传统的研究中一直是一个语焉不详的问题。实际上,如果简单地把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理解为历史内部存在着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这就从根本上回到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思想的实质,是指出历史的运动存在着一个客观的原则而非规律,正是这一点使得历史成为“真历史”。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消除了对历史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关系的误解、实现了历史必然性观念上的革命性变革、揭示了历史必然性同人的实践及其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他认为,整个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历史是客观条件限制和主体选择活动相互作用构成的分叉与合流的运动,历史发展的一般方向、逻辑进程和终极境界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的必然性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的规律性。社会主义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崇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易丽昆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2):22-24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反分裂求统一的历史 ;中国的国情是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情 ;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和多极化相统一的世界。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既揭示了天下分久必合的规律性 ,同时又论证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异常艰巨性,党的高度集权成为必要;夺取政权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又使这一体制得以强化,民主始终难以成为现实中的一项重要发展任务。而商品经济内在的主体的平等、独立属性成为民主发育、生长的前提,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科技的进步,权力日益向社会转移,人们有信心、有能力,也应当更多地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从而构成党内民主发展的现实的基础,在国际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又是一种历史必然。为此,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发展党内民主以顺应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朱静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8):32-34
通过追溯历史必然性观念发展的历史渊源 ,阐明马克思历史必然性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的规律性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必然性观念上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关键 ;是揭示历史必然性与价值性的内在关联 ,探讨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先进分子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在宣传民主主义的过程中开始怀疑资本主义;是因为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向往社会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契合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目标诉求和追求财产平等的文化心理.1917-1921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为先进分子所接受,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